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中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电力体制改革以电力市场改革为核心,电力市场改革的根本目标和任务是利用市场机制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资源。目前,我国电力市场改革存在重视市场成交电量比例和电价降低程度,忽视资源优化配置效益与效果的问题。作者认为,不以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的电力市场改革是没有实质意义的盲目改革;没有获得资源优化配置效益的电力市场改革只是相关利益主体的默契"游戏"。电力市场改革的决策者和参与者要系统掌握电力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机理,通过多种形式优化配置资源,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基础上为"降电价"腾出空间。  相似文献   

2.
<正>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慈溪市供电公司充分发挥先模带头作用,成立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以"电力雷锋"钱海军为引领,以电力职工志愿者为骨干,长期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免费提供电力维修、扶贫帮困等爱心志愿服务,2018年成为第四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相似文献   

3.
开栏语     
正2002年以来,我国开启了以电力市场改革为核心的电力体制改革大幕。十八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关于电力体制改革的"五号文"和"九号文"及系列配套政策文件,全国各省份(除西藏外)也根据中央文件要求,陆续跟进制定了相关电力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九号文"印发以来,我国电力市场改革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省级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形成,输配电价专项改革基本完成;2019年各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2834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7.2%,市场成交电价水平低于上网标杆电价或销售电价;8个现货试点陆续进入短周期及按月长周期试运行结算。  相似文献   

4.
简讯     
<正>安徽省电力工程行业协会:荣获2018年"信用电力"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公布的第三届(2018年)"信用电力"知识竞赛优胜结果,安徽省电力工程行业协会荣获2018年"信用电力"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2018年8月20日,"信用电力"知识竞赛正式开展。安徽省电力工程行业协会积极响应本次活动,要求各会员单位积  相似文献   

5.
窥见改革,是对既往格局的重塑,是利益主体间的博弈,是理想与现实的协调再平衡。电力市场化改革更是这一改革逻辑的多方位诠释。作为新一轮电改的重头戏,电力市场化改革不仅涉及地方经济、电网企业和发电企业等多方利益,同时还关系到增量配电改革、售电侧改革等多项配套改革的推进进程。回望3年来的电力市场化改革历程,我国电力市场省内交易开展如火如荼,但区域市场交易在"省间壁垒"的掣肘下仍举步维艰;"现货"市场在我国8个试点省区鸣锣开市,但作为"先行先试"的样本在推进中仍稍显吃力;尽管火电企业在市场化竞争中遭受轮番"挤水",但降低企业用能成本的改革红利得到进一步释放;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进步呼唤着平价时代到来,也催促着电力市场大门的敞开。这一轮改革轨迹时而激进凶猛,时而停滞混乱,暗潮汹涌的改革浪潮中,既有对利益纠葛的焦虑,也有与理想更进一步的振奋。在积跬步至千里的改革路径中,更需要改革操刀者们屏蔽杂音,摒弃"工程师思维",从国际先进的电力市场模板中提取更适应我国电力市场的"基因",从3年来已实践的市场模式和鲜活的市场个体中汲取可复制样本的"精华",理性构筑我国电力市场的顶层设计,从现实"国情"、"省情"出发,以市场机制协调好各类发电资源间、市场主体之间的角色站位,以更高的视角划分权利与责任间的逻辑关系,高屋建瓴,正本清源。为此,本刊特专访国家发改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员刘树杰,在深度剖析国际市场经验的基础上,从顶层设计的角度系统梳理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中遭遇"梗阻"的成因以及未来发展的脉络,并就目前我国电力市场顶层设计构建的思路进行集中阐述。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8月国家选择南方(以广东起步)等8个地区作为第一批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2019年6月,8个试点地区全部完成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目前,许多地区电力现货市场已经开始结算运行。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虽然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但是,目前的成功似乎主要体现在现货市场的市场模式、交易规则设计和技术支持系统建设上,现货市场的功能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也未产生对电力市场改革如决策者所期待"无现货、不市场"那样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对于电力市场改革产生的经济效益,目前使用较多而且有定量结果的表述是"释放改革红利",比如,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0年度电力市场交易信息,称"减少客户用电成本550亿元,持续释放改革红利";2020年广州电力交易中心范围内五省区市场化交易电量5035亿千瓦时,度电价格平均降幅7.2分/千瓦时,释放改革红利365亿元。电力市场"改革红利"的内涵是什么?目前的计算方法是否合理?计算方法对电力市场深化改革有什么作用?正确分析和回答这些问题,不仅能够科学评价当前的电力市场改革,而且有利于促进电力市场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8.
正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要求,我国开展了以电力市场化改革为核心的电力体制改革。在改革的28项重点任务中,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市场主体信用体系,规范市场秩序"。伴随着电力市场建设的持续深入,电力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已经进入第三年。在三年的实践中,云南电力市场以市场信用评价为核心,在全国率先递延构建了"信用评价机制+信用保证机制+负面行为观察机制"的整体评价体系,与社会信用体系的交互不断加强,并在信用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在全国首创电力市场负面行为清单,信用评价机制不断优化提  相似文献   

9.
<正>新一轮电力体制将按照"三放开、一相对独立、三强化"的原则重启深化改革,涉及七大重点任务28个子任务:电价改革、电力交易体制改革、组建相对独立的电力交易机构、推进发用电计划改革、售电侧改革、建立分布式电源发展新机制、加强电力统筹规划和科学监管等。更加注重制度和机制建设,采取渐进而非激进的改革方式。从国际经验看,发达国家电力市场改革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模式可以借鉴,一种是以调整电力市场结构为主的"激进式"改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从2002年开始实施电力市场化改革,主要改革策略包括"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等,力求建立有竞争性的电力市场。2015年3月,《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文件的发布,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发改委的指导意见,主要有推动清洁能源持续健康发展、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加快推进输配电价改革、推进跨省跨区电力市场化交易等,明确提出要积极  相似文献   

11.
<正>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电力服务亦是如此。2018年,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抓手,浙江省衢州市踏上了打造"中国最优营商环境城市"的征程,围绕"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要求,出实招、用真招、谋新招,亮出了锻造营商环境"金招牌"的决心和勇气。在国家发改委最新发布的全国营商环境试评价结果中,衢州在22个试评价城市中取得了排名第四的好成  相似文献   

12.
<正>自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全球很多国家都进行了电力市场化改革。许多国家在这一历史时期都经历了"打破垄断、解除管制、引入竞争、主体多元、市场经济"的电力体制改革,这一世界范围的改革浪潮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质量、增强服务为基本目标,以建立市场竞争机制为途径,目的都是试图建立适应本国实际的电力市场,各国在不同制度条件下都进行了多种改革路径,尝试了多种市场模式。我国自2015年启动新一轮电改以来,各地电力市场化交易开展如火如荼,本文以京津唐区域为例,结合京津唐地区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构建发电营销策略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经济效益评价模型的  相似文献   

13.
<正>新一轮电改实施至今近3年的时间里,售电市场的蛰伏、售电公司的洗牌,从全民盛宴到泥沙俱下,售电市场中的各方主体逐渐回归理性,售电市场的格局日趋明朗,为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电力服务和产品的改革初衷逐步体现。时近年末,新一轮电改加速推进并全面深化。随着输配电价的进一步厘清、发用电计划改革的协调推进,竞争性电力市场的构建完善,传统电力"统购包销"的模式基本被打破。作为改革的必然产物,售电市场逐渐活跃,售电业务竞争日趋白热化,售电公司的命运更是几家欢笑几家愁。  相似文献   

14.
正改革的浪潮并非匀速向前推进,其湍流之处往往最为惊心动魄。从2015年中发9号文明确"管住中间,放开两边"的电改总方略,到2018年初密集下发的增量配电改革配套文件;从第一批试点名单公布后的"低调"推进,到第三批试点项目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的发展布局,被视为提高电网运行效率,提升监管能力"试金石"的增量配电改革在2018年初春再次发力,为本不平静的电力体制改革再掀波澜。  相似文献   

15.
正"为实现9号文件明确的既定改革任务,避免2017年电力改革陷入泥潭,要求我们‘跳出电力看电力’,实施‘124’方案,具体讲就是‘坚定一个方向、把握两个大局、抓住四个重点’。"2015年3月中发9号文件发布以来,关于电力制改革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歇。在总结2015年电力改革成绩时,经典的说法叫做——基本完成顶层设计,尽管经过艰难的博弈和妥协。  相似文献   

16.
<正>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构架,符合国际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基本特征,兼顾了政府职能和市场作用,或将给市场带来红利。电力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可谓任重道远。让改革释放更多红利,仍有许多配套和后续工作要做。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重点在于"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构架。而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  相似文献   

17.
厘清并量化电力市场与碳市场间的关联关系,是深化电力市场改革与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2006—2018年中国1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似不相关回归模型评估了电力市场效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电、碳市场关联条件下碳价对电价的传导率,并对不同场景下全国碳市场的碳价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发现:(1)与非试点地区相比,碳市场试点地区中电力市场的无谓损失率更低,并且市场效率的提高具有更高的碳减排作用。(2)电、碳市场关联条件下,碳价对电力市场中居民电价的传导率高于对工业电价的传导率,但均远低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传导率水平。(3)传导率的提升能够缓解"降电价"与"碳减排"之间的矛盾。当前传导率下电力市场效率目标与碳减排目标的协同实现需要碳价的大幅提升,而在完全传导的理想情况下最优碳价约为40元/吨。(4)长期而言,当前传导率下碳排放总量下降场景、经济增速放缓场景对应的最优碳价分别为255.05元/吨、173.63元/吨,而人口老龄化场景并未对最优碳价的设置形成约束。本文的研究不仅为电力市场与碳市场之间的关联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全国碳市场价格机制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回顾和总结十年来电力体制和电力市场改革的做法.我认为大家特别是改革方案的设计者或决策者未必都有正确的把握。我国电力市场改革似乎显现出这样的规律,中央政府推行的电力市场改革效果不是很理想;而电力企业和地方政府推行的电力市场改革却悄然取得了成功。本文以发电企业与大用户直接交易为例,揭示其中存在的误区,表明准确认识直接交易改革的本质对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新电改背景下,发电企业面临从垄断地位的"卖方市场"向参加市场竞争的"买方市场"转型,如何应对新电改给市场带来变化,发电企业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严峻且艰巨。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转型步伐加快,新电改正朝着进一步促进电力市场化改革方向走来。电力市场运行贯穿于发电、输电、配电和售电四个环节,根据运行方式的属性,发电和售电环节可引入市场竞争,输配环节由于具有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电力行业积极落实能源"四个革命、一个合作"发展战略,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应,加快电力结构优化调整,持续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机制,国际交流影响力不断增强,全球能源互联网进程不断加快,各电力企业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挥自身优势,坚持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本土化运营,全力服务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7年,主要电力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