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所周知,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秉承新闻真实性原则也是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职业良知和道德底线.虚假新闻是相对于正常新闻(全面、准确、客观反映新闻事件本来面目的新闻)而言的,它与新闻真实性格格不入,本文从"虚假新闻定义及表现"、"为什么要造假"、"如何杜绝虚假新闻"三个层面,深入剖析虚假新闻的危害以及坚持新闻真实性对于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至关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朱悦 《活力》2014,(16):60-60
尽管人人皆知“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然而,近年来,虚假新闻却不断涌现。虚假失实新闻不仅对媒体自身造成了负面影响,也会影响到社会的健康发展。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公众进行最真实的新闻报道.维护好新闻的真实性。在树立高度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的同时,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专业水平,为新闻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胡迪 《活力》2011,(12):246-246
当前正在开展的“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是加强新闻工作者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此次教育活动的宗旨是教育我们充分认识虚假新闻报道的危害.充分认识到杜绝虚假新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通过这次专项教育活动,切实使虚假新闻报道增多的势头得到明显遏制,使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意识得到显著提高,使新闻媒体内部管理机制得到进~步完善.使新闻工作者队伍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4.
方芳 《活力》2012,(2):167-167
新闻必须真实。这是由新闻事业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是由广大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出的结论。可以说。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新闻赖以生存的基础。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维护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是新闻工作者的天职。  相似文献   

5.
韩雪 《活力》2009,(9):97-97
客观事实,是新闻报道的第一要素.可以说.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但不容避讳的是.在我们新闻事业蓬勃、健康发展的同时.一些虚假新闻也出现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不但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也给国家、社会带来危害。  相似文献   

6.
李振宇 《活力》2013,(19):111-111
真理和阳光同在,真实与媒体共存。虚假新闻是社会诚信的“杀手”,更是破坏新闻媒体权威性和公信力的“毒瘤”。只有痛打虚假新闻。才能从根本上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才能塑造媒体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7.
朱佳美 《活力》2011,(6):254-254
新闻真实性原则要求新闻工作者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过程及原因五大要素写新闻.只有报道内容与事实的本来面貌相符。与当时产生的新闻的条件状况相符,新闻才能真实。而新闻本质的真实也只有在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基础上才能实现.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明确指出: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是新闻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邹国强 《活力》2014,(3):60-60
真实是新闻的基础,是新闻的灵魂。电视新闻应该如何表现真实是电视新闻工作者肩负的重要职责,本文从新闻内容真实意义、新闻失实的原因、如何确保新闻真实性等三个方面对电视新闻的真实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李春发 《活力》2011,(10):103-103
求真务实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思想品格.是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循的原则。在新闻战线开展“杜绝虚假新闻、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其核心就是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并把这种精神贯穿落实到新闻宣传中去.树立新闻职业应具备的职业观念、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要求,  相似文献   

10.
李涛 《活力》2005,(11):157-157
虚假新闻直接损害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是新闻界的大敌。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理论和实践的基石,是新闻报道不可动摇的原则。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失去了真实性的新闻报道,终将得不到受众的信任,而为受众所抛弃。  相似文献   

11.
韩雪 《活力》2009,(17)
客观事实,是新闻报道的第一要素,可以说,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但不容避讳的是,在我们新闻事业蓬勃、健康发展的同时,一些虚假新闻也出现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不但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也给国家、社会带来危害.  相似文献   

12.
新闻每天都在发生。信息社会里.人们获取新闻的途径日益多样化,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新闻更具贴近性和可读性?这就对新闻工作者对新闻语言的运用提出了一个基本要求,即,新闻语言一定要保有真诚性。所谓“真”.“顾名思义”.就是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3.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实是质与量的统一.质的真实即与虚假对立,是性质上的定义.量的真实即真实是有限度的、有程度的,是在度上的定义.新闻真实也包括新闻真实性和新闻真实度.追求新闻的真实性,就是要求我们杜绝虚假新闻,同一切造假现象作斗争.在追求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追求新闻真实度最高化.  相似文献   

14.
沈德新 《活力》2011,(13):55-55
新闻界流传很广的一句话所说:记者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新闻一旦偏离真实的生命轨道,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的危害不可估量。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真实,是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准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安身立命之本,也是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我们更应清醒的看到,虚假新闻是新闻事业的“毒瘤”。它不仅侵蚀新闻事业的健康肌体.更侵蚀着文明社会的诚信体系。  相似文献   

15.
王彬 《活力》2013,(5):58-58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不仅要求新闻反映的具体事实准确无误,同时要求从总体上、本质上及发展趋势上去把握事物的真实性。但近年来,新闻的真实性受到了严重挑战,一些虚假新闻、失实新闻和失实情节,也竟然堂而皇之地登上了新闻版面,造成这些虚假新闻、失实新闻和失实情节的原因是如何产生的呢?又如何避免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16.
于立新 《活力》2013,(4):166-166
“新闻学”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迅速、准确地判断有价值的新闻事实的能力,又称为“新闻嗅觉”、“新闻鼻”。是新闻工作者的一种职业敏感。而在从事记者工作的几年当中的也真正感觉到,作为一名称职的记者,要逐步学会这样的本领:练就一双敏锐的眼睛.能迅速捕捉到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并从“小”中看出“大”来,从“形”中找出“神”来,这就是新闻敏锐性。  相似文献   

17.
陈晶 《活力》2010,(23):72-72
所谓新闻失实,是指新闻报道脱离和违背客观事实未能反映事实真相的现象。新闻失实一般分为故意失实和非故意失实两类。虚假新闻成了新闻传播中的一个痼疾。新闻传媒的信誉和新闻工作者的形象,也因此受到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18.
王子英  庄震  王恩平 《活力》2012,(16):114-114
目前。极少数媒体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为了所谓“吸引眼球”、“扩大卖点”而追低逐俗,大肆炒作明星隐私绯闻,渲染色情暴力,编造虚假新闻,亵渎先贤经典,迎合低级趣味。这种现象,不仅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新闻工作者的形象,而且贻害人民,误导公众。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三贴近”原则.采取有力措施,抵制低俗之风。  相似文献   

19.
张金磊 《活力》2011,(15):48-48
真实是新闻的基础,是新闻的灵魂。这就要求记者对所报道的事实,在认识、判断和推理方面是真实的。真实是广大受众对新闻的最起码的要求。作为新闻工作者,要坚持舆论宣传的正确导向,完成新闻工作的神圣使命,就必须坚持新闻现象的本质与真实。讲真话,报实情。是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要求.电视新闻应该如何表现真实是电视新闻工作者肩负的重要职责,下面从电视内容的真实、电视新闻图像的真实和电视新闻音响的真实等三个方面对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表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姚迎春 《活力》2011,(11):212-212
新闻敏感(或者新闻嗅觉)是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是指新闻工作者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迅速而敏捷地辩别和捕捉生活变动的信息并衡量信息含有新闻价值大小的能力。即新阐敏感性。新闻工作者应该时刻保持对社会生活敏锐的观察反应能力。能够从当前的事物之中看到它的发展趋势。要像猎人捕捉猎物一样。经常保持一种“进攻”的态势,进而抓到活蹦乱跳的“活鱼”。当然新闻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靠新闻工作者的理论政策水平。靠对客观实际的深入了解和掌握大量的情况获得的,是新闻工作者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集中体现,更是新闻工作者素质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