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我国国债及国债市场的发展现状: 自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已连续发行了十八个年头。综观十八年国债市场的风云变幻,可以看出如下几个特点:1.发行规模逐年增加,幅度也较大。1987年发行总额突破百亿大关,1994年突破千亿大半,1995年达到1510.86亿元,1996年达2200多亿元,1997年2412亿元。  相似文献   

2.
我国国债市场是以改革开放后1981年第一期国债发行为起点的,由于国债能够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国债发行迅即成为投资热点,发行规模逐年扩大,交易量也迅速增多。国债的券种、发行规模、发行方式、发行对象、持有期限、流通渠道和方式以及持有者结构方面,都发生了根本变革,可以说,一个完善的国债市场体系正在建立。这一市场已经开始影响我国的货币政策,成为政府公开市场操作调控的手段和工具。  相似文献   

3.
国债的发行和流通涉及财政和金融两大领域。国债既可以作为财政政策的工具,也可以作为货币政策的工具。要使我国国债市场成为一个交易活跃、高效有序的市场,发挥其调控宏观经济的作用,就要大幅增加国债发行规模,改进国债发行方式,增加短期品种。  相似文献   

4.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国债市场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盐城市分行张大龙从1981年开始,我国恢复发行国债至今已15个年头了,15年来,我国国债发行不断扩大,已取得很大成效。据统计,从1981年到1993年,我国国库券累计发行1389亿元,财政债券397亿元...  相似文献   

5.
短期国债可以同时作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工具使用,其独特的功能是其它金融产品无法替代的。我国在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后,虽然发行额度逐年增加,发行方式、发行手段不断丰富完善,但始终没有解决一年期以内短期国债缺位的问题。到2006年末,我国国债存量达到35.568亿元,短期国债只有1.340亿元,占比不足4%。而人民银行金融宏观调控、市场资金配置、债券市场流动性、利率市场化改革等方面都需要我国大量发行短期国债,增加短期国债占比。可以说,短期国债的缺位已经制约了国债市场的健康发展,影响了金融宏观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6.
一、目前中国国债市场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运行和货币政策运行的要求(一)国债发行市场有待完善1.发行成本较高。一是表现在发行利率及发行期限上,如1996-1997年间,国债发行的利率期限结构问题决策失误造成的总损失至少在200亿元以上。在开始降息的1996-19  相似文献   

7.
<正>一、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现状目前中国债券市场的品种主要有国债、金融债、短期融资券和企业债四大类。如2007年,中国债券市场国债发行量为21883亿元,金融债的发行总额已达到11904亿元,短期融资券3349亿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中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严重滞后。十余年来,在多数年份中,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都不到1000亿元,  相似文献   

8.
在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国债市场全面开放之前,考虑开办美元国债市场、发行美元国债,将成为我国金融市场重大而有现实意义的改革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累计发行国债约15万亿元,国债市场日臻完善。随着国债管理改革不断深化和国债市场不断发展,国债的职能作用和管理方式等方面较从前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制定一部新的法律法规迫在眉睫。一、我国国债立法发展情况(一)我国国债立法发展历程和现状。1981-1991年间,我国基本每年出台一部年度国库券条例,对当年  相似文献   

10.
郭玲 《山西金融》2000,(3):48-49
我国自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特别是1994年发行凭证式国债以来,国债发行的规模迅速扩大,发行频率逐年加快,有时一年可发行数次,形成了国债的滚动发行。根据有关资料统计,1999年国债发行额计划3165亿元,扣除还本付息的比重,国债余额达到约9800亿元,占GDP的比重将达到11%以上,  相似文献   

11.
国债作为一种融资方式体现的是政府与其他经济主体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恢复发行国债,国债在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债的规模也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国债余额从1985年的237亿元,增长到1996年的4362亿元,10年内增长了近20倍。改革开放后,我国国债市场发展已经走过20年的历程,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这一市场有个十分突出的特点:参与同债市场的投资者,  相似文献   

12.
国债、国库现金管理在货币市场的功能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短期国债的发行为货币市场资金供求双方提供更为灵活的交易品种。我国长期以来对国债发行规模实行年度额度管理制度,国债年度发行计划作为国家预算的一部分上报国务院.由国务院在全国人大会上提请审议,一旦通过就具有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3.
国库现金管理的方式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随着我国财政收支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府在央行的存款余额已达相当的规模并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中央政府的存款余额从2000年的月均1000多亿元上升到2003年的月均2000多亿元,地方政府存款月均余额从2000年的月均1000多亿元上升到2003年的月均3000多亿元。与此同时,国债发行规模也在逐年提高,国债发行量从1998年的3200多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6000多亿元,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金融危机加深以及我国实体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把“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第一要务。今年全国财政预算赤字为9500亿元,将发行7500亿元的国债和2000亿元的地方债,从绝对数额来看是历年最多的。本文对影响我国国债发行的各种规模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玮 《金融博览》2012,(6):49-50
全球衍生品市场中,国债期货作为一种重要的风险管理和投资工具,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快速发展势头,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活跃、应用最广泛的金融期货品种.当前,我国上市国债期货的市场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国债市场化发行机制日益成熟,二级市场交易日渐活跃,国债存量规模大幅扩大,市场参与机构更加多元化,利率市场化取得长足进展.同时,我国期货市场法律法规及监管制度的日益完善,也为国债期货的顺利推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刘安萍 《广东财政》2003,(12):58-58
国债是国家为筹集资金而依法发行的有价证券。我国从80年代初恢复发行国债,国债在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债的规模也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国债实际发行数从1981年的48.66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4657亿元,年平均增幅达24.24%。时至今日,国债规模己逾16000亿元,由此引致出以下问题:如何看待我国国  相似文献   

17.
大力发展我国国债场外市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债场外市场是国债市场的一个重要层次。发达国家的国债交易绝大部分是在场外进行的。目前,我国国债场外市场还比较落后,场外市场发展缓慢,不能满足我国国债规模不断扩大和品种不断增加的需要;不利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不利于提高国债的流动性,满足不了不同投资者的需要。因此,应加快国债场外市场的发展和建设  相似文献   

18.
利用我国1990年至201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国债发行人均规模的年度数据,通过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国债发行人均规模两两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短期来看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对国债发行人均规模的影响作用不太显著,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对国债发行人均规模的影响作用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凭证式国债自1994年开始发行以来,由于其具有操作手续简便、安全性高、收益稳定、变现灵活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国债投资者的青睐,目前已成为国债发行市场上的主要品种.  相似文献   

20.
凭证式国债自1994年首次发行以来,深受城乡居民的青睐,发行数量逐年增加。近两年来,凭证式国债更是显得异常火爆,“金边债券”的魅力尽显。如侯马市几家国有商业银行2002年一期凭证式国债的承销任务是1500万元,在第一阶段应售出900万元,售出时间是一个月,仅一周就售完。第二阶段的600万元,三天时间被抢购一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