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新 《现代乡镇》2006,(11):35-38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在整个小康实现过程中举足轻重。“十五”期间广东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贯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切实解决“三农”最迫切的问题,全省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可喜成绩。2005年广东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过半,达53.9%,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继续排在第五位。2005年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排位前8名的省(区、市)依此是: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和福建。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家统计局“全面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我们对2000-2004年我省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进行了测算,并对2020年进行了预测,2004年,我省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60.03%,比2000年提高了5.88个百分点,25项监控指标多数运行正常,表明我省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展顺利,2020年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可以完成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全面小康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我们以十六大报告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农村发展的论述为依据,吸收国家统计局“小康指标体系”有益内核.经过多次专家讨论和反复论证,构建了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对我国及浙江的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进行了试测评和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4.
时事     
《今日重庆》2013,(3):10-10
重庆全面小康程度居西部首位2月21日,重庆市统计工作会议消息,2011年,重庆全面小康实现程度首次突破80%,达到82.5%,首次跃居西部第一位。根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部署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教育、生活质量、资源环境、民主法制等六大领域的23项指标,  相似文献   

5.
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测算,2010年浙江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为91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0.9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继续居全国第4位,仅次于上海、北京和天津。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够走在全国前列,与浙江在全国率先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率先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率先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分不开。回顾总结浙江统筹城乡、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经验,主要有五条:  相似文献   

6.
“十五”期间,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省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以《中共河北省委关于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意见》为指导,以文明生态村建设为载体,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利农、惠农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进程,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取得了显著成效。按照国家统计局农村全面小康标准和监测方法,我们对”十五”期间全省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进行了跟踪监测。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广东继续率先发展的指路明灯。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广东巳形成实现全面小康的坚实基础。广东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加快经济发展是前提,加快实现工业化是根本,加快农村城镇化是关键。  相似文献   

8.
欧永生 《北方经济》2006,(12):34-34
随着工业化和全球化浪潮的席卷而来,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紧迫问题之一,如何解决生态失衡的危机,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焦点。我国自建立环境保护制度以来,环境污染防治的重点一直是工业污染和城市污染。农村环境保护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农村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趋严重。近年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在加快,农村进入了全面奔小康的快速发展期。但是,随着农村民营企业、乡村工业的发展,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带来了我国部分农村的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日益显现。2005年全国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28.2%,是2000年以来提高速度最快的一年,标志着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的6大类指标皆有改进,但资源环境方面,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是负0.7%。这标志着,当前我国的农村资源环境压力仍在日益加重。  相似文献   

9.
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过程中的农村教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小康”不只包括物质小康,也包括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上的小康。在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农村教育工作担负着重要使命,也面临着种种挑战。  相似文献   

10.
《发展》2003,(4):1-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这是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任务,从上到下形成的共识。那么,在2020年全面达小康的路上,农民需要迈出多大的步伐?全面达小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具体讲,就是到2020年,全国GDP在2000年的基础上再翻两番,这样年平均增长速度需达到7.3%。农民达小康的重要指标是202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01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是2366元。这样算来,要达到2020年的8000元,年递增速度需达到6.…  相似文献   

11.
湖南农村目前的小康还只是总体上的小康,并不是全面的小康,全面实现小康的任务仍很艰巨。我们要根据湖南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的实际状况,把握全局,统筹兼顾,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全面推进湖南农村小康建设的进程。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农民的经济收入,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农村小康的前提条件,也是衡量农村小康最重要的指标。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首次精辟概括了全面建设小康和农民增收的关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提了出来。他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明确确立了新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我国农村目前和未来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还是在于如何解决“农村、农民、农业”问题。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小康就称不上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无法带动全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2月3日,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2007年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监测报告》显示,2007年,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综合评价指数为85.6%,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2.7个百分点。该报告同时预测,2009年,广东省全面小康综合评价指数有可能接近90%,基本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望比全国提前七至八年实现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1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与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依慧 《浙江经济》2007,(12):18-19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重点是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难点是实现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着力点是改善民生,促进民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宁波通讯》2012,(5):60-60
市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市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增收最多的时期。这五年,全市农村全面小康实现度超过90%,城乡统筹发展综合得分达到90.1分,基本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目标,在全省率先进入城乡全面融合阶段。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在整个小康实现过程中举足轻重。“十五”期间广东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贯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切实解决“三农”最迫切的问题,全省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可喜成绩。2005年广东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过半,达53.9%,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继续排在第五位。2005年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排位前8名的省(区、市)依此是: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和福建。“十五…  相似文献   

1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全面,当然包括农村牧区,可以这么理解,没有农村牧区的小康,就不是全面的小康。我们说,目前青海与沿海差距大,主要是指农村牧区与沿海差距大。西宁等城市虽与沿海有差距,所以也要赶超,但远不如农村牧区那么显著。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牧区面临着更艰巨的任务。青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牧区,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是关键。这里试作以分析。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牧区就必须完成从土地密集型产业向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在畜牧业内部,草原畜牧业是土地密集型产业,舍饲畜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相似文献   

18.
李碧荣 《中国经贸》2013,(14):113-113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提高农村生产力的必然要求,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必须立足实际,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才能实现小康新村,美丽农村。  相似文献   

19.
李冬梅 《发展》2012,(3):127-127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重点在农村。如果没有农村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而农村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着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关键。目前,农村教育在教育目标、投人、体制等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月读     
《今日重庆》2013,(3):10-11
2013·2-3时事重庆全面小康程度居西部首位2月21日,重庆市统计工作会议消息,2011年,重庆全面小康实现程度首次突破80%,达到82.5%,首次跃居西部第一位。根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部署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教育、生活质量、资源环境、民主法制等六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