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龙光 《甘肃金融》2002,(10):6-8,12
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数额巨大,不仅成为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中最大的风险隐患,更是全社会沉重的"不良包袱",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顽症"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一、当前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析(一)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风险一是不良贷款比例高,其中有法律效力的抵押贷款占比低;不良贷款剥离仍不能彻底消除商业银行的沉重包袱,商  相似文献   

3.
自从国家实施剥离不良信贷资产的政策以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按照国家的这一新的信贷政策,认真清理和核销多年来形成的历史旧帐,卸掉了一部分不良资产包袱,使国有商业银行似乎可以轻装上阵了。但我们不能不看到在剥离不良贷款的同时,还存在着“前剥后增”的现象。对此建议国有商业银行采取以下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4.
严红波 《中国金融》2004,(13):55-56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的战略安排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从宏观经济发展和金融业有效运行的战略高度,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的进程、相关资源以及配套环境进行综合的部署和支持。首先,将银行不良贷款处置置于国有商业银行整体改革和重组的框架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内部化解以及不良贷款外部处置的方式和时间安排需要与国有商业银行财务重组和机构重组的战略和进程相结合,需要与国有商业银行建立现代金融企业治理结构、完善风险管理和控制的目标相联系。在消化和处理不良贷款存量的同时,有效控制不良贷款的过度增量。其次,调动财政、外汇储备和其他资金等综合的资源来支持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处置。  相似文献   

5.
李焰 《财政监督》2004,(11):58-59
据银监会公布的资料,截至2003年9月末,按新制定的5级贷款分类法计算包括4家国有商业银行、3家政策性银行和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中国主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率为18.7%,而同期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仅分别为2.7%和3%。我国商业银行业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居高不下的不良贷款最后都成了不良资产,这对其自身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包袱。从今年开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将二次剥离不良资产14000亿左右,出售给资产管  相似文献   

6.
降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经营成本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商业银行是高风险行业,资产质量是银行的生命线,不良贷款的比例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国有商业银行的生死存亡,如果居高不下的不良贷款率长期降不下来,那么随着加入WTO的临近,国有商业银行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加上一些难以预料和难以控制的因素,“国有商业银行倒闭”这只“狼”终究是会来的。“狼”来了,我们又将何去何从?因此,直面现实,采取有力措施,收回和盘活不良贷款,降低不良贷款经营成本,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本文试图通过不良贷款经营成本构成与国有商业银行效益关系的分析,阐明降低不良贷款经营成本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1999年末,各家国有商业银行分别根据其总行部署,对1995年以前形成的不良贷款,按照有关标准剥离给相应的资产管理公司.其目的是要摆脱巨额坏帐包袱拖累,为转制创造条件,使银行轻装上阵.然而剥离后至2000年底这段时间,不良贷款占比并没有达到预期指标.……  相似文献   

8.
不良贷款前清后积,不良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因此加强不良贷款管理,盘活清收不良贷款是当前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截至2003年末,我国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2.44万亿元,不良贷款比例为17.80%。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916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0.36%,政策性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36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7.39%,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87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7.92%。另据统计,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每年处置不良资  相似文献   

10.
不良贷款是制约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关键,基层国有商业银行消化不良贷款能力有限,可以考虑实行公司化模式,走不良贷款专业清收道路。  相似文献   

1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2002年初。我国金融机构不良贷款额为3.2万亿元,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就占1.8万亿元。  相似文献   

12.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和入世后金融业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对国有商业银行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信息披露制度和提高综合竞争实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规模较大、比例偏高、成因复杂的不良贷款严重制约了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发展。笔者通过理论研究、趋势分析、方案比较并结合多年银行工作实践,提出不良贷款证券化,以期成为解决国有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贷款的妙方佳药。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证券化的需求分析(一)不良贷款证券化的提出背景加入WTO后,国有商业银行要想真正融入国际市场,公平参与竞争,就必须在五年的缓冲期…  相似文献   

13.
《安徽农村金融》2005,(12):57-58
2001年初,芜湖市农行本届党委成立之初.该行正面临着市场份额小、超负荷经营严重、资产质量差、历史包袱沉重、员工士气不旺等“五大问题”。当时,该行各项存款仅为16亿元,市场份额位于本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末;点均存款为2398万元.人均存款仅为177万元.低于全市8家金融机构平均水平;各项贷款近20亿元.其中不良贷款余额15亿元,不良贷款占比高达74%,帐面亏损达7667万元。  相似文献   

14.
作为银行主要经营要素的信贷资产,对产生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不良贷款的存在。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受到极大制约,化解不良贷款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笔拟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化解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金融纵横》2002,(8):27-31
(一)不良贷款治理是一个时间紧、任务重的工程 1999年,我国成立了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四大国有商业银行14000亿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率下降9个百分点。剥离后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2001年末仍高达25.38%,实现贷款五级分类后不良贷款率为30%,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存在巨额的不良贷款,每逢“两节”还要保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的支付,还存在开门难。  相似文献   

16.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产生原因以及预防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产生有着其特殊的历史背景,银行业现有的信贷风险控制机制存在种种缺陷,因此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防控必须结合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基于这种考虑,本文先详细论述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危害和成因,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处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存量、预防不良贷款增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国有商业银行所掌握的信贷资源的运用效率问题,是关系国有商业银行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自上世纪80年代国有商业银行实行授信风险管理体制改革以来,经过多年多轮的渐进性变革,在付出了数万亿的“老不良贷款”、“新不良贷款”和“新新不良贷款”的高昂学费与代价后,终于牢固地筑起了一个“管理到方方面面,调控到个个流程”的严密而审慎的授信风险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8.
本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制度根源:即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安排,政府对信贷决策的干预以及导致企业骗贷和拖欠的社会信用制度的缺失。并提出要从根本上解决不良贷款的再生问题,就必须进行制度创新,从源头上防止新的不良贷款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2005年,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继续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全面推行的关键性一年。国家各项宏观优惠政策的实施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甩掉历史包袱,轻装上阵,实现经营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全辖银行业不良贷款占比总体仍呈上升态势,原因何在?是全区金融生态环境恶化了,还是银行业  相似文献   

20.
今年来,龙岩市金融资产保全形势严峻。至7月末,全市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在剥离不良贷款、各项贷款增加的背景下,贷款不良率比年初有所上升。为制定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具体措施办法,扎实有效推进辖区创建金融安全区工作,我们在全辖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新增成因的调查。一、新增不良贷款的成因分析截至2001年7月末,我市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各项贷款比年初增长536%,不良贷款增长1158%,增幅高出贷款增幅622个百分点。贷款不良率分别比剥离后和年初上升117和096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继续攀升是当前一个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