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和入世后金融业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对国有商业银行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信息披露制度和提高综合竞争实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规模较大、比例偏高、成因复杂的不良贷款严重制约了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发展。笔者通过理论研究、趋势分析、方案比较并结合多年银行工作实践,提出不良贷款证券化,以期成为解决国有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贷款的妙方佳药。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证券化的需求分析(一)不良贷款证券化的提出背景加入WTO后,国有商业银行要想真正融入国际市场,公平参与竞争,就必须在五年的缓冲期…  相似文献   

2.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很多,目前最主要的成因是企业逃废金融债务,但这一成因对贷款主体而言仍属外因。因此,必须充分认识银行制度创新的内因作用,坚决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这应是将不良贷款降至最低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是制约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因素,是诱发金融风险的隐患。本从分析不良贷款的成因入手,从加快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消化现存不良贷款、加强新增贷款管理、健全监管制度、建立失信惩罚机制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对不良贷款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梅 《武汉金融》2002,(10):23-25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制度根源是 :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安排 ,政府对信贷决策的干预以及导致企业骗贷和拖欠的社会信用制度的缺失。要根本上解决不良贷款的再生问题 ,就必须进行制度上的创新 ,从源头上防止新的不良贷款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严红波 《中国金融》2004,(13):55-56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的战略安排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从宏观经济发展和金融业有效运行的战略高度,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的进程、相关资源以及配套环境进行综合的部署和支持。首先,将银行不良贷款处置置于国有商业银行整体改革和重组的框架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内部化解以及不良贷款外部处置的方式和时间安排需要与国有商业银行财务重组和机构重组的战略和进程相结合,需要与国有商业银行建立现代金融企业治理结构、完善风险管理和控制的目标相联系。在消化和处理不良贷款存量的同时,有效控制不良贷款的过度增量。其次,调动财政、外汇储备和其他资金等综合的资源来支持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处置。  相似文献   

6.
降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经营成本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商业银行是高风险行业,资产质量是银行的生命线,不良贷款的比例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国有商业银行的生死存亡,如果居高不下的不良贷款率长期降不下来,那么随着加入WTO的临近,国有商业银行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加上一些难以预料和难以控制的因素,“国有商业银行倒闭”这只“狼”终究是会来的。“狼”来了,我们又将何去何从?因此,直面现实,采取有力措施,收回和盘活不良贷款,降低不良贷款经营成本,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本文试图通过不良贷款经营成本构成与国有商业银行效益关系的分析,阐明降低不良贷款经营成本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不良贷款前清后积,不良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因此加强不良贷款管理,盘活清收不良贷款是当前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截至2003年末,我国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2.44万亿元,不良贷款比例为17.80%。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916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0.36%,政策性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36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7.39%,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87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7.92%。另据统计,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每年处置不良资  相似文献   

9.
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是2001年金融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而严格监管国有商业银行降低不良贷款比例则是重中之重,最近,我们对辖内部分国有商业银行二级分行的不良贷款情况进行了重点检查,从检查情况看,要切实有效地降低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除了有赖于经济环境的进一步好转和金融部门加强管理、优化增量、千方百计活化存量外,从改进信贷管理、完善政策制度的角度看,应当注意解决好以下八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2002年初。我国金融机构不良贷款额为3.2万亿元,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就占1.8万亿元。  相似文献   

11.
不良贷款是制约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关键,基层国有商业银行消化不良贷款能力有限,可以考虑实行公司化模式,走不良贷款专业清收道路。  相似文献   

12.
银行不良贷款与企业不良债务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之普遍,数额之巨在,损失之惨重,在国内史无前例,在国际上也是极其罕见的。按保守的估计,银行不良贷款约占贷款总额的20%-30%,若按此比例计算,1997年末我国银行不良贷款达14,983—22,474亿元,其中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约1.5万亿元左右,且仅为帐面不良贷款。因我国银行不良贷款的隐蔽性、递增性、贷款质量占用形态的不合理性,实际不良贷款比帐面情况更为严重。造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如此巨额不良贷款的原因很多,其中既有银行自身的原因,也有企业的原因,更有制度的原因。从银行外部来看,主要是国有  相似文献   

13.
作为银行主要经营要素的信贷资产,对产生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不良贷款的存在。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受到极大制约,化解不良贷款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笔拟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化解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担保法律效力不足是其不良贷款比例上升的重要原因,本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担保法律效力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规范审贷分离制度,加强信贷人员法律业务和资产保全业务的瘃建立严格的责任约束和权利监督机制等思路。  相似文献   

15.
《金融纵横》2002,(8):27-31
(一)不良贷款治理是一个时间紧、任务重的工程 1999年,我国成立了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四大国有商业银行14000亿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率下降9个百分点。剥离后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2001年末仍高达25.38%,实现贷款五级分类后不良贷款率为30%,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存在巨额的不良贷款,每逢“两节”还要保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的支付,还存在开门难。  相似文献   

16.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产生原因以及预防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产生有着其特殊的历史背景,银行业现有的信贷风险控制机制存在种种缺陷,因此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防控必须结合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基于这种考虑,本文先详细论述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危害和成因,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处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存量、预防不良贷款增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赵琳 《新疆金融》2005,(3):23-24
降低不良资产是国有商业银行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无论是绝对数额、还是相对比率都处于较高水平,距国际监管标准有很大差距。近年来,重组改制成为国有商业银行一致的目标,只有彻底解决不良资产问题,改制才有可靠的保证和坚实的基础。因此,加快盘活和处置不良资产,积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国有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制紧迫而首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不良贷款及其防范与化解□黄祖华在向商业银行转变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成为一个沉重的包袱,经过近年的清收和风险管理工作的强化,这个包袱不仅未得到减轻,而且呈继续加重的趋势。据统计,1996年福建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比上年增加了近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国有商业银行所掌握的信贷资源的运用效率问题,是关系国有商业银行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自上世纪80年代国有商业银行实行授信风险管理体制改革以来,经过多年多轮的渐进性变革,在付出了数万亿的“老不良贷款”、“新不良贷款”和“新新不良贷款”的高昂学费与代价后,终于牢固地筑起了一个“管理到方方面面,调控到个个流程”的严密而审慎的授信风险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0.
巨量不良贷款的存在一直是制约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通过收集和整理1994年一2010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并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入手,剖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要推进银行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社会各界应联手营造社会信用环境;加强风险监管和社会监督,完善行业自律体系;灵活处理不良贷款;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