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改革的深入,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交通车辆越来越多,交通环境越来越复杂,驾驶人员素质、技术水平等参差不齐,交通事故发生率也逐年增多,已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因此,驾驶员行车安全至关重要。影响行车安全因素分析一共性点就是人、车、路和环境,本文就这些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措施,以保障车辆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交通越来越便利,私家车也越来越多,但一起起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也随之而来。为了更好地避免交通事故发生、确保行车安全,驾驶员的个人素质就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将从驾驶员的驾驶技术、道德修养、安全意识等方面探究驾驶员职业道德对行车安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及其预防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是一个系统工程,文章以2004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为例,分别从人、车、路及环境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降低和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行车安全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4.
谈安全行车七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就能做到安全行车,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就能做到安全行车,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崔宇 《活力》2011,(14):42-42
一、作为汽车驾驶员应熟悉和掌握汽车安全行车系统 通常我们把“人-路-车”构成的系统称为交通系统。汽车安全行驶系统是交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所涉及的因素是汽车驾驶员的自身素质、操作行为和车辆技术状况。在汽车行驶中只有这三个要素相互协调并且与周围环境保持适应状态,才能充分发挥整体功能,达到安全行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事故的轨迹交叉理论及相关的统计、研究成果表明,影响物流运输企业行车安全水平的诸多因素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驾驶员)的因素和车的因素。"人"、"车"双因素对物流运输企业行车安全的影响的关系可以借鉴经济学中的无差异曲线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提出了提升物流运输企业行车安全水平的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驾驶员是道路交通安全的最重要的因素,道路环境和车辆技术状况是可以由人来控制,它是安全运营的基础。驾驶员用感觉器官观察道路环境传递给大脑中枢,作出判断、决策后传递给运动器官,作用于车辆,使车辆运行,动作协调了表现出来的是安全行车,反之,将导致危险情况和事故的发生。而驾驶员的情绪状态与交通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合格的驾驶员既要有行路人的基本素质,文明行路,更要有驾车者的基本心态,文明驾车。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行车安全事故的发生。每个有责任心的驾驶员都要坚持培养自己良好的安全心态,文明行车,教训常记,安全第一。  相似文献   

9.
目前,交通安全管理已成为各级安全管理的重点。近年来,小汽车不断进入家庭,单位公务用车也逐年增多,且车辆档次越来越高,一旦发生事故,动辄就损失上万元之多。日常生活中交通安全尤其因违章驾车发生事故的居多,要想控制交通事故发生,各级就必须加强日常管理,严格把握驾驶员素质关。因为稳定的心理素质是机动车驾驶员实现车辆安全行驶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他每时每刻都会影响机动车驾驶员的行车安全。尤其是单位车辆管理干部应对本单位驾驶员的心理特征变化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分析,掌握每位机动车驾驶员的心理特征变化,有利于车辆调度,减少因驾驶员心理变化引起的交通事故。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有情绪、  相似文献   

10.
驾驶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安全行车极其重要。大多数交通事故的发生和驾驶员的麻痹心理、侥幸心理、紧张恐惧心理、犹豫心理等有关,驾驶员的心理素质与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交通安全系统,要有效地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必须加强驾驶员的心理素质培训。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节奏的不断加快,汽车作为一种运输工具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汽车驾驶是运输行业的一种特殊工作,掌握熟练的驾驶技术和基本技能,是对自己和家人以及社会的一种高度负责。但每年出现的交通事故,却给很多的家庭带来无数的痛苦,为此,提高驾驶员的驾驶技术保证行车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巴蜀质量跟踪》2003,(14):52-53
夏季天气炎热,气温高,不利于机车正常运行和驾驶员身体健康。为保证行车安全,驾驶员应注意做到以下“十防”:  相似文献   

13.
通过简要介绍暗适应机制以及驾驶模式,简要分析了驾驶员暗适应能力与夜间安全行车之间的关系,并从提高驾驶员暗适应能力的角度提出实现安全行车的有效措施,以期为汽车夜间安全行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外企业文化》2005,(8M):i0006-i0007
平时的保养也是司机的必修功课:要经常检查轮胎和制动系统。事故调查显示.除司机驾驶失误,高居事故原因之首的就是轮胎老化。轮胎是车与地面的唯一接触点,因此对轮胎的保养无疑是最重要的。然而,车子安全不如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5.
马宁 《监督与选择》2011,(1):165-165
有调查显示,雨雪天气发生的交通事故中,雨刷器导致的视线不清引发事故占有一定的比例。雨刷的质量显然对行车安全很有影响,注重雨刷质量,才能确保车辆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前,交通安全管理已成为各级安全管理的重点.近年来,小汽车不断进入家庭,单位公务用车也逐年增多,且车辆档次越来越高,一旦发生事故,动辄就损失上万元之多.日常生活中交通安全尤其因违章驾车发生事故的居多,要想控制交通事故发生,各级就必须加强日常管理,严格把握驾驶员素质关.因为稳定的心理素质是机动车驾驶员实现车辆安全行驶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他每时每刻都会影响机动车驾驶员的行车安全.尤其是单位车辆管理干部应对本单位驾驶员的心理特征变化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分析,掌握每位机动车驾驶员的心理特征变化,有利于车辆调度,减少因驾驶员心理变化引起的交通事故.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有情绪、注意和意志三项心理特征是最常见的,它直接影响着机动驾驶员在从事驾驶活动中所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  相似文献   

17.
文章具体分析了驾驶员的素质与安全驾驶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增强驾驶员行车素质的具体措施,以提高驾驶员预防交通事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王华  路龙 《民营科技》2013,(2):205-205,14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较之以往有了十分明显的改善。汽车这种早期的奢侈品也逐步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虽然有驾驶经验的人员都能开好车,但是却未必懂得汽车的维护保养,而对车辆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不但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而且还能确保行车安全。由此可见,对车辆进行维护保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点,以下首先对加强车辆日常养护有利于确保行车安全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车辆日常维护保养的要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车辆安全管理包涵着对车辆的技术监督和安全运行的控制。本文通过从源头上加强车辆动态管理、驾驶员的技术培训和制度的执行力,以人的可靠、车辆技术性能的可靠来保证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20.
车灯作为汽车的眼睛,其重要程度对夜间行车安全不言而喻。然而记者日前调查发现,私自改装氙气灯的行为在市场上却屡见不鲜。更让记者震惊的是,缺乏标准约束.缺少安全保证的氙气灯在国内市场大行其道,有些产品竟然披着“国外品牌”的外衣,俨然成了汽配市场的新宠。[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