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本周IT“静悄悄”,因为全球所有的人,都在关心目前正在进行的这场美伊战争。编辑部里也是天天有“评议”,这场战争能打多久?今天的战局有什么变化?等等。笔者也是破天荒地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然后在“中央一台”和“凤凰卫视台”间“倒腾”,有生以来,头一回观看三小时的“战争直播”,似乎有点忘了自己的本职工作。的确,本周IT“静悄悄”,厂家没什么市场活动,编辑部收到的厂家新闻动态,也是少了许多。 WLAN发展前景看好本周IT“静悄悄”,碰上几位媒体同行,在一起聊天,也觉得没什么重大新闻,聊着聊着,谈起“WLAN”,大家兴趣来了。“WLAN”是什么?无线局域网呀:“WLAN”有什么好处?让你无线上网呀!不是想随时了解美伊战争的进展吗?如果在机场、在宾馆、在社区,怎办?  相似文献   

2.
你是个私车车主吗?爱车给你带来方便和乐趣的同时,让你操心的事一定也不少,想没想过为它找个可靠的管家呢?  相似文献   

3.
赵海林 ,新疆的一位青年私企业主 ,在游人如织的广州街头勇斗歹徒 ,却迟迟得不到救助 ,甚至被抢的情侣也没有伸出双手 ;之后 ,“见义勇为”又迟迟得不到确认 ,只因许多人不愿作证。但是今年1月9日傍晚6时许 ,从遥远的新疆乌鲁木齐来广州做生意的赵海林 ,正坐在海珠广场的石椅上休憩。赵海林是第一次来这座南国都市。同事李智斌忙其它事去了 ,他想一个人静静地坐一会儿 ,多享受一会儿南国的温暖与羊城的美丽。因为此时 ,他的家乡正是一片冰天雪地。海珠广场上 ,游人如织 ,对对情侣依偎着 ,沉浸在黄昏的宁静里。这是多么和谐温馨的一幅都市…  相似文献   

4.
<正> 尽管园中套园、园园收费等旅游市场价格运行中的不合理现象各种传媒时有曝光,政府有关部门也采取了一些治理措施,但在许多地方仍屡禁不止,甚至形式更加多样,引起旅游者的强烈不满。这些现象如果得不到根治,将严重扰乱旅游市场秩序,严重损坏我国旅游业的形象,对我国新生的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对实现我国旅游“九五”发展目标和2010年远景发展规划将构成严重的威胁。为什么这些问题久治得不到彻底根治?其  相似文献   

5.
你是个私车车主吗?爱车给你带来方便和乐趣的同时,让你操心的事一定也不少,想没想过为它找个可靠的管家呢?……  相似文献   

6.
月度评论     
《广告大观》2005,(8):17-18
电视广告也应注意“少儿不宜”,公厕动画广告是否有理,干嘛总拿虚假“课堂教学”说事,安全套广告上公交,如何?亿万富翁广告征婚拿谁开涮?“问题广告”谁之过?“芙蓉现象”更需价值关照。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主持,征求消费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以往,凡涉及铁路、公路、民航、水运、邮政及电信等公用设施及公共产品的价格,一般都是“暗箱”操作。因此,“擅自定价”、“非法定价”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市场运作很不规范,政府、商家、消费者之间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角色冲突。本来,对这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每天8亿人在挨饿,5亿多儿童食品不足,智力和体力得不到充分发育,4万人死于饥饿。美国的布朗先生更是鼓吹:“世界粮食市场只有2亿吨粮食,中国不能指望。”面对粮食的巨大威力,中国人从不敢淡化对丰收的期望,中国的第三代领导人也一再强调“粮食生产事关全局”。但这是否就意味着增长才是“硬道理”?本栏目刊发的张蒂远先生的这篇文章则给出了另外一种回答:  相似文献   

9.
这广告中的"TM的"是什么意思?商标符号?即时通讯软件?还是天猫?明白人都知道,这是双关语:你理解成天猫那是你的事,反正我也没有说过;你理解成"他妈的"也是你的事,反正我也是没有说过。这正是创意者的得意之处,"TM的"掩盖了"国骂"的真正企图,堂而皇之地亮相,污染着整个社会文明环境。往轻里说,这种广告是有低俗嫌疑,整个画面就是把口语化的污言搬上画面,严格地说,这是一则违法广告。网络因为其开放性,成了一个大染缸,谁都知道"TM的"是网络语  相似文献   

10.
提起自己被山东省临沂市工商局处罚一事,在临沂批发城搞油品经营的李老板起初怎么也不明白,自己从南京某润滑油有限公司购进并销售的摩托车机油和润滑油怎么就侵犯了金城集团有限公司的商标专用权了呢?“因有他人侵权被罚的教训,俺在购买带有‘金城’注册商标的油品时,也是非常  相似文献   

11.
一些企业看到中央号召抓企业文化建设,报纸、电视在宣传企业文化,便认为也该抓一下企业文化,可怎么抓呢?有的企业简单地认为企业文化是党委的事,是政工干部的事,就像往常搞政治运动一样,要赶快成立机构来促一促,“运动一下”,“发动一下”。于是,便匆忙之间把“党委宣传部”改为“企业文化部”,出现了以宣传思想工作代替企业文化建设的倾向。一些政工干部由于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在建设企业文化时有形或无形地袭用了党政机关中的“宣传部”式工作方式。这些企  相似文献   

12.
在许多场合,经常被问到一个相同的问题:“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被问得多了,我也不得不认真地想一想,在我人生的经验中可能是有一些事情做成功了,但同时也有一些事情做失败了,那有些事为什么会成功?有些事为什么会失败?这其中一定有原因,如果就事论事,而不是对人而言,回答这个问题可能会比较容易。以下是我的三点体会:一、信任。要信任对方,相信和你合作的伙伴。因为在今天的社会中,任何一个单个的人都无法做成事情,都需要大家的帮助、合作,需要大家团结在一起。信任是这一切的前提,没有了信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团结和良好的合作。阅历和经…  相似文献   

13.
<正> 一、“收入”准则中应允许企业采用收付实现制众所周知,近年来,企业间相互拖欠货款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国家有关部门试图采取各种手段加以治理和整顿,企业也采取各种措施加以防范,但局面始终得不到扭转,反而愈演愈烈。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对这一问题可从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加以分析。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是众所周知的市场经济规律。供大于求,  相似文献   

14.
“啪嗒”,泪珠落在了键盘上。“泪珠妹妹,你怎么了?为什么最近总是能看见你呀?”键盘问道。“因为女孩,”泪珠无奈的答道“她的心情不好,她伤心了!”“是吗?怪不得现在在房间里很少看见她那么开心,也很少看见她对着我笑了。”键盘很喜欢女孩,特别是她那甜甜的笑。不管有多伤心难过的事,键盘只要看见女孩的笑就一切都烟消云散了。“你一直在她眼里,你都看见了什么?有什么可以夺走她贯有的笑容呢?”“是感情。只有感情才能摧毁一个人心理的最后一道防线。”女孩的心里有一张白纸,而她自己也像这张白纸一样干净、纯洁,没有半点瑕疵。女孩希望能够用最美丽的颜色在这张白纸上画出最漂亮的图画,用最甜蜜的语言写出最浪漫的爱情故事。正如女孩所希望的那样,心里的哪  相似文献   

15.
《浙商》2005,(1):88-89
2004年最高兴的事是什么?最不高兴的又是什么?怎样看待2005年所处行业发展态势?2005年最想做的事又是什么?请看——  相似文献   

16.
假设你是一位本分经商的企业经营者,过往交易从无劣迹,银行的信用记录也很不错,你期待的那位合同甲方却表示缺乏足够的信任而不能合作,你该怎么办?当一家公司——尤其是中小企业遭遇这样的挫折时,,大多会沮丧地归结为“我的公司太小,缺乏实力,没有名气,得不到对方的信任”等等。没错,这的确道出了一部分事实,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教导业务人员和管理者如何通过言辞、服饰和办公室布置来进行“伪装”,以令自己显得“更有实力”的书籍,而且,据说这些小  相似文献   

17.
户改出路     
李毅 《中国市场》2007,(20):27-27
2007年4月9日,公安部召开户籍改革会议,在全国推出十二个省市作为户籍改革的试点,并表示将放宽北京、上海的户籍政策。一时间,曾经喧嚣热议的“户改”再次成为人们生活中倍受关注的话题。诚然,关于户籍制度改革、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改变、农民工享受国民待遇的重要性,已毋须太多讨论。但值得思考的是,取消城乡户口差别之后,各种福利配套措施能否跟上?如果改革仅限于形式公平的话,它对于城市中的“庄稼人”又有多大意义?如果得不到明确的“利益”,又给不了真正的“公平”,那么改革本身又有什么存在的价值?相反透支了人们对户改的期许,这样的户改,是“大礼”还是“毒药?  相似文献   

18.
李毅 《中国市场》2007,(20):22-22
2007年4月9日,公安部召开户籍改革会议,在全国推出十二个省市作为户籍改革的试点,并表示将放宽北京、上海的户籍政策。一时间,曾经喧嚣热议的“户改”再次成为人们生活中倍受关注的话题。诚然,关于户籍制度改革、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改变、农民工享受国民待遇的重要性,已毋须太多讨论。但值得思考的是,取消城乡户口差别之后,各种福利配套措施能否跟上?如果改革仅限于形式公平的话,它对于城市中的“庄稼人”又有多大意义?如果得不到明确的“利益”,又给不了真正的“公平”,那么改革本身又有什么存在的价值?相反透支了人们对户改的期许,这样的户改,是“大礼”还是“毒药?  相似文献   

19.
2007年4月9日,公安部召开户籍改革会议,在全国推出十二个省市作为户籍改革的试点,并表示将放宽北京、上海的户籍政策。一时间,曾经喧嚣热议的“户改”再次成为人们生活中倍受关注的话题。诚然,关于户籍制度改革、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改变、农民工享受国民待遇的重要性,已毋须太多讨论。但值得思考的是,取消城乡户口差别之后,各种福利配套措施能否跟上?如果改革仅限于形式公平的话,它对于城市中的“庄稼人”又有多大意义?如果得不到明确的“利益”,又给不了真正的“公平”,那么改革本身又有什么存在的价值?相反透支了人们对户改的期许,这样的户改,是“大礼”还是“毒药?  相似文献   

20.
李毅 《中国市场》2007,(20):20-21
2007年4月9日,公安部召开户籍改革会议,在全国推出十二个省市作为户籍改革的试点,并表示将放宽北京、上海的户籍政策。一时间,曾经喧嚣热议的“户改”再次成为人们生活中倍受关注的话题。诚然,关于户籍制度改革、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改变、农民工享受国民待遇的重要性,已毋须太多讨论。但值得思考的是,取消城乡户口差别之后,各种福利配套措施能否跟上?如果改革仅限于形式公平的话,它对于城市中的“庄稼人”又有多大意义?如果得不到明确的“利益”,又给不了真正的“公平”,那么改革本身又有什么存在的价值?相反透支了人们对户改的期许,这样的户改,是“大礼”还是“毒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