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税费改革对乡镇政府职能及存在合理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费改革和取消农业税在本质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改变了基层干部的形象,但对乡镇政府特别是贫困县的乡镇政府的职能及存在的合理性却提出了挑战.首先,税费改革减少了由乡镇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减弱了乡镇政府在关键领域的管理能力;其次,削弱了乡镇政府的权力,降低了其自治权,变成了"空壳政府".本文运用税费改革后陕西乡村公共产品供给变化的统计数据和实地观察经验,验证了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服务、乡镇政府的支出更依赖于县政府,这样将会使乡镇政府变为县政府的派出机构而非地方政府,最终形成"县实乡虚"的行政体制.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财税体制改革大致经历了比较重要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实行的财税制度是:"统收统支"制度,"分灶吃饭"制度和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使得地方政府的财权逐渐集中到中央政府的手中,整个政府的财政状况可以形象描述为"中央财政锅满钵满,省级财政勉勉强强,县级财政哭爹喊娘."财力与支出责任的不相匹配,使得地方经济的发展举步维艰,近年来的"土地财政"的出现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中央政府为了支持地方政府的发展,实行转移支付制度以弥补地方政府的财政缺口,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然而,近年来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逐渐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仍然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压力,这使我们不得不考虑,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被用于何处.中央支付转移支付制度设计取向是在于支持地方政府公共产品的提供,实现社会的公平.随着转移支付的增加,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并没有得到改善,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也并没有因此而增加.转移支付作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决策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中央政府增加的转移支付到底去了哪里,在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地方政府激励的视角,分析"省直管县"改革的问题。提出在现行激励机制下,省级政府缺乏转变政府职能动力,难以解决管理幅度过大带来的监管问题;市级政府为维护自身利益,通过掠夺财政资源、转移公共服务责任和撤县设区等手段阻碍改革的推行;县级政府在改革中即出现由于放权不到位和晋升激励弱化导致的动力不足,又可能在扩权后开展新的地方利益争夺赛。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为了重塑政府形象,西方国家掀起了一场"政府再造"的改革浪潮,以英美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国家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新公共管理运动,促使推行"公共服务"成为新公共管理运动和政府全面改革的核心议题.然而,现阶段我国县级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能力严重不足,根本无法满足公众需求.对此,本文对制约我国县级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的内外部因素进行一系列的分析,以提升我国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5.
由于长期以来各级政府间职责划分不清,造成中央与地方政府间事权错位,导致了云南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效益不高等情况。由于县乡管辖范围就是农村地区发展的基本边界,主要职能是政府保证运转和提供农村公共服务。认为,县级和乡级政府作为农村公共服务的基层政府,在性质上是无差别的,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县乡来说明云南省县乡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偏好,并针对供给偏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县乡政府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6.
分税制改革、地方政府干预与金融发展效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尹希果  陈刚  潘杨 《财经研究》2006,32(10):92-101
文章对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在改变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收支格局的同时,是否使地方政府施加于金融部门的行为方式也趋于变化作了系统考察。研究显示,正是由于分税制改革切断了财政收入与支出的联系,使得地方政府面临着沉重的财政负担,从而导致了其普遍加强了对金融信贷行为的干预,不利于金融部门发挥其价值发现与企业监管的职能,进而也必然导致金融信贷资金配置的低效率。计量分析结果也有力地支持了上述观点,其政策含义是将财政体制、金融体制和政府体制改革纳入同一个框架中将有利于减少制度转型过程中的“摩擦成本”。  相似文献   

7.
建立和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增强县级政府特别是困难县政府的财政支付能力,对于增强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县级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基层社会和谐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和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应该按照分清主体、强化责任、奖补结合、分步实施、健全机制、长效保障的原则,合理界定县级政府的事权与财力,明确县级财政自身保障能力,同时明确中央和省级的县级财力保障责任,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设计转移支付体系,建立健全县级财力保障的激励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来,财力上浮而事权下沉,财力与事权的不匹配使得现县乡财政困难进一步加剧。如何建立和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状况,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农村税费改革的目标是不断减轻农民的税费负担,并为取消农业税作铺垫。一是税费种类趋简,从合并税种到取消部分税费种类,并不只是减少税费种类的量,其实质还在于减少税费额的量。二是税费总额趋少,逐步减少包括农业税在内的各种税费的数额,是政府在这几年农村改革中越来越清晰的思路。取消农业税之后,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大平台,调动更多方面的积极性帮助农民增收致富、认真把握好“一事一议”的民主实施、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是进一步要做好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9.
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是实现县域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县域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方面对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有更多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现实的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供给严重不足。为此,从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供给与需求出发,探析两者能力的差距及其影响因素,寻求提升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策略,最终实现县域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10.
税源偏离使得资源地财政收入减少,进而对资源地经济、生态环境发展产生不良约束。本文着重考察了税制和政策"双重扭曲"下的矿产资源地税收偏离问题,对其机理进行理论阐释。在现行非再生能源资源企业的税制结构中,由于环境税制的缺失,在实践中表现为一般税费过高,特殊税费过低的畸形税制结构,产生税制结构扭曲下的税收偏离。政府垄断对税收偏离的"倒U型"规律,使得矿产资源地利润转移有一个"型"波动趋势。因而,打破政府垄断惯性,逐渐提高市场化水平,改进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是必要的解决策略。从长远来看,解决"双重扭曲"下的税收偏离问题需要从绿色税制改革、绿色财政体制改革、矿产资源价格体制改革、矿产资源产权改革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基于随机抽样的来自中国6省116个村庄2000年和2004年农民负担的变化,本文重点考察了农村税费体制改革前后村庄公共融资机制的变化及农民组织发育对完善村庄公共融资机制的影响和作用。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民政策外负担影响甚微,一些地区政策外负担不减反升。村庄组织因其良好的内部信任和资源动员能力,在公共融资中表现出对村委会积极的补充作用,有助于降低政策外负担;而税费改革则凸显了政策外负担薄弱的合法性基础,加上粮食征购制度取消后征税难度和成本都大幅上升,农民对税费的抵制强度也构成了对政策外负担的重要制约因素。建立村庄新型融资体制需要充分考虑农村除"两委"外的其他社会力量的作用和村民对公共融资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公共品融资是中国农村财务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税费制度改革之后,随着村提留和各种收费的废除,尤其是免征农业税后,农村公共管理可用资金明显减少,因而在废除这种制度后建立起一种新的、有效的农村公共品融资制度已成为公共财政建设的重点内容,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focuses in particular on the 1992 tax reform in Norway. In this reform the top marginal tax rates were cut considerably. We find that the impact on overall labor supply is rather modest, but these modest changes shadow for stronger sectoral changes. The tax reform stimulated the women to shift their labor from the public to the private sector and to work longer hours. A calculation of mean compensated variation, calculat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a random utility model, shows that the richest households benefited far more from the 1992 tax reform than did the poorest households.  相似文献   

14.
戴毅 《经济经纬》2004,(4):114-116
税费改革是当前减轻农民负担的重要举措,而建立规范的乡镇财政体制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过重的重要举策。长期以来,乡镇政府事权与财权严重不对称是导致农民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为此必须深化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正确界定政府的职能范围,完善乡镇公共财政收入体系,建立规范的上级财政对乡镇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5.
城乡税制统一:基于公共财政的分析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乡分割的二元税制加重了农民负担,降低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有悖于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政府存在着职能缺位,这些都不利于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当前统一城乡税制面临着财政资金压力、税收征管能力、二元经济结构等方面因素的限制。统一城乡税制需要逐步完善城乡税收体系、加大政府对农村公共品投入以及深化基层人事制度改革和促进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业税的取消,作为农村公共物品主要供给者的乡(镇)、村两级组织的收入大大减少,极大地影响了公共物品供给,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社会福祉的提高,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大瓶颈。文章认为,在新形势下,应充分认识到农村合作组织对缓解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问题的重要作用,及时调整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思路,通过配套政策支持,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组织,提高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能力,以适应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tax reform, i.e., using the proceeds of a higher energy tax rate to lower the labour tax rate, on wage formation, employment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are analysed in the context of a small open economy with structural unemployment caused by hiring costs. We find that such a reform may boost employment if it shifts the tax burden away from workers towards those without employment in the formal sector. Environmental tax reform succeeds in shifting the tax burden away from workers in the formal sector if higher energy taxes reduce earnings in the informal sector by reducing labour productivity.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effects of tax reform that shifts tax burden from labor to consumption. In this context, I also deal with the issue of progressivity. Even though this kind of tax policy change has recently gained popularity, its positive effects are debatable while the offsetting effect of a consumption tax on labor supply makes the net output change rather ambiguous. I examine these effects using a dynamic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with heterogeneous agents. The model is calibrated to fit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nnish economy. In addition to output and employment effects, I study the tax reform's effect on income and wealth distribution. First, I find that eliminating progressivity in labor taxation increases output via increase in capital accumulation that comes, however, in expense of slightly more inequality. Then, tax reform that replaces progressive labor taxes with a flat-rate consumption tax leads to a significant rise in capital accumulation, a negligible change in labor supply and gross labor income distribution, but a relatively considerable increase in wealth concentration.  相似文献   

19.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将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分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以及农村税费改革以后三个阶段,并系统考察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的演化历程。随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持续完善,供给水平得到改善。为解决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问题,需要设计合理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重点是理顺政府与农村之间的财权与事权关系,建立符合中国农村实际的公共品供给制度。  相似文献   

20.
We exploit the exogenous change in marginal tax rates created by the Russian flat tax reform of 2001 to identify the effect of taxes on the labour supply of men and women. We apply a weighted difference‐in‐difference regression approach and instrumental variables to estimate labour supply functions using a panel dataset. The mean regress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ax reform led to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hours of work for men but had no effect on work hours for women. However, we find a positive response to tax changes in both tails of the female work hour distribution. We also find that the reform increased the probability of finding a job among both men and women. Despite significant variation in individual responses, the aggregate labour supply elasticities are trivial. This suggests that reform‐induced changes in labour supply are an unlikely explanation for the amplified personal income tax revenues that followed the refor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