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管制利率到利率市场化的转变是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利率变动频繁,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机构竞争加剧,客户融资渠道多样化。这些变化都将使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货币政策的制订和执行面临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一)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问题。从国际利率市场化初期看,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金融机构生存竞争是一次严重考验,金融机构的市场占有份额将会有一个重新定位过程,美国在利率市场化头几年,关门倒闭的中小金融机构达到数百家,从最近央行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中小金融机构资产质量还赶不上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这种规模小、不良资产占比重的中小型金融机构所受利率市场化的强烈冲击是不言而喻的。利率市场化初期金融部门应切实防范金融风险,设置金融防范预警线,以便金融市场能承受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金融机构的经营既存在机遇又面临各种挑战.本文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农村普惠金融的影响,提出了金融机构在应对利率市场化的风险与机遇中如何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国正规金融市场与民间金融市场基本处于"双轨制"的状况。我国的利率管制从资金总量与结构性融资上降低了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满足社会融资需求的能力,这促进了民间金融的兴起。而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正规金融机构满足社会融资需求的能力将日益增强,民间金融的市场供需规模将被压缩,但这并不意味着民间金融会消亡,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加深,民间金融相对于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的独特优势将被凸显出来,正规金融市场利率与民间金融市场利率将趋于统一,我国正规金融市场与民间金融市场的"双轨制"将被打破,民间金融市场作为正规金融市场的补充其市场定位将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逐步放开,利率市场化已是我国金融改革的必然趋势,必将使金融同业竞争更加激烈,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加大,利差收窄,加之利率利率管理人才的缺乏,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无疑将会受到较大的冲击。商业银行如何转变经营管理策略,适应利率市场化需要,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强调,本届政府要推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涉及经济运行诸多方面的金融改革包括利率市场化改革无疑是其中重要一项。2013年7月20日起,央行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七折下限。自此,我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全面放开,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再下一城。改革意在深远简而言之,利率市场化就是将借贷利率的决定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  相似文献   

7.
宋方 《中国金融》2007,(9):53-56
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是利率市场化的核心和关键。外币存贷款在我国银行金融机构的存贷款中占比较低,因此,我国利率市场化真正的核心和关键在于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随着我国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和金融深化,作为利率制度改革中分量最重的部分,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的进一步市场化必然会被逐步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8.
利率市场化是指由金融机构依据自身的资金供求情况、头寸状况、盈利及风险等因素自行调节、控制利率,并使其成为引导资金配置的基本指标。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因此,人民银行将在利率市场化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利率市场化改革将加快  相似文献   

9.
利率市场化是全面金融改革中重要而关键的一步。本文总结了近期利率政策重大变化和利率市场化进程,并从均衡博弈的视角分析了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在不断加速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采用不同策略的原因和互联网金融创新对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影响。最后,本文给出了应对不断加速的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外币利率市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一直在逐步探索中:1996年国债开始尝 市场发行,部分国发行利率实行市场招标,同年6月,同业拆借利率放开,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供求状况自主决定;1998年,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的发行实行利率招标;1998年10月和1999年9月,央行两次扩大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1999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放开外资银行人民币贷款利率,同年10月以进一步放开对保险公司5年以上、3000万元以上存款的利率;随后,对股票质押融资及其利率确定也在原则上放松了管制。从2000年9月21日起,放开外币货款利率,由金融机构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动情况以及资金成本、风险差异等因素,自行确定各种外币贷款利率及其计结息方式。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直辖市确定。300万美元以上或等值其他外币的大额外币存款,其利率水平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调确定,这一改革措施的出台,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的历史性一步,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深化的重要内容,在市场经济中,作为资本的价格,利率通过对资本的配置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市场形成利率的机制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在产品市场价格理顺后,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是我国经济市场化的必然选择。从金融深化的重要步骤,也是我国金融业应对WTO的重要内容。那么,作为外币利率市场化的主要参与者--商业银行,净如何面对这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给地方性金融机构带来了系列的压力和影响,但同时也助推地方性金融机构提升综合实力。为了进一步适应由利率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影响,加快自身结构调整的步伐,地方性金融机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完善利率定价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改善金融服务水平,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提速:2012年6月和7月,央行调整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和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下限;2013年7月,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再进一步。随着大额存单发行进入倒计时,存款利率上限有望进一步放开,利率市场化全面实现的步伐渐行渐近。利率市场化的危与机为应对利率市场化、资本约束、金融脱媒等因素影响,商业银行逐步将零售业务作为转型发展的重点。然  相似文献   

13.
利率市场化程度越高,金融理财机构就越要依靠产品和服务创新来赢得客户,投资理财者的选择就会越多,这对我们是个福音央行7月19日决定,7月20日起全面放开对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管制。之前央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有0.7倍的下限规定。此消息被市场普遍解读为中国在金融市场化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关键一步。本期封面报道《利率松绑》,将就此改革事件对投资理财可能产生的  相似文献   

14.
正利率市场化改革旨在提高资金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利率市场化的时代,必然是推动中国金融机构市场化竞争的时代,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结  相似文献   

15.
按照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方向,逐步建立以市场为主导、充分竞争的金融环境,提升金融机构的良性发展,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成为我国重要的风向标。2014年周小川曾表示利率市场化在1到2年内有望完成,按照"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后短期,先大额后小额"的原则,2012年开始对存款利率制定1.1的浮动标准,2015年央行已宣布了3次降息,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1.2倍调整为1.3倍,再调整到1.5倍。  相似文献   

16.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差快速收窄,经营利润受到较大幅度的挤压,尤其人均业务规模较小且长期依赖高利差政策红利生存的县域中小金融机构将面临严峻考验。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县域中小金融机构应及时转型创新,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财务战略,从而在激烈的金融同业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金融会计》2013,(12):14-18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深化金融改革和完善宏观调控的核心内容,也是完善金融机构自主经营机制、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必备条件。2013年7月20日央行宣布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标志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重要一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未来商业银行财务状况将面临更多挑战,转型发展任重道远。本文以黑龙江省某城市商业银行为例开展实证分析,系统探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财务状况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加快商业银行财务转型发展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准,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已是大势所趋。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成为今后金融改革的重要目标。本文从我国利率体制改革的现状人手,对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利率市场化是当前金融体制改革的热点。近年来我国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部分地区在改革推行过程中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实施,不但使利率市场化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造成一些负面影响。笔者现就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一味上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从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中小金融机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探索中小金融机构此背景进程下如何规避风险、创新业务,运用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创新、金融风险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提高自身竞争力,更好地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