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吴靖烨 《时代金融》2013,(18):184-185
本文就中国城市化客观进程中的法律不完备性,分析在农地转为非农用地中产生的地方政府寻租行为,研究得出寻租不仅侵害农民权益,更给社会造成巨大福利损失。本文尝试以法经济学的犯罪预期模型作为理论支点,论证了改革农地征用制度以使农地征用中政府官员的寻租行为减少至社会最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当前,农村集体土地被征收的现象日趋严重,在农地征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不断凸显,如何规范农地征收过程中的不合理行为,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在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我国在农村土地征用的目的、补偿、程序、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制度性缺陷。我国在征用农地过程中的政府规制制度选择,可从健全农村土地登记制度、提高补偿标准并完善补偿项目、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农地征用程序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在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基础上,农地法律制度的完善应当从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推动我国农地保护的法制建设两个方面着手.在法制改革的过程中,农民土地利益和程序利益的分配、政府行政手段的运用,应是社会关注的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镇化步入快车道,农地征用补偿核算已经成为部分地区村级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而当前农地征用普遍存在征用程序不规范、征用标准过低等问题,农地征用补偿款的管理上也存在落实到户不规范、核算监督不健全等问题。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改革现行农地征用制度,农地征用补偿的核算管理也需要同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进程的加快,农用土地转变为非农建设用地(即农地非农化或农地转非)。的数量和规模急剧增大,由此引发了诸如征地制度、征地收益、补偿标准、失地农民等一系列问题,直接关系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农地非农化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焦点问题。现将近年来有关农地非农化问题的讨论做一综述,以飨读者。
  我国农地征用的现状是:(1)土地征用面积呈快速增长趋势。从“九五”计划开始,我国土地征用速度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特别是“十五”计划期间,由于我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各种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大力发展,城市交通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等原因,造成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被占用。在1991--2005年被征用的土地中,有57.37%的土地是在200L-2005年被征用的。今后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地被征用面积的扩大仍然具有呈刚性增长的趋势。(2)城镇和工矿建设用地主要是粮食作物用地。我国东、中、西部的土地被征用前91.34%的土地用于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其中,东部地区征用的粮食用地占征地总面积的62.08%,中部地区占62.71%,西部地区占56.6%。从征地用途来看,这些土地被征用后,修路占29.11%,建工厂占28.49%,城市建房占24.16%,建科技园区占8.64%,其他占9.6%。  相似文献   

6.
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和国有土地市场的建设,使土地进入市场成为现实。但是目前可以上市流转的只有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是否能进入市场流转以及如何流转,在流转中如何保护农民利益等,一直还在实践中探索。有专家认为,从解放农村生产力的角度评价,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意义,直比土改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可以称作我国农村的第三次革  相似文献   

7.
促进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是现时代农地制度改革的核心目标,深入分析农地流转过程中的情境差异以及农民视角的流转绩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河南、湖南两省的调查研究发现,农民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所在区域特征将影响其流转意愿及利益考虑,不同情境下的农民利益诉求是科学制定农地改革政策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构成农地流转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维度.农民角度的流转绩效评价应同时考虑流入与流出双方的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8.
刘登 《投资与合作》2014,(3):333-333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需求量不断增加,随之而来征收、征用农村集体土地做为建设用地。必然牵扯到集体土地上的农村宅基地及其附属物的拆迁补偿。因征地拆迁引发的社会问题迅速增长,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实利益和地方的安定团结。是当前热点的社会问题。征地拆迁引发的利益矛盾很容易引起农民不满情绪,政府行为公信力也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农地流转在扩大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农地流转中政府过渡干预、中介组织匮乏、农地流转价格低、利益分配不均、以及公平与效率关系处理失衡等原因,导致了农民的政治权益、经济权益、生存发展权益和社会权益受到损害.为此,要完善农地流转程序,明确产权,培育农民的维权组织、发展土地市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此来促进农地流转中公平与效率的平衡,切实保护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10.
集体土地征用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征用是我国现行经济管理体制下,为了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将集体农用土地强制转变为国有土地,并对失地农民进行适当经济补偿和安置的行为。当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存在诸如征地范围过宽、征地补偿标准过低、征地补偿费的分配和使用管理不规范、征地补偿方式单一等问题,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维护农民利益和稳定农村社会秩序,完善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用立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征地制度,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待解决问题主要有:农地所有权归属不清、不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非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交易、收益分配不完善、入市交易违背农民意愿等。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应加大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法制建设,落实确权工作,建立交易市场,强化规划监管,完善定价机制和收益分配机制,健全农村集体组织治理。  相似文献   

12.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待解决问题主要有:农地所有权归属不清、不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非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交易、收益分配不完善、入市交易违背农民意愿等。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应加大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法制建设,落实确权工作,建立交易市场,强化规划监管,完善定价机制和收益分配机制,健全农村集体组织治理。  相似文献   

13.
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也是农民最可靠的社会保障。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归根结底是土地问题。土地也是农业税的一个关键构成要素。农村费改税,化简了农村名目繁多税费,还给了农民一个明白税制,有利于从根本上减轻农民的负担,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农地制度的完善和改革。同时,农地制度改革为农村税费改革提出新课题,将进一步拓宽农业税收的征管领域。  相似文献   

14.
农村土地征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付祥国 《河北金融》2010,(12):30-31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量增大,失地农民数量攀升,由此引发的各类社会矛盾和问题日渐突出。尽管近年来一系列土地涉征法规的相继出台在国家、集体、农民及私人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物权等方面明确了受平等保护的法治理念,同时也为有效保护被征占承包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是调查显示:受诸多因素影响,失地农民难以利用涉征系列法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滋生了乡村基层组织在土地征用过程中的潜规则行为。本文作者根据组织人员深入县辖区涉征村开展农民问卷调查实际,详细分析论证了滋生基层组织土地征用过程中存在的侵权农民利益的潜规则行为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上海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双重推动下,对农民土地的征用不断增加,由此产生的被征地农民群体数量逐年扩大,如何安置失去土地的农民,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利益,是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上海在经历了从"谁征地,谁吸老"、"谁用地,谁负责安置"到从制度层面上确立"落实社会保障与土地处置、户籍转性整体联动"的安置原则,出台小城镇社会保险制度,对于保障征地农民权益,加快推进上海城市化进程意义重大,但是也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矛盾,同时随着《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实施,"综保"、"镇保"向城保并轨,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亟需调整,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为提升上海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平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当前城市化发展速度飞快,因此解决城市建设、工业用地紧张与保障农户利益及国家土地政策的矛盾成为了国家经济研究重点。同时,市场经济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农村的土地用益物权排他性增强、资产性凸显。土地用益物权作为农民的资产,其市场化趋势受到了学界关注。由于产权制度和社会演进的特点密切相关,因此目前已没有可以在所有地区都普遍适用的农地产权制度,并且随着土地开发利用的不断深化,未来的土地制度会如何演化也很难被预料,因此我国各个城市应当结合地方经济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合理有效的农地产权制度。在苏南地区,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呈现出土地规划混乱、产权不明晰、市场不健全、无法可依的现状,快速的经济发展迫切要求改变传统的用地制度,也为解决农村土地经济效益释放不全等问题带来了新的机遇。从理论上分析论证两者的关系和结合方式,是对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理论的补充和发展,也是促进我国进一步城市化的有益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规模不断扩大,流转方式也开始呈现多元化,而农地经营权信托正是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一种创新方式。农地经营权信托的主要特点在于作为专业金融机构的信托公司直接进入流转领域,通过设计并发行信托计划的方式使农地经营权成为一种特殊的金融产品,从而使农地经营权真正成为农民可以携带的财富;同时信托机制还能够促进农地经营权流转与规模经营、保护农户利益并提高农户收入以及对农村金融发挥补充作用。但是农地经营权信托作为信托公司的一项业务领域,本身也具有一些特殊的法律与经济风险,只有多措并举,加强相关的风险管理与控制,才能够使农地经营权信托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在农地经营权流转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增长,不断完善的产权制度是制度创新的关键。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制是土地制度创新,农民有了自主的经营权,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增长,使广大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但产权的残缺不利于农地市场化经营,不能形成规模经济,阻碍了广大农村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步伐。进一步的农地制度创新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农地产权制度,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制度创新,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9.
土地银行:促进农地流转效率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银行"是促进农村承包土地流转效率的一项制度创新,一方面可以解决农地闲置问题,提高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可以让现代农业企业集中土地,实施机械化规模耕种。然而,"土地银行"的可持续性发展离不开邻域制度的支持,需要建立一个公允的土地评估体系,放宽法律条文对农地抵押的限制,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如此方能使其服务"三农"的功效得以发挥。  相似文献   

20.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归根结蒂就是土地问题,制度性因素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又是关键中的关键。学界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现有的研究对我国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变迁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主要从流转制度本身出发,对农地流转的制度绩效研究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