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程磊磊 《成功之路》2012,(11):40-40
我们都一直在拼命地追求幸福,可是幸福是什么?如何得到幸福?成为放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前段时间,我有幸得到了一本由当代中国出版社编译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泰勒·本一沙哈尔著的《幸福的方法》,让我对幸福有了更大的期许和实践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海岩 《乡镇论坛》2010,(27):1-1
人活着,就是为了追求幸福。可是幸福到底是什么?却似乎谁也说不清楚或者谁都说得清楚。 被病痛折磨的人说.健康就是幸福;为情所困的人说,有情人终成眷属就是幸福:渴望成功的人说,事业有成才是幸福。当然.还有更多的人认为拥有金钱就是幸福。  相似文献   

3.
幸福方程式     
墨少 《中外企业文化》2011,(7):I0006-I0012
“追求幸福是人类不可让渡的权利”,杰弗逊的这句话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名言。不同年代、不同阶层的人都为幸福而终其一生。在物质文明不断充裕的今天,也许幸福并未如期而至,心灵的浮躁和不安全感时时叩起幸福真谛的寻索。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拉格洛夫说“幸福是对责任自觉的承担”,如果一个人能够自觉自愿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并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那就是最大的幸福所在。身为社会不同角色的人们.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寻找、定位和求解一个幸福的方程式。  相似文献   

4.
佚名 《经营者》2006,(22):71-71
近日。幸福指数被引入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将“普通人的幸福感”纳入地方发展目标,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众所周知,尽管天下没有相同的人。但每个人的终极目的是一样的,即毫无例外地追求幸福。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一个美好的社会应当“使最大多数的人获得最大程度的幸福。”从这个角度看,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人”的幸福感受,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具体体现。但是,当前公布幸福指数的做法、将幸福指数纳入政绩衡量指标体系。存在一些弊端。需要小心堤防。  相似文献   

5.
在2000年、2006年和2010年,分别对中国城乡总人口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其中觉得自己非常幸福的人,从193%增加到238%;如果加上觉得比较幸福的人,那么总体上觉得自己幸福的人略有减少,从848%下降到830%。相应地,觉得自己不太幸福与很不幸福的人,则从2000年的15.2%上升到2010年的170%。  相似文献   

6.
追求幸福是人的本性,追求幸福是人类生活的终极目标。本文从幸福内涵入手,探讨了提升幸福指数对于妇女发展的重要意义。由于女性是社会发展的参与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如何提升幸福指数,并以此为核心推动妇女发展成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7.
幸福心理学是研究幸福心理的一门学问.幸福心理是由多种心理因素相互联系的.它包含了幸福的感情、需要、认知和行为等诸多因素。幸福.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具有多层次和多因素性。有的人认为幸福来自于我行我素、悠闲无争;有的人则认为幸福就是创造价值、为他人为社会作出贡献;也有人认为实现自己的目标是莫大的幸福等等。因此.幸福首先是一种个人的感情,可称之为幸福感。  相似文献   

8.
全圣姬 《秘书》2011,(3):30-30
当了这么久秘书,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其中一条便是,善于把握时机的人和不善于把握时机的人,差别是很大的。比如说,当大家在吃好东西时,有的人准会出现,有的人却总不在场。递交报告书也是如此。有的人总是在CEO心气儿不顺的时候交报告,有的人则总是在CEO心情好的时候出现。同一件事,在不同的时机发生,结果会截然不同。而抓住“时机”,有时会让人觉得像是“撞大运”,实在没个准儿。  相似文献   

9.
米江霞 《价值工程》2011,30(5):317-317
人生的最高目的就是追求幸福达到至善,而最大的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灵魂实现活动",强调人之为人的独特意义———德性的实现人自身。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合乎人之本质的德育理念——以人为本,以激发人的本质要求为目的,促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达到人生价值的实现和内在的和谐。  相似文献   

10.
谁不愿幸福?谁不追求幸福? 然而,能不能得到幸福,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有没有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它是一种向往和努力方向,是一种精神感受和自我认可的心态.  相似文献   

11.
戏台戏联     
对联是中国的“国粹”,简简单单的两行文字,长短相宜,平仄协调,极尽中国语言文字艺术之妙谛。欣赏对联.趣味无穷.名胜联文气沛然,让人心胸开阔;格言联寓意深远,让人思之得益;谐趣联幽默俏皮,让人捧腹开怀。常看对联,觉得有一种对联雅俗共赏,既有可观性,又蕴藏着人生的况味,那就是戏台联。这种对联张贴于舞台的两边,有的紧扣舞台演出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与幸福牵手     
什么是幸福?自古至今人们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解释。在《牵手幸福》一书中,作者给出了明确答案:只要人们保持平常的心态,乐观处世,积极进取,就能找到幸福。患病的人,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觉得幸福;口渴的人,有一杯水喝就觉得幸福:饥饿的人,有一碗饭吃就觉得幸福:夜行的人。有一线光亮就觉得幸福:寒冷的人,有一盆火烤就觉得幸福;炎热的人,有一缕凉风就觉得幸福。云在青天水在瓶,其实,我们一直在与幸福相伴。  相似文献   

13.
对于创造力这一概念.我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有关它的说法很多。其中,有的是正确的.而有的是错误的。让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4.
关于幸福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自己觉得幸福。也许这只是一句人人皆知的落后了的大白话,而我却知道,有不少人,甚至很多人并非为了自己的感觉,而是为了他人的观瞻而建设自己的人生与生活。因而窥察别人的生活与家庭,便成了我们生活的另一部分。我们的生活好像就是以这两个部分组成的:一是生活给人看;二是看别人生活。我们同情别人生活不幸而自觉着幸福,我们评价着别人的是非长短而深觉自己又高尚又美好。于是,我们也无法不提高了警惕地想到,人家将对我  相似文献   

15.
关于幸福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自己觉得幸福。也许这是一句人人皆知的大白话,而我却知道,有不少人,甚至很多人并非为了自己的感觉,而是为了他人的观瞻而建设自己的人生与生活。因而窥察别人的生活与家庭,便成了我们生活的另一部分。我们的生活好像就是以这两个部分组成的:一是生活给人看;二是看别人的生活。我们同情别人生活不幸而自觉着幸福,我们评价着别人的是非长短而深觉自己又高尚又美好。  相似文献   

16.
从西方哲学中幸福追寻的历史与追求幸福成为公认的人生且的出发,讨论了幸福的涵义,追求幸福的途径,最后探讨了幸福的标准以及与价值哲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从西方哲学中幸福追寻的历史与追求幸福成为公认的人生且的出发,讨论了幸福的涵义,追求幸福的途径,最后探讨了幸福的标准以及与价值哲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关于幸福     
人们都在讨论“幸福”,是因为人们觉得不幸福,觉得不舒服。工作太忙太累,能给自己的时间太少,人很疲倦;收入赶不上通货膨胀,更别说高企的房价,生活失望;发现有钱的人太有钱,没钱的人又太没钱,经济在发展,有了效率忘了公平,生活迷茫。人们觉得不舒服,真的不舒服,却又不知道怎么才能让自己舒服一些。  相似文献   

19.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却总觉得自己越来越贫穷。而这本书里展示的经历.给我们“文明人”极大的震撼.甚至难以相信!沙漠中的“真人部落”.他们什么都没有.衣不蔽体,甚至不需要文字和语言.他们纯天然地活在天地之中.只有清风.沙海穿过心灵。他们却觉得富足而幸福。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有的温和稳重,以理性分析见长;有的有胆有识,敢于承担风险;有的铿锵有力,不怒自威。但总的来说,他们都有很高的管理素质,能将自己的特色转化为资本,能面对不确定的市场作出果敢的决策……他们就是凭借这些过人的能力和智慧树立起管理者的威信。 威信是管理者从内在思想表现出来的外在形象,它能散发出一种自然魅力,是一种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被影响的力量.所以说威信决定影响力。自保险市场开放以来,保险市场竞争主体不断增多,各家保险公司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有的保险公司处于成熟上升时期,需要管理者强势硬朗.从专业和制度的角度去树立威信,有的保险公司处于初步发展时期,需要管理者敏感果断,从文化和人性的角度去打造成信。 本期智库,我们采访了三位保险公司的管理者,看看他们是如何根据公司的发展情况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式,他们有怎样的智慧使员工心服口服,从而使员工全心全意地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