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敖鲁古雅作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重点建设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按照乡村振兴总要求,在产业、生态、乡风、治理、生活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面临着产业发展不规范、生态环境脆弱、民族文化消失、治理能力薄弱、民生保障力度低等困难。通过对敖鲁古雅乡的田野调查,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发展绿色旅游、注重环境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加强党政工作、坚持改善民生等对策,以期探索乡村振兴下特色村寨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纳桃村具有典型的布依族特色村落文化,文化底蕴深厚。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纳桃村蕴藏的较为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是可以与乡村文化振兴和康养旅游开发密切结合的优质资源。建立村寨文化生态保护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是纳桃村落文化传承发展的有效路径,对于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村寨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特色小镇建设是新时代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衔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其发展模式备受关注。文章以正在创建的云南省一流特色小镇"施甸摆榔金布朗风情小镇"为例,在充分挖掘、总结施甸布朗族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研究区文化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为推动民族地区文化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实践指导。[方法]通过田野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对施甸布朗族文化资源及其传承与保护现状进行调查,挖掘、整理和总结施甸布朗族传统民族文化资源的类型与特点以及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中出现的问题。[结果](1)施甸布朗族拥有祭祀、婚嫁、民间故事传说、原生态歌舞、传统服饰及生产生活习俗等六大类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且每一大类民族文化资源均有其独特的表现特征;(2)施甸布朗族文化在发展与传承中面临文化元素弱化、失传、异质化、散失以及文化传承人处于文化传承与维持生计的两难境地等5个方面的问题;(3)基于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禀赋条件,根据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中面临的问题,提出施甸布朗族文化乡村旅游"五个一"整合开发模式。[结论]少数民族地区依托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是推进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协同发展的较好模式之一,也是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王莉 《农业经济》2023,(8):139-141
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国内的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村寨区域,民族文化产业就是对其增加经济增长、缩减地方差距、大幅度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少数民族村寨文化的实体建设已经成为了西部地区旅游文化发展的重要趋势。但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发展重心转向了市场经济,让很多国外文化和国内文化不断相交融汇,导致国外市场的文化对国内少数民族文化产生了不小的冲击,让村寨产生了人为的受损和变化。基于对当下村寨文化实体建设中的问题与现象,应配合国家相关政策,大力宣传我国村寨文化的精神和内涵,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建设,解决民族发展所面临的危机,形成社会主义建设下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少数民族世代聚居、长期发展的智慧结晶。立足湖南少数民族地区,梳理其保护和发展的措施及成效,思考当下面临的困境及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6.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产品丰富,为了更好地将好的农产品销售推广出去,可以通过塑造农产品形象的方法达到目的。品牌形象塑造要结合西南少数民族文化进行设计,这样既有利于增加农产品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又有利于促进西南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基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产品形象研究动态,分析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产品品牌形象塑造的意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产品品牌形象塑造路径。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要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及民族文化所蕴藏的巨大潜能有清醒而充分的认识。增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意识,进一步加强对民族文化所蕴藏的巨大力量和丰富的物质精神财富资源的挖掘、保护、传承、弘扬,进一步加大对民族文化所蕴藏的巨大力量和丰富的物质、精神财富的开发力度,让民族文化得以延续、乡愁得以保留,丰富中国的文化底蕴,让民族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绽放光彩,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8.
作为苗族聚集地之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有众多苗族村寨分布。少数民族村寨是诸多传统农业文化遗产的空间载体,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特定的人地互动关系,其空间的选址、生产主体以及主体的信仰空间之间有着隐性的内在逻辑关系。从当下社会发展需要迫切解决的乡村振兴问题来看,对于民族传统村寨的文化保护,需要对其传统的演化路径展开研究,特别是需要对少数民族传统村寨如何产生,以及传统村寨作为整体如何进行自我生产的路径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9.
周竞红 《水利经济》2004,22(4):22-24
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大型水电工程项目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会产生多方面的正效应,拉动项目实施区经济的发展,促进少数民族文化重构,是完善转型期社会不同利益协调机制的良好契机。同时,大型水电工程开发也给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风险:环境地质变化风险、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发展的风险、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卫生风险。因此,提出西部民族地区开发大型水电工程的相应对策建议:建立良性利益协调机制,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作用,设置与开发区社会经济生活相适应的培训机构,强化项目实施区的公共卫生管理,降低公共卫生风险,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目标,协调好少数民族发展和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产业融合是现今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产业融合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其价值的深度发掘。景宁是我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和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县内自然村落民间文化悠远,是畲族宝贵的财富。从产业融合视角出发,构建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融合发展模型,提出融合发展路径,不仅有助于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挖掘与保护,而且为我国其他少数民族集聚区域更好地抢救、保护和发展传统非遗文化提供借鉴与启示。[方法]运用文献梳理、实地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景宁县的主要少数民族自然村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类型与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景宁县少数民族农村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存在习俗、民歌、服饰濒临消失、古老建筑、仪式举办场所濒临泯灭、医术、药物、偏方面临失传和特色工艺缺乏传承艺人等问题。[结论]景宁县少数民族农村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可选择渗透型融合、重组型融合和延伸型融合3种有效路径,在建立产业协调机制、开展非遗资源普查、培育非遗文化载体阵地和拓展旅游开发新手段、新途径等方面下功夫,更好促进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黔江区F村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近年来,F村不断挖掘文化资源和升级改造,以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发展势头强劲。总结提炼F村的主要做法,以期为特色村寨文化振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张婷 《农业经济》2020,(5):46-47
文化创意类特色小镇是建设特色小镇的重要模式,是当前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抓手,是乡村振兴的有力途径,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本文首先阐述特色小镇内涵,并结合特色小镇的基本现状,分析了特色小镇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文化创意产业规划、加强特色文化传承和保护,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科技创新,促进文化创意人才集聚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思路对策。  相似文献   

13.
吉林阿拉底朝鲜族村是以朝鲜族原生文化形态为主的少数民族文化村,研究发现少数民族文化在与现代旅游经济的交流与碰撞中出现了空心化、伪民族化以及原真性丧失等诸多问题,而厘清政府、企业、居民以及旅游者等利益相关者在文化传承中的角色地位与权责是破解困境的先决条件。研究结果表明:(1)作为文化决定者的政府应引导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的选择,落实政府职责和拟定相关政策;(2)作为文化呈现者的企业在经营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活动时应有序运营与开发;(3)作为文化所有者的少数民族居民应拥有文化传承的话语权和诠释权,以及责任意识;(4)作为文化接收者与传播者的旅游者应包容与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民间文化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随着传统文化逐渐向现代文化变迁,传统文化传播方式也受到新兴网络技术等多方面冲击,导致民间传统文化日渐消亡。此外,政治因素、社会因素等诸多因素都会对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产生一定阻碍影响,其后果是削弱农民文化认同感及民族归属感,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民族凝聚力。因此,本文对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加强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及传承提出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5.
高达 《山西农经》2021,(6):84-86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但是在易地搬迁后的善后治理工作依旧任重道远。青海省民族众多,在经过易地扶贫搬迁之后如何保护传统文化,如何通过特色传统文化带动易地搬迁村经济发展等是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立足保护与开发两个维度,列举出青海少数民族易地搬迁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指标,以期为今后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文化传承与保护涉及多方面内容,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河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随着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该区域乡村文化体系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保护与传承欠发达地区文化在推进河南文化发展中至关重要。以鹤壁市浚县为研究区域,运用层次分析(AHP)及实地考察等方法,从文化保护和环境保护两个层面对浚县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进行深入探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提出创新文化传承模式、建立健全保护机制、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开设文化技艺学堂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新发展格局下,伊宁市民族文化古迹的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对于促进旅游业发展、提升地方形象、增强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古迹保护和开发面临着资金、技术和人才短缺、原生态和商业化平衡、旅游承载能力不足、社区参与和共享收益难题以及文化传承和创新平衡等内生困境。政策法律供给对于伊宁市民族文化古迹的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地方形象、增强社会和谐稳定。为此,需要政策法律供给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山东省招远市坚持把"传统村落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尊重历史风貌,保护生态环境,挖掘村庄灵魂,传承乡土文化,打造出了一批具有浓郁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在传承保护古村落的同时,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向经营成果转化,进一步激发保护  相似文献   

19.
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文化迥异,在历史的长河当中不断发展和传承当中,给我国的文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主要讨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合理必要性,以及作为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困难和挑战,试图通过此研究,更好的解决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20.
博物馆作为文化机构对区域的文化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对文化传承的方式之一便是对博物馆文化资源进行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这一过程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还可以促进本馆的经济运营。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的宁夏博物馆,在地方文化建设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其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之一的文创产品则可以馆藏资源和展览资源为核心的文化资源、文化资源授权与合作维度进行文创产品开发,从而应对文旅融合驱动下博物馆发展新形势,促进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