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次贷危机金融“海啸”成为当前世界关注的焦点,被认为是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美国经济所遭遇的最严重的金融危机。通过分析次贷危机的由来及发展演变过程,揭示引发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并结合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MBS的现状,总结出美国危机对我国推行MBS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贸易保护主义悄然在世界范围内蔓延,自由的国际贸易体系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这种贸易保护主义是否会重蹈1929-1933年大萧条时期世界性贸易战的覆辙?通过对此次金融危机和1929-1933年大萧条时期的国际贸易保护进行比较研究,作者认为由于在危机爆发后可供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国际贸易的约束规则、国际生产体系、国际协调机制和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等方面与大萧条时期存在着不同,虽然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后有国际贸易保护的趋势,但由此引发1929-1933年大萧条那样的世界性贸易战的可能性较小。然而,国际经济界仍要防微杜渐,采取有利措施来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1929—1933年美国的经济大萧条和2008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为契机,总结了应对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我国防范和应对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发生过多次金融危机,主要有上世纪30年代美国的大萧条,1982--1983年的拉美债务危机、1990年代开始的日本经济衰退、1992--1993年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4--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以及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等几次设计范围较广,影响较大,以及现在正在经历的最为严重的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通过比较历次金融危机,借由金融危机的一般性特征,得出美国次贷危机表现出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5.
对眼下的全球金融危机应该有一个评估.格林斯潘说这场危机是百年一遇,我认为是史无前例.这更多涉及到这场危机的影响力和对危机背后制度认识的讨论.一是上次的1929~1933年大萧条花了五年时间,目前危机已经快两年了,但这个过程还没有结束;二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危机,不能简单用GDP,银行的倒闭数、失业率来比较,因为正是有了上次大萧条的教训,这场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才没有犯同样的错误.因此,暴露的问题好像没有上次危机那么严重,但是并不意味着这次危机的程度和危机的性质不严重.  相似文献   

6.
朱嘉明 《经济导刊》2009,(10):79-81
2008年9月15日,以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触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一年了。关于这场危机根源的标准解释似乎是:2006年春季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控制,时至2007年夏天,对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金融市场产生深刻的负面影响,以至于投资银行控制的高杠杆金融产品体系崩溃。在过去一年中,主流舆论将这场危机称之为是自上个世纪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  相似文献   

7.
2008年席卷全球的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考验.我们不仅仅要应对因美国金融危机造成的在美国直接投资的损失,更要应对因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经济衰退甚至全球经济大萧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因此,研究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时代经贸》2010,(3):7-7
美国等发达国家还有一段经济低迷期 经过一年的时间,世界经济已经停止了下滑的势头,各大经济体,比如美国、日本等,都已停止了衰退。事实上,这是一次比1929年更大的金融危机。由于各国及时采取了刺激经济的政策,避免了像1929年那样的经济大萧条,这是人类经济发展的一次进步。  相似文献   

9.
孙兆东 《资本市场》2008,(11):38-42
<正>他学术经验丰富;他在经济大萧条与通货紧缩方面堪称大师,被誉为"美国金融危机救市三剑客之一"。危机往往能造就传奇人物。一场起源于美国次级债问题的次贷危机仅仅一年多时间,就已经从次贷危机演变成美国金融危机、全球金  相似文献   

10.
《时代经贸》2010,(2):7-7
美国等发达国家还有一段经济低迷期 经过一年的时间,世界经济已经停止了下滑的势头,各大经济体,比如美国、日本等,都已停止了衰退。事实上,这是一次比1929年更大的金融危机。由于各国及时采取了刺激经济的政策,避免了像1929年那样的经济大萧条,这是人类经济发展的一次进步。  相似文献   

11.
2007年以来,美国房屋的销售量和房地产价格同时连续下滑,致使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在2008年8月份爆发,阴影所致,威胁全球.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这场发生在美国的次级贷款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全球,造成了其他国家相继卷入此次风波之中.然而,历史却是惊人的相似,至少在经济危机发生的原理上是近乎一致的.本文试图以史为鉴,以1929-1933年大萧条后各国的反应以及国际格局的演变趋势来分析此次次贷危机可能带来的国际格局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2.
美国经历过1929年的大萧条,日本经历过1989年的衰退,东南亚则经历过1997年的危机.若干年后,中国是否也将面临一个类似的灾难时刻?  相似文献   

13.
当美国多家金融机构纷纷垮台的时候,当一场百年罕见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面临大萧条的威胁,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这次席卷全球的危机中也受到了冲击和影响,文章通过对此次危机产生的原因、性质的分析,来探讨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它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大萧条是经济长波收缩期的谷底部分,大危机是谷底的震中。大萧条、大危机和经济长波收缩期是三个相互联系但具有不同内涵的概念,不应彼此混淆。本文以这样的分类为基础,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1837~1844年、1873~1895年和1929~1938年三次大萧条时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历次金融危机成因及对中国金融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29年经济危机至今,国际上不断发生大型金融危机。而始于2007年的美国金融危机使人们再次领略到危机形成过程的异常复杂性。每一次危机都有其独特的形成机制,并紧随着一场广泛的社会经济变革。美国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之际,中国恰逢经济周期回落。对中国而言,不仅需要推出一系列政策组合,防止危机向国内传染,同时更需要总结历次危机形成的原因和演化机制,深入推动金融体制改革,确保今后不发生中国式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以来全世界先后发生了1929—1933年金融危机、1997-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等三次具有代表性的金融危机。这三次国际金融危机既有相同点,也有许多不同之处,给予我们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7.
2007年以来,美国房屋的销售量和房地产价格同时连续下滑,致使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在2008年8月份爆发,阴影所致,威胁全球。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这场发生在美国的次级贷款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全球,造成了其他国家相继卷入此次风波之中。然而,历史却是惊人的相似,至少在经济危机发生的原理上是近乎一致的。本文试图以史为鉴,以1929—1933年大萧条后各国的反应以及国际格局的演变趋势来分析此次次贷危机可能带来的国际格局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美国进行了放松金融管制的改革,结果却引发了持续时间较长的金融危机,其中,储贷社遭遇了自1929-1933年的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危机。储贷社危机的最终成本估计超过了1600亿美元,其中由美国纳税人负担的为1250亿美元。本文先简要介绍了美国储贷社的监管体系,然后着重分析危机初期的监管纵容和危机演变中的监管乏力,并对监管失灵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分析,最后总结出了几点对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具有启示意义的教训。  相似文献   

19.
2008—2009年发生的金融危机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大萧条这一最特殊经济史事件的关注。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凭借动态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和"真实再现世界"的数值模拟技术,对大萧条的起因和缓慢复苏给出了具有颠覆性的解释:以技术冲击为主的外部冲击引起了1929年大的衰退,胡佛的企业联合政策将一次大的衰退转化为大萧条,而1934年到1939年美国经济缓慢复苏的根源是试图将经济拉出泥潭的"罗斯福新政"。针对我国学术界在该方面研究的不足,本文在对大萧条争论全面回顾的基础上,对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对大萧条的重新解释进行了全面介绍和系统分析。文章的最后还对政府干预是否有益于经济危机的解决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20.
尹妍 《时代经贸》2009,(5):53-54
美国金融危机,一个现在再热门不过的话题。2007年底以来,美国次贷危机爆发,逐步演变为金融危机并向国外扩散。特别是08年9月份以来,国际金融形势急剧恶化,迅速演变成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