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胡萍博士的《湘西南汉语方言语音研究》在其学位论文的基础上,经过修改、补充,已经正式出版了。这是湖南汉语方言研究的又一重要收获。要问这本书有什么特点,我看可以归纳为三个深入:深入了解、深入调查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认知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一种认知主体所参与的、以多重互动为认知基础的认知活动。《红高粱家族》中高密方言的使用遍布文章的各个章节,如何通过多重互动翻译这些方言词汇,保留其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是译者所面临的一大挑战。试图将《红高粱家族》中方言分为四类并从认知翻译学的视角探讨其翻译策略,以期对方言英译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湘西南20世纪以来在汉语方言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湘西南仍是湖南汉语方言研究的薄弱地带,无论在田野调查的力度上还是研究内容和领域的广度上都亟待加强和拓展。  相似文献   

4.
葛剑雄 《经济》2006,(10):17-17
上海市教委决定将上海话、上海童谣加入幼儿园小朋友的日常课程中,并通过游戏等方式融入“乡土文化”的教育。我完全赞成保护地方文化,包括方言,但问题是靠谁来保护,怎样保护?除非是处于封闭状态,任何一种地方文化或方言都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并不存在一种一成不变的或“标准”的地方文化或方言。一定要说“标准”,就得确定是哪一年或哪一阶段的“标准”。一种文化、一种方言,一旦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发生变化或消解,这种文化肯定会随之变化或消解。  相似文献   

5.
《技术经济》2019,(5):10-20
在方言"壁垒"论和方言"促进"论的分析基础上,研究了方言多样化和一体化对企业创新与会计业绩的影响,进而探讨这种影响的宏观和微观机制以及阶段性特征。研究发现:方言一体化下的企业创新会显著提升会计业绩,这一促进效应在低外商投资、高市场竞争和低人力资本外部性的城市环境下,以及在民营企业,在现金持有占比大和机构持股比例高特征的企业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手工收集的高管出生地数据,结合《中国语言地图集:汉语方言卷》,首次识别出董事长和总经理家乡所属的方言种类,并基于方言所代表的地域文化背景和社会认同理论,剖析了董事长和总经理的方言一致性对双方互动关系的影响机理,以2008—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方言一致性对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结果发现,董事长和总经理的方言一致性能够显著降低代理成本,而且一种方言的使用地域范围越窄,这种作用越显著。在采用DID方法和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以及在控制了非文化因素的影响之后,方言一致性能降低代理成本这一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方言认同功能只在民营企业中显著,在国有企业中作用不明显;在异乡经营的企业及在人口净流入的地区,方言一致性降低代理成本的作用更强。本文基于单一国家的纯净数据深入剖析了中国独特的"同乡抱团"文化现象背后的公司治理作用,是对"文化与金融"微观研究的丰富和补充,也为市场各方洞悉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对经济发展的规制作用提供了新的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方言区的人们讲普通话都会受到方言的影响,而同时这些来自方言区的学生在学英语时也会受到方言语音系统的影响。本文通过实验调查,分析甘肃各地方言的特点及其与英语发音之间的异同,研究甘肃各地方言的学生讲英语带方言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改进措施,有助于以后的大学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8.
周丽敏 《时代经贸》2010,(8):249-250
我国众多方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方言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有义务、有责任给予关注和传承。本文就苏州方言的语言特色和表现方式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潮州方言童谣作为潮州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传承和发展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应当通过幼儿教育予以保护与传承。在幼儿园将潮州方言童谣与音乐教育进行有机融合,不仅使幼儿能在愉悦的活动中感受童谣的诙谐有趣,理解童谣的人文内涵,表现童谣的精神底蕴,实现潮州方言童谣较高的教育价值,促进幼儿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怀。运用资料研究和实证研究方法,从潮州方言童谣有效融入幼儿园韵律活动入手,探索多模式下的潮州方言童谣韵律活动内容、选择合适的童谣韵律材料、韵律活动中的组织原则。  相似文献   

10.
代词是一个小家庭——为数不多的封闭性词类。代词虽小,也是一个系统,在口语中又是最常用的基本词汇。在人们的相互交往,邻近方言里不同代词往往可以彼此兼用并行,但在偏远的山区,它又往往保留很古的说法。介绍塘渡口话的代词系统,弥补邵阳方言代词研究的空白,今后以此为起点,铺开对邵阳方言各地区介词的全面研究。  相似文献   

11.
方言和民俗紧密相关。以往的研究往往从词汇的角度来讨论方言区的民俗现象。实际上,方言语音对某些民俗的形成更有解释力。方言和习俗都具有地域性。它们都有自己的中心地带和流行范围。从方言词汇能较快地发现某一方言区的民俗特点。从语音的角度,通过对方言语音具体音值的考察,具体从吴方言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等特点来探讨相关谐音习俗的形成和流布情况。  相似文献   

12.
根据具有社会语言学意义的实证调查和量化评估,我们认为绥宁县(关峡)苗族“平话”是一种仍在稳定使用,还有较强的生命力,但语言活力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语言交际功能在衰退的衰变方言,尚未达到濒危的程度。对于类似于绥宁县(关峡)“平话”这类孤岛型衰变方言来说,由于语言忠诚度较高,双语(双言)现象可能会长久维持,目前还难以看到“平话人”主动放弃母语而转用强势方言的迹象。但是,另一方面,频繁的语言接触会对语言本体带来一系列影响:即语言结构功能的衰退,表现在基本词汇丢失,借词丰富,语音和语法系统的调整和改造上,这种更隐蔽的方言流失现象也可能导致语言转换。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日本北海道内陆地区各年龄段人群的调查,以北海道内陆新十津川地区语言的词汇和语法分析为切入点,考察了该方言中某些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用率和动词的“命令、劝诱、可能”的表达形式及形容词的否定,分析了北海道内陆地区方言和标准语的使用比例情况。统计表明,北海道内陆方言正在演变为全国标准语,因而研究北海道方言的词汇和语法现象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北上求学,在陌生的京城拜望客居此地多年的乡邻旧戚时,突然发现,我的那些在北京读书工作了一辈子的前辈乡贤们,一个个操着极为奇怪的普通话,简直就是故乡方言的翻版,只不过声调高低起伏,显示出了努力靠拢北方腔调的痕迹。须知,我的故乡方言,几乎找不到如今普通话的一丝影子,当年我在北京讲方言,还经常被笑话。后来我才知道,这些长辈,绝大多数人年轻时讲的普通话并不是这样。  相似文献   

15.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打通经济内循环的梗阻,形成有效的内部分工体系.本文基于中国264个地级市的方言多样性与城市分工数据,从文化视角研究了方言多样性对专业分工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方言多样性是抑制城市专业化分工的重要因素.平均而言,方言种类每增加1种,城市分工水平会降低3.11%,这意味着方言种类数量前5%的地区比方言种类数量后5%的地区专业化分工水平低21.77%左右.打通内循环的梗阻,需要鼓励要素流动,推进以城市圈建设为主体的城市化进程,进而打破方言背后的身份认同机制.本文同时从交通、人口流动、城市化等角度,为打破文化壁垒、打通国内循环提供了政策意见.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东北影视剧小品的热播,“东北方言热”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文化和语言现象。从东北方言的四个方面,即贴近普通话、词汇魅力、语音艺术以及修辞艺术,着重探讨东北方言之所以流行的原因和魅力。同时,指出东北方言在流行的过程中,要正确规范的使用,扬长避短,在丰富汉语的同时,促进普通话的推行和使用。  相似文献   

17.
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是影响经济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现有研究虽然揭示了方言的经济后果,但对其产生影响的机制却语焉不详.文章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库,将社会信任作为理解方言影响经济绩效的渠道,考察了方言对社会信任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陌生人之间,使用同一种方言有利于建立信任,即方言会影响社会信任的形成;(2)方言之所以能够影响社会信任,是因为它作为个体来源地的符号,能够增进彼此的身份认同感;(3)方言对社会信任的影响具有异质性,不仅会因个体受教育程度、城市发展水平和城市人口结构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也会因地区差别而有所差异.文章从社会信任的视角为方言影响经济绩效背后的机制提供了一个微观解释.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2003—2016年中国23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研究方言多样性如何影响城市风险投资。实证结果表明,方言多样性对城市风险投资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在删去离群值及使用地形坡度作为工具变量分析后,主要结果仍然稳健。进一步研究表明,方言多样性对风险投资的抑制作用在方言片区层面、金融可得性层面、风投引导政策层面和创新支持政策层面均存在显著差异。机制方面,本文发现方言多样性主要通过阻碍城市创新和降低对外开放水平减少风险投资。基于实证结果,本文提出政府在引导风险投资和制订相关政策时应充分关注文化多样性因素的作用,通过鼓励创新与扩大开放对冲语言分割带来的不利经济影响,并尽可能消除招商引资与国内市场一体化进程中的文化壁垒。  相似文献   

19.
杨秀云  梁珊珊 《经济评论》2021,232(6):84-98
本文从方言多样性入手,以1998-2007年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系统考察了文化这一非制度因素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结果 表明:方言多样性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方言多样性对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国有企业生产率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而跨越方言层级会放大方言多样性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负面影响,且方言多样性与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之间的负向关系呈现先减弱后增强的动态变化趋势.作用机制方面,方言多样性通过阻碍劳动力和资本要素流动、人力资本积累,进而影响制造业企业生产率.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协调方言(文化)多样性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邵阳市新宁县的麻林、黄金两个瑶族乡存在着一种特殊的汉语方言,当地人称之为“峒话”,根据实地访问与问卷调查,发现此方言已属于“方言岛”式“濒危方言”,并从代际语言传承(母语使用能力)情况、峒话使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丧失母语人口的数量比例)、现存语言使用域的走向、族群成员对母语的态度等四个方面确定其濒危层级为2~3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