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当今世界和中国,凡属成功的企业无不有先进、优秀的企业文化,反之.那些失败的企业,要么企业文化建设缺位,要么根本没有建立起适合自己企业特征的文化体系。不管你是否愿意面对.21世纪企业文化变革已经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2.
光有文化没有制度,企业要么自然推动,要么软弱无力;光有制度没有文化,企业要么执行有力,要么执行崩盘。  相似文献   

3.
重视内部控制与企业文化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个时期以来,内部控制与企业文化建设成为企业管理界讨论的热门话题。可是,我们注意到了这么一种现象,就是企业要么强调内部控制,要么强调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管理实务方面,不少企业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和企业文化建设或多或少取得了成效,但真正有意识地把二者结合起来运用的企业尚为数不多;在企业管理理论方面,许多人认识到了加强内部控制和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有效经营的重要性,但却少有人论及二者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二者关系,使之有机结合、协力作用。  相似文献   

4.
所谓企业文化,就是指企业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某种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具有共同的指导思想、道德准则、价值取向、行为规范、思想信念、群体意识、经营目标、努力方向等.纵观在市场中发展比较好的企业都有一整套完善的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反之,再看在市场竞争中发展不好的企业,要么没有自己完善的企业文化,要么就是不切实际,照抄照搬其他企业现成的企业文化,要么就是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将企业文化建设摆在次要位置.企业文化是企业健康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永续发展的指路明灯.有了企业文化可以进一步增进企业凝聚力、向心力,提高企业应对市场变化及风险的能力,力求创造员工、客户、企业、社会“四赢”的局面.不同的企业,他的企业文化是不同的.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企业,企业文化也是不同的,因为企业文化除了具有共性的东西,关键要有自身的个性特色,但总的目标是相近的,就是为了持续发展.要让众多的员工都能统一思想,遵循共同的价值观,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5.
金思宇 《企业文化》2004,(11):20-21
在很多人眼中,所谓现代化企业经营方式差不多就是西方化管理模式的同义语。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么否认或忽视其传承指导意义,要么仅取其巧或术类等皮毛以为重用。那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究竟有何关系,对此有多年深入研究的王绍王番先生近日接受了笔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6.
智囊 《企业文化》2009,(12):21-22
提起企业文化,很容易出现两个极端的理解。大多数管理者对文化的理解要么处于高度抽象的层面,难免流于形式:要么偏执于肤浅的表象。殊不知,真正的文化管理是领导层有意识地创建他们所希望看到的文化,并积极地对文化资本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7.
冯仑 《企业文化》2006,(5):67-67
做企业要么做大象,要么做小鸟,如果像豺狼、土豹,又有敌人,自己又不断害人,累不说,随时还有死亡的危险。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文化的基本问题入手,探讨了文化的内涵、特点及结构;以此为铺垫,对企业文化提出的背景,企业文化的陀螺式结构,企业文化的根基性理念作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常若云 《企业活力》2003,(11):64-65
<正> 企业文化指的是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所有员工共有的一套观念、信念、价值和行为准则,以及由此导致的行为模式。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方式,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进我国以来,历经近20年改革开放实践的打造,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理论体系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刚 《企业活力》2003,(8):30-31
<正>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企业竞争进入了多元战略时代。企业不仅需要过硬的产品,而且更需要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品牌来支撑。企业文化通常是由企业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企业的物质文化等四个层面构成的,这四个层面那一项也离不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1.
《中外企业文化》2009,(5):54-58
建设有超强凝聚力、架构清晰、理念明确的企业文化不仅能增强企业向心力、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而且能对打造企业品牌提供文化支持。 然而保险企业在文化建设和执行的过程中却也出现了很多误区。比如有些公司企业文化模糊不清,使员工产生模糊不清的认识;有些企业盲目照搬其他公司的企业文化,胡乱套用,其效果可想而知;有些公司的企业文化假、大、空,没有实质内容;而有些则令人觉得飘乎不定,捉摸不透,口号高喊却无法执行……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企业的生命周期、经济效益、技术和管理、企业家素质、家族制等方面揭示了我国家族企业面临的困境。指出我国目前的企业文化理论是承接西方企业文化理论,其实质是跨国公司的文化,而我国企业则是亚当·斯密型企业。我国企业文化走过了引进介绍阶段,现应进入实用型理论创建阶段。本文对企业文化理论的研究宗旨、内容、方法和如何对待儒家文化遗产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现在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对企业产生的影响无论广度还是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不断创新才不至于被淘汰。事实上,企业的变革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无论是明显的还是潜移默化的,无论是卓有成效的还是收效甚微的,都在进行。但是,国外的研究资料表明,“有1/3的业务流程再造、全面质量管理、战略规划要么完全失败了,  相似文献   

14.
郭梓林 《企业文化》2001,(10):56-57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难以比较,就难以鉴别。所以,社会环境为企业家提供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做到公正(谈何容易,成本也很高),要么把不可能公正的事隐蔽化(据我所知,即使最聪明的经济学家对待雇用两个保姆的做法也是如此,理由是,过量的信息会影响劳动者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首先,本文对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加以分析;然后讨论了后勤企业文化的内容,主要应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宗旨、企业哲学及企业道德的建设;接下来,从建设企业文化应遵循的原则的角度,提出了后勤企业要坚持以服务育人的宗旨、以提高服务效益为目标,同时还要以现代化的管理为根本手段。最后,文章为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献计献策,具体来说,就是要具备思想政治高度、树立企业品牌意识并加强企业的外部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正>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和"发展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作为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论,经过20年的大力宣传和提倡,以及一些企业的探索和实践,在企业经营和管理中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面临我国即将加入WTO,伴随着全球性经济竞争愈演愈烈,在机遇与挑战同时并存的态势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势在必行。一、企业文化的含义及特征企业文化的含义:企业化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十分丰富、广阔的文化复合体,它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物质文化三部分组成。其中,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制度文化则是企业文化的重要保障,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7.
<正> 民营企业信息化是我国企业信息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入世!中国人被带进高速运转的经济快车——“快”!产销要快,产品换代要快,资金周转要快……“信息化”就是实现“快”最有效的手段。对于面临经济全球化的中国民营企业,要么用信息化改造企业追上时代的步伐,要么就被市场淘汰,已经没有中间路线的选择,无论这个企业属于那一种,或大的或小的,优秀的还是普通的。但是中国民营企业要想彻底实现信息化确实还存在很多障碍。  相似文献   

18.
<正> 宣化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生产推土机、装载机、压路机等工程机械产品的大型一档企业、出口自营企业、河北省大型支柱型企业集团和全国520家重点企业之一,现有职工4000多人。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内国际工程机械产品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宣工之所以能劈波斩浪,不但求得了生存,而且持续地发展壮大,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在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的前提下,加强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走出一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之路。一、抓住灵魂,大力弘扬企业精神宣工的领导们认为,企业精神既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理念,也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支柱。基于这种认识,在企业文化建  相似文献   

19.
企业文化与企业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强调指出: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深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企业活力是企业发展运行中各种因素共同作用而使企业呈现出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否具有生机和活力,关键取决于作为企业主体的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取决于是否形成了有利于本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20.
论企业文化     
王驰 《企业经济》1990,(12):10-16
<正> 一、企业文化的特点和内容“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上意味着一个新的思考方式,标志着一个新的管理时代的到来。“企业文化”论与以往的管理理论和实践不同,它不强调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成本分析、价格计算,也不推崇对人们进行数量化、机械化的管理;它不注重管理层次与幅度的制度化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