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德智 《辽宁经济》2004,(12):58-58
根据衡平法的基本原理,诚信义务即忠诚义务,它是"要求被告将受益人的利益视为至高无上的良心上的一种责任".受托人的基本义务是以受益人的利益而非其自身利益或者第三者的利益作为或不作为.这就要求受托人以合理的目的实施其权力.在普通法系国家,衡平法上的诚信义务被适用于受托人与受益人之间的关系已被广泛接受.作为受托人,公司董事对公司负有诚信义务.董事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必须以诚信为本,以公司的利益为最高利益.在履行诚信义务的同时,董事必须兼顾股东、债权人、雇员等与公司发生各种法律关系的公司参与者的利益,所谓兼顾是指当股东、债权人和雇员等的利益与公司利益发生矛盾时,以公司利益为第一利益.  相似文献   

2.
金伟 《产权导刊》2006,(8):56-57
上市公司向社会公众公布财务报表是其法定义务。财务报表应该真实反映上市公司的业绩,因为上市公司业绩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经济利益。然而,一些上市公司大股东通过操纵董事会,隐瞒事实真相,弄虚作假,向社会公众公布虚假财务报表,欺骗中小投资者。上市公司在财务报表中弄虚作假的目的在于:谋取私利,掩盖巨额亏损或不良业绩,以便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在股票市场上骗取中小投资者的投资资金,损害国家和中小投资者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3.
《上海国资》2007,(7):84-85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是指接受受托人的委托,根据受托人制定的投资策略和战略资产配置,为企业年金计划受益人的利益,采取资产组合方式对企业年金基金财产进行投资管理的专业机构。投资管理是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的主要职责,投资管理人必须按照与受托人签订的投资管理合同,审慎地投资运作企业年金基金财产,为企业年金基金保值增值服务。  相似文献   

4.
肖竹 《沪港经济》2003,(1):42-42
自2002年7月18日《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以来,国内掀起了“信托投资热潮”。面对这股热潮,我们必须提醒投资者:小心,信托有风险! 解开信托疑问 在投资信托产品前,投资者有必要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信托是什么? 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的目的,进行  相似文献   

5.
张梦冰  徐芳 《河南经济》2003,(11):89-89
个人信托,是指委托人(指自然人)基于财产规划的目的,将其财产权移转给受托人(信托机构),使受托人依信托契约的本旨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管理或处分信托财产的行为。作为一种独特的资产管理行为,个人信托不但增加了委托人投资理财的渠道,还能帮委托人达成以下特定目的。  相似文献   

6.
周寻 《辽宁经济》2009,(9):46-46
世界上对养老基金投资组合的管理,不外乎有三种形式:一是直接投资型,即由受托人直接管理养老基金投资组合;二是部分委托型,即由受托人直接进行固定收益部分投资,风险收益部分委托专业投资管理人运作;三是全部委托型,即由受托人在监管机构已确认资格的范围内,通过招标方式选择投资管理人,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资产管理行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法律关系的不明确、上位法的模糊及监管体系的缺陷导致了实践中的大量问题.经过数个阶段监管理念与制度的变迁,《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的颁布实施,将推动资产管理行业回归本源.具有中国特色的刚性兑付在资产管理行业发展中长期扮演着重要角色,模糊了资产管理业务的法律关系,淡化了资产管理人的受托人理念,使得资产管理人的行为乃至行业监管与司法实践均偏离了信义义务制度体系的应然方向.在去刚性兑付的背景下,资产管理人的信义义务特别是勤勉义务应当进行明确的类型化规范.资产管理行业应当以全面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和其他包含信义关系的法律作为上位法,并辅之以监管规章的体系化完善,同时明确资产管理人违反具体信义义务的责任认定标准,进而实现资产管理行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马力 《上海国资》2008,(8):88-91
按照企业年金的相关法规和治理要求,长江养老确定了走信托型、专业化养老金管理公司的发展定位,集受托人、投资管理人和账户管理人"三位一体"的服务功能,以受托责任为核心职能,以养老金受益人利益最大化为经营目标,本着诚信、尽责、审慎、专业和客户至上的使命责任和企业理想,以人为本、以老为尊,不负所托、竭尽所能,为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而努力。  相似文献   

9.
姜霞 《西部论丛》2003,(2):53-53
信托业风险有哪些 信托关系涉及三方面当事人 即委托者、受托者和受益者,这种信托含义本身就决定了信托的信用关系,对受托人来说是担负着一定的信誉责任,对委托人而言则代表着一种不确定性,担负着一定的风险。 信托业的发展需要专门的机构处理信托事物 相对银行而言,信托机构较银行有更深刻和复杂的内涵,它是以信托为基础、以委托为形式的财产经营管理制度中的关键环节,信托机构因此存在着比银行更大的责任义务,其要求的信托基础更为稳固,因而也更可能存在着不稳定成分。另外,信托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对分离的一种经济关系,信托财产的转移要求信托机构的可靠和信托制度的稳定,代表着信用风险。 在委托人和受益人之间发生了多边信用关系 委托人除承担受托人的信用  相似文献   

10.
《上海国资》2012,(5):95-97
2011年我国债券市场出现了罕见的波动、股票市场也遭遇了估值和盈利双降带来的市场快速下跌,资本市场上除少数品种取得正收益外,其他大类资产系数均呈现下跌。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长江养老继续坚持受益人利益最大化的服务理念,努力追求"安全第一、适度收益"的年金投资理念,内部投资管理的加权平均资产收率超过3%,远高于全国年金平均投资收益-0.78%的水平,在国内所有年金投资管理人中排名第一,得到了广大参保企业客户以及监管机构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1.
王怀勇 《特区经济》2009,242(3):121-123
公司作为一种组织体的成功,在于有效地实现了公司内部的各方利益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由于现代公司法制架构之下,董事会已经成为多数国家公司的自治核心,因此,通过比较法的研究方法,基于法律的共同正义观对董事课以义务的约束,有利于公司治理的良性发展以及实现公司总体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基于当前的市场条件,深入的研究证券市场的投资行为,不仅可以帮助投资者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而且还可以促进金融体制的不断完善。由于我国股市的系统风险非常大,在投资总风险中占很高比例。因此,从反转策略与惯性策略的对比来看,反转策略有更高可能性成功,并且取得期望超常收益。反之策略更容易失败,起码对于那些难以影响股票价格的中小投资者来说,选择惯性策略或"追涨杀跌"无疑是最不利的。  相似文献   

13.
许弘林 《开放导报》2007,(1):107-109
社会责任投资是将传统的衡量风险与报酬投资模式,加上社会道德、伦理等视角的一种新型投资方式,是希望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促进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环境。实践证明,社会责任投资之报酬率在长期看来并不比传统投资方式差,甚至还有所超越。我国转型时期,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若能大力发展并引入国外伦理基金投资模式,必能对我国资本市场和经济和谐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社会公共需要论"是社会主义财政理论之树上争奇斗艳的奇葩之一,这一理论至今仍对中国财政理论和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首先回顾了"社会共同需要论"的主要观点,然后选取"社会共同需要论"关于财政本质的认识,并阐述其对当今财政实践的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当今"政府活动范围"应更集中于"社会共同需要"上,这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调节收入分配,乃至经济长远健康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徐颖 《特区经济》2011,(8):118-119
在新"国八条"出台后,不到24个小时,上海和重庆版房产税改革试点方案实施细则相继公布。本文就从沪渝两地房产税试点方案的比较入手,探讨了房产税试点方案出台的意义,以及对今后房产税全面铺开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李小杭 《特区经济》2011,(7):266-268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出口补贴与反补贴税对出口国福利和进口国福利的影响,认为补贴措施会降低出口国的总福利并容易遭到进口国的反补贴报复,反补贴税的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不确定性,指出我国在实施出口补贴政策时应考虑产品市场的供求弹性,选择合适的补贴类型、数量和形式,以求在达到补贴的预期目的的同时尽量降低补贴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我国上市公司1999至2007年的数据为样本,从行为金融学中投资者情绪的角度,深刻剖析投资者情绪对基于会计应计投资策略获得超额回报的影响。研究发现:1、持有会计应计比例低公司的股票,在投资者情绪低迷时期获得的超额回报会大于投资者情绪高昂时期;同样的,持有会计应计比例高公司的股票,在投资者情绪高昂时期产生的投资亏损要大于投资者情绪低迷时期;2、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小的公司的股价,更容易受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因而,基于会计应计策略的超额回报在不同情绪下的差异要大于机构持股比例大的公司。本文试图从投资者情绪的角度,分析其对"应计异象"的影响,并且进一步证明,机构持股大小会干扰其影响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型城镇化必须提升人的城镇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新型城镇化必须以人为核心,使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相适应。文章从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视角出发,着重分析中国新型城镇化中人的因素,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的城镇能力"这一概念,围绕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得出了重视人力资本投资,以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9.
对“北京共识”与“中国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征 《特区经济》2009,240(1):143-144
英国著名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了美国高盛公司政治经济问题高级顾问乔舒亚·库珀·雷默教授的长篇文章,提出了当代经济发展的"北京共识"概念,认为"北京共识"取代了盛行于20世纪90年代的"华盛顿共识"。这篇文章引起了国际学术界、舆论界和政界的广泛关注。比较研究"北京共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总结30年来改革和发展的经验,继续稳步前进,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转轨与发展也可能会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或启迪。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期权定价中信息的作用以及最优投资问题,阐述了金融市场的管制和放松管制是在投资者的最优收益和市场的稳定程度两者之间权衡的。如果金融市场的管制增加,投资者的最优收益将减少。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将处于劣势。相反,放松金融市场的管制,虽然有助于投资者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但要以牺牲市场的稳定为代价。在充分信息化后,适当放松管理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