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进入新世纪以来,锦州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加之产业结构的演化、信息技术的革新,致使城市功能分区不明确,功能区定位不准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适应新时期锦州城市建设和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应合理布局锦州市城市功能分区,优化城市结构。本文从五方面提出优化锦州城市功能区的发展战略:锦州老城区功能结构重组与布局优化;锦州南站地区建设分功能区;加强锦州滨海地区城镇化发展,建设滨海新区;合理布局锦州城市空间形态;政策措施保证锦州城市功能区优化布局。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经济学的供求关系分析了城市化的定位问题 ,从经济政策与城市吸收与转化功能关系分析了城市化的基本形式 ,分别从经济学的增长、布局、发展原则等原理来说明城市的阶段、规划布局和发展原则等城市化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3.
温锋华  李立勋 《特区经济》2007,221(6):144-145
从“住改商”的动因出发,对城市规划的功能分区主义进行了检讨和分析,“住改商”是国内城市规划在功能布局上强调功能分化,忽视了市民消费需求的产物,它的出现造成了城市住宅功能的非稳定性。未来城市的功能布局,不能单纯强调功能的绝对分区,而要重视功能混合主义,并强调土地和建筑功能的相容性,满足城市多样性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公共轨道交通首先作为城市内分担交通压力的重要工具被各城市所看重,公共轨道交通在缓解交通压力的同时,也发挥了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而合理规划的公共轨道交通线路,不仅能实现城市各区域功能的协调和城市布局的完善,而且有利于实现区域内主要城市的融合,促进一体化的实现。所以城市公共轨道交通线路与站点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物流园区作为城市中特殊的功能区,对提升城市经济结构、完善城市功能布局、促进资源有机整合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物流园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既包括应对市场环境变化所产生的自身功能优化,又包括应对城市空间扩张所产生的城市功能置入,因此,合理的园区空间布局规划应具备一定的弹性。本文基于有机生长理念,从功能分区、用地分类、道路交通、地块划分等方面对物流园区的弹性布局方法展开探讨,以期为科学合理的园区规划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浙江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道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长期城乡隔绝造成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也由于经济地理决定的大中型城市历史形成不足,浙江选择了一条较为特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这与工业企业在城市大量兴建,农村人口向城市大举迁移的经典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不同。浙江70年代后主要通过加快农村工业化来促进城市化发展,走以小城镇发展为重心的分散型城市化道路:这条道路又呈现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地铁让城市更美好——2011天津地铁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成为城市发展的桎梏。城市成熟度取决于交通设施的完善程度。中国发达城市的地上交通已经相对完善成熟,随着经济发展重心由量向质的转化,对于轨道交通的发展需求日益增长。轨道交通可以有机的整合城市资源,引导城市发展方向。天津“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的空间发展战略要求城市发展并不能“摊大饼”,而要优化拓展城市空间。从而使公共设施沿着交通走廊来布局,使城市的布局更加协调。2011年天津的2,3号线即将运营,天津地铁网也出现雏形,必将会给城市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黄骞 《科技和产业》2023,23(22):119-122
传统轨道交通车站建筑内部空间设计优化方法直接对客流量分布进行计算未对车站内部功能进行分区,造成传统方法客流通行延误时间较长。提出基于离散萤火虫算法的轨道交通车站建筑内部空间设计优化。对车站内部功能进行分区,根据轨道交通车站分区,基于离散萤火虫算法进行进一步的客流量分布,从而实现轨道交通车站建筑内部空间优化设计。设计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更好的轨道交通车站建筑内部空间客流运输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城市中的交通与运输犹如人体中的血管与血液循环系统,是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大城市发展轨道交通将直接影响城市的土地利用形态、布局与规模。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外部效应,研究轨道交通的发展与其站点周边房地产开发的关系一直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政府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日本在轨道交通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引入民间资本,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不仅极大地解决了城市交通问题,而且还促进了城市人口与产业的合理分布,带动沿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速推进了城市化进程。日本轨道交通的发展经验及一系列举措,对天津市城市开发和提升地区经济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薛乾明 《科技和产业》2023,23(19):128-135
随着信息化、大数据以及数字孪生技术的快速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国家城乡一体化与协同发展的重要课题,传统的城市空间规划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因此城市转型既是必然要求也是时代所需。通过对数字孪生、智慧城市等文献的梳理,认为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相应的城市空间规划研究方法,应运而生了一种新的数据思维理念和城市规划方法,并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解决新形势下的城市问题。因此,以智慧城市规划方法研究为主线,从智慧城市空间规划背景概述、智慧城市规划方法与建设重点以及智慧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策略3个框架,对传统城市的框架进行丰富和补充,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数字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已进入了城市世纪,城市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而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巨大浪潮推动下,尤其是现在房地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必将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速度,也就意味着城市规划工作的工作量空前增大,在这个时候城市规划一定要理性而有序的进行。  相似文献   

13.
浅谈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土地合理规划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论述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土地利用的主要问题着手,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城乡一体化,合理规划城乡土地利用的思路,包括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和美国城市理性发展理念,合理预测城市规模和建立城乡土地资源综合效益最大化模型,科学地估算城市与农业用地的需求量。  相似文献   

14.
刘桂文 《乡镇经济》2010,1(3):32-35
当前县域城镇化面临着一些政策障碍,亟待解决。文章从发展规划、产业发展、农民进城、城镇建设、管理服务等关系到县域城镇化的重要方面探讨县域城镇化政策创新,以期为相关机构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As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tinue to accelerate, social equity issue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nd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is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this. This study uses the data of urban clusters from 2010 to 2019 and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lycentric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clusters and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The findings show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luster polycentricity can reduce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and the higher the degree of polycentricity in morphology, the smaller the gap. Howe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ycentric spatial structure and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is “U” shaped, indicating the need for rational planning of urban polycentric development patterns rather than simple expansion. In addition, the polycentric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clusters can reduce regional disparities by promoting factor mobility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However, this depends on the level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infrastructure. This study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a balanced approach to urban development that takes into account regional disparities and issues of social equity.  相似文献   

16.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不仅关乎居民的生活品质,更代表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竞争力。高速城市化背景下,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自身特点和外部需求发生变化,望城中心城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存在内部分化,导致公共设施服务水平与发展旅游产业、地区服务中心的目标定位相比尚有较大距离。针对当前的具体问题,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提出适应望城中心城区发展需要的规划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7.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城镇化发展是互动的关系。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如何推进城镇化发展?文章以资源型城市马鞍山市为例,基于对该市转型中城镇化过程的实证分析,提出城镇化发展应着力规划引领、产业支撑、资源枯竭区重点辅助转型、挖掘文化资源、注重生态建设、拓展融资渠道、土地节约集约等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8.
韩荡 《特区经济》2006,211(8):29-33
本文在分析当前深圳规划建设面临经济发展转型、资源环境瓶颈、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和快速城市化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等四方面困扰的基础上指出,要适应形势变化、打破四个困扰,就必须在规划建设思路上实现十个战略性转变。同时,从土地及住房、人口、经济、资源能源环境交通政策和政府治理结构等五方面全面反思了现行政策和管理体制,为十个战略性转变的实现创造条件政策和体制环境。  相似文献   

19.
张颖  卓贤 《改革》2021,(1):146-155
我国城镇化动力已出现结构性变化,城乡人口迁移不再是城镇化第一动力。城城之间人口流动规模加大,城市之间日常人口流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已进入以核心大城市边界扩张为主要形态的都市圈化阶段。本文利用百度地图慧眼大数据量化城市网络间的人口往来,识别出20个都市圈,并从四个新视角评估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新特征。为有效发挥都市圈化蕴含的结构性增长动力,国土空间规划要充分考虑大数据所反映出的城镇化新特征;在各都市圈内应设立跨行政区域协调委员会,实现公共服务资源均衡化;利用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TOD)模式开发都市圈。  相似文献   

20.
Urbanization issues in the Asian-Pacific reg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Various aspects of urbanization – including the rapid growth of urban, especially metropolitan populations, increasing levels of urban primacy, rural-urban migration and the infrastructure needs generated by these trends – have exercised the minds of Asian-Pacific planners for decades. The policy responses have varied, but, apart from a lack of unanimity on appropriate policy goals, there has been a general failure to recognize that broad macro-economic or sectoral policies may have greater spatial impact than measures, often rather feeble, adopted for their direct spatial effects.
The paper reviews urbanization trends in the Asian-Pacific region, and discusses the causes of urbanization. It then briefly reviews the public policy responses recommended in the literature or actually practised in the region. A series of issues in urban policy and planning are then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