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王许松 《数据》2009,(11):13-14
提到“爱国者”,您会想到什么?在如今的现代城市,或许您会和笔者一样,首先想到的就是“爱国者”数码产品。虽然时光流转,爱国者品牌仍然是很多人选择数码产品时的惟一,“爱国者”用它响亮的名字、精益求精的品质征服了国人。数据显示,华旗资讯下的自有品牌爱国者已经成长为中国数码第一品牌,爱国者移动存储产品市场销量连续五年遥遥领先;  相似文献   

2.
说起拉萨,人们会想到青稞、玛尼堆和布达拉宫;说起杭州,人们会想到西湖、金山寺和江南水乡;说起西安,人们会想到唐朝、兵马俑和半坡遗址;说起北京,人们会想到故宫、四合院和万里长城……这些是什么?是魅力,城市的魅力!它们把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少“诱惑”而来。  相似文献   

3.
一、创意城市:城市建设的新理念 “创意城市”是近年来国际学术界提出的城市建设新理念。简单地说,“创意城市”就是在城市原有的道路、桥梁、建筑等“硬件”基础上,通过人的创造性思维进行“软件”开发,从而使城市重新焕发勃勃生机,使城市发展到一个更加人性化和“软性化”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城市不仅仅是具有道路、桥梁、建筑等“硬件”的“人居”地方,更是一个人们自由居住、自由择业、任意挥洒创意的“宜居”的地方。创意理论家坎农给人们描绘了一个“创意城市”的理想状态:在创意城市里人们可以自由选择做什么工作、在哪里工作、在哪里生活。他指出,今后的城市发展“要建设创造性城市,即创意城市”。因此,与以往的城市相比,创意城市的独特之处在于“创意”,即城市建设中的创造性思维、创新性方法。  相似文献   

4.
徐艳 《乡镇企业科技》2013,(18):108-109
一个城市能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可以简单概括为两点:第一,人文特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孕育和发展了中国的建筑文化,独特而丰富的建筑文化铸就了具有独特气质的中国建筑。第二,建筑风格。城市建设所包含的内容很广泛,但建筑形象在其中尤为重要,良好的建筑空间环境和建筑形象是人们对一个城市印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建筑建设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区域特色及民族特色的体现能给城市增添巨大的活力和生命力,进而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性循环的效果。因此,城市建设在建筑上民族文化等个性特征的体现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是伴随着电视机、随身听认识索尼的,人们一提到索尼想到的就是高质量、高品质的家用电器,但是今天人们再听到索尼这个名词时,恐怕在脑海中呈现的索尼形象有一些变化,新潮的人们不会再想到家用电器,而会提到“游戏站”、各种游戏软件还有《精灵鼠小弟》等。是谁改变了索尼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呢?这个人就是出井伸之。  相似文献   

6.
当城市成为经济竞争主体后,人们意识到,在中国经济的版图上,竞争将不再只发生在企业之间,也必然发生在城市之间。而两者间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也越发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有人说,提到海尔自然就会想到青岛;也有人说,是深圳的特殊身份赋予了招商银行等深圳企业以更多自由成长的空间。城市与企业,二者间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是企业成就了城市还是城市成就了企业?[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于福功 《中外管理》2006,(6):111-112
当我们提到“完美”时,首先就会想到以每个细节都追求完美著称的日本企业。而本文作者凭借在日企工作18年的经验,从一个“出人意料”的角度诠释了我们通常不愿面对的“遭遇”——[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食品营养强化对人们来说已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提到它,人们自然会想到“高钙”、“低脂”、“无糖”等特殊膳食食品,甚至会和保健食品中的营养素补充剂如“菩纯”、“金施尔康”等维生素制剂联系在一起,或者会想到强化面粉、强化碘食盐等最初的强化食品。这是因为,我国与食品营养强化相关的法规、标准的规范比较宽泛,  相似文献   

9.
建筑美学中,美可以分很多种:大气磅礴是美,小桥流水也是美;异域风情可以营造奢华美,中国民俗也可以成就古典美。但是在我国城市楼盘的名称设计和景观营造中,越来越多的开发商片面追求“欧美”风情,借此“提升楼盘的档次”,“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从而造成城市楼盘名称“雾里看花”和景观营造“千楼一面”的局面,失去了中国的传统建筑特色。  相似文献   

10.
沈青松 《基建优化》1998,19(3):10-16,26
现代化,正从憧憬走向越来越近的现实;现代化城市正从蓝图显示出越来越真切的轮廓;现代化城市建设,正从世纪之交的大门迈上新的台阶。思路,人才,城市特色──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课题。虽然,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新情况,产生错综复杂的新矛盾,制订因势利导的新举措,但是,要全面地、深层次地和高水平地推进现代化城市建设,必须理清建设思路,营造城市特色。有思路,才有出路与其它任何时期、任何阶段的城市建设不同,目前实施的城市建设,无论在质或量上,都具有转折性的变化。就建设的“质”而言,建设标…  相似文献   

11.
韦华伟 《企业文化》2003,(11):21-22
现在很多企业都越来越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都在做企业文化建设。许多企业管理者发问,企业文化是建设来的吗?这个说法还真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探讨。企业文化是怎么“建设”的提到建设,我们就会想到“盖房子”。我们要建设一座大厦,最先做的是构画蓝图,对建筑进行总体设计,  相似文献   

12.
常德历时 10年、结合城市防洪大堤的建设 ,修建了长达 3公里的“中国常德诗墙” ,并以此为突破口 ,在城市建设中注重文化建设 ,改善了城市形象 ,提高了城市的品位。常德诗墙建设的启示是 :1 塑造城市形象必须注入文化内涵 ;2 只有把地方文化反映到城市建设中去 ,才能形成城市特色 ;3 城市文化形象需要标志和标志性建筑 ;4 城市文化工程必须营造精品。  相似文献   

13.
“高科技”、“信息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继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之后,21世纪数字城市论坛又掀起了一场关于中国城市数字化的讨论──  21世纪数字城市论坛由全国市长培训中心与中国新闻社共同主办,以“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与信息技术”为主要议题,目的是推动中国数字城市计划的启动实施。与会的不仅有国内外重要IT业企业的总裁,有建设部、信息产业部、科技部的负责同志,更有中国百余个城市的市长。 “数字城市”不再神秘 据建设部科技司司长赖明介绍,数字城市就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以及城市生产与生活中,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发展,城市环境设计中“传统”与“现代”的交流碰撞在不断提醒着我们对中国元素的重新思考与理解。将中国元素创新性地融入到现代的城市环境设计中,不仅可以改变目前“趋同”的城市设计,体现特色的城市印象,还能够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在艺术与价值观上引起人们的共鸣。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置的提高,城市建设也逐渐从注重经济总量增长、营造“现代化”建筑外观形象向关心并改善优化人居环境方面转化。因此,园林城市建设就被人们看作是21世纪我国城市环境的理想模式,国务院在2001年召开的“城市绿化工作会议”中,将城市绿化和环境建设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各地纷纷采用城市公园、中心广场、休闲绿地等形式以期改变当前的城市无序发展面貌。  相似文献   

16.
经过了多年的“原版空运”和“中西结合”,一些具有民族情结的建筑师和开发商开始追寻对中式建筑的传承与发扬。然而,中式建筑到底“中”在哪里?“中式”概念并不准确“中式”——中国的形式。所谓的“中式”是和“西式”相对应的概念。提到“中式建筑”,我们最常想到的是与西式建筑的区别。在西方,人们注重人的智慧和力量,在建筑内涵中多体现为“人能改造自然”的思想:建筑物都显得高大、挺拔,但是却有脱离自然的倾向。例如,在西方的园林建造中多可以看到几何形体,而“几何”恰恰是人智慧的创造之一。与西方的意识形态不同,不管是从尼泊尔…  相似文献   

17.
城市特色创造与历史文化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造现代城市个性是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文从发掘城市历史文化的内涵入手,着重从城市文化、城市风貌、城市格局、建筑文化等方面,探求城市“精华”,阐明城市特色创造的思路和手法,体现现代城市个性,创造城市特色  相似文献   

18.
量化分析在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与更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天津,已有746栋建筑被命名为“历史风貌建筑”,这些建筑是天津城市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部分,既是天津的特色,也是未来天津城市发展与更新的依据和生成源。对这些历史风貌建筑及其组成的街区进行深入持久的研究,对于保护历史建筑、保持城市文脉、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提到微波炉,第一个你准会想到格兰仕,因为在中国,格兰仕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微波炉的代名词;同时,如果提到格兰仕品牌,可能就会想到价格战以及炒作,因为动辄挥动价格大棒绞杀竞争对手,格兰仕获得到了"价格屠夫"的美名,因为炒作频频,长期以来格兰仕几乎不做广告硬生生地将品牌运作成为"中国名牌",企业也成为微波炉制造的"世界工厂"。  相似文献   

20.
一提到女秘,就想到“小蜜”;一提到“打假”,就想到“假打”;一提到生意人,就想到短斤少两;一提到当官的,就想到贪污受贿;一提到办事情,就想到找关系;一提到某工程,就想到有腐败;一提到桑拿浴,就想到按摩女;一提到娱乐城,就想到嫖娼卖淫;一提到某贪官,就想到有“二奶”;一提到某富婆,就想到傍大款;一提到女“公关”,就想到“性武器”;一提到出国考察,就想到旅游观光;一提到先进事迹,就想到是“编”出来的;一提到人民公仆,就想到只是“银屏形象”;一提到义演赈灾,就想到“出场费”;一提到药品推销,就想到有“回扣”;一提到生意发迹,就想到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