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经济思想发展史上,经济学分析范式的转换经历了多次更迭与交替。与居于现代主流经济学地位、以强调技术关系分析为核心的新古典范式不同,马克思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基于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竞争的博弈规则,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即在于获取按货币价值计算的利润或货币增殖;通过对现实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剖析,马克思和凯恩斯强调了资本主义货币经济的本质,并表明了有效需求问题的根源。相反,建立在生产函数基础上的新古典理论完全脱离了资本主义竞争的分析框架,其异质品模型的加总悖论直至20世纪50-60年代的“剑桥资本争论”公布于众。从范式意义上讲,马克思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学都是对主流理论的一次思维范式的革命,它们各自确立的经济学体系都通过对新古典理论的扬弃建立了一种新的经济学范式基础、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这正是其经济学革命之共同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
发生于20世纪下半叶的"剑桥资本争论"揭露了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存在的矛盾,这些矛盾多与生产资料有关.通过对马克思、庞巴维克和熊彼特不同资本观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三种资本观与"剑桥资本争论"之间存在微妙联系.由此,我们可以揭示新古典经济学生产资料理论的严重问题:新古典经济学由于对生产资料贡献的过度关注,忽视了生产资料背后的契约过程;而对货币转化为生产资料的过程的忽视恰是"剑桥资本争论"的根源原因;对劳资契约的忽视则使其无法正视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剥削.  相似文献   

3.
新剑桥学派的中心理论为分配理论,其中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揭示出合理的分配制度有利于经济增长,但若仅仅重视经济增长可能引起严重的两极分化,导致贫富不均.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幸福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缩小贫富差距问题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应当是以解释和探索现实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为研究目的的古典和马克思的一般均衡理论,而不是由著名“剑桥资本争论”所揭示的在技术关系分析上存在着一系列逻辑悖论、但却仍位居现代主流经济学地位的新古典的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新古典经济学凭借对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的深入拓展,在SLM理论的研究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均衡分析的思路却打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制造分割的劳动力市场这一根本性的矛盾。以激进政治经济学派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通过对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和积累的社会结构的分析,在生产关系的层面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形成和延续提供了进一步解释。而剑桥学派秉持的社会经济因素作用于劳动力市场结构形成的思路,无疑有助于解释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结构如何"天然地"制造分割,将更广泛的社会经济因素引入了讨论。在全球化生产的背景下对上述理论进行评析、互动与拓展,可以为解释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提供一个更有益的方法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分析发展史上,价值与分配理论一直是经济学纯理论争论的核心。不论是强调社会关系的古典剩余传统,还是专注于技术分析的新古典供求传统,不同派别都对这一基础理论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观点。新古典理论一系列逻辑悖论产生的原因,正是在于其完全回避了特定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经济关系所致;相反,古典和马克思经济学则强调了现实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以剩余概念来表述资本与劳动对立关系的经济本质。从而表明,只有引入社会关系的古典剩余经济传统的分析方法,才能够得出对现实问题更有说服力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刘洪军 《经济评论》2004,(2):77-82,97
囿于静态和比较静态的框架 ,使新古典的货币理论难以处理历史时间和货币 ,不能科学地揭示资本主义的动态的货币经济关系。而凯恩斯则提出了移动均衡的分析方法 ,力图建立不同于新古典的分析框架 ,但遗憾的是非瓦尔拉斯均衡学派则错误地发展了凯恩斯的方法 ,最后又复归新古典。在货币理论中所涉及的均衡有三种 ,即新古典的均衡观、凯恩斯的均衡观和非瓦尔拉斯均衡的均衡观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增长理论中,人们推崇的主要有三大理论: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剑桥经济增长理论。以匈裔英籍经济学家尼克拉斯·卡尔多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的经济增长理论,尤其与198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索洛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不合辙。他们不仅不接受新古典生产函数理论,而且还认为新古典理论以消费支配经济社会的观点不切实际。  相似文献   

9.
张晓 《生产力研究》2011,(12):7-8,37
新自由主义是在继承资产阶级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上,以反对和抵制凯恩斯主义为主要特征,适应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转变要求的理论思潮、思想体系和政策主张。新自由主义改革模式自身存在的根本性的错误和问题以及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特定的利益诉求导致拉美经济改革的失败。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范式的实践悖论,要求我们认真反思和认识新自由主义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自由主义阶段后,资本主义回归了自由放任的政策实践和意识形态;在鼓吹自由市场的新古典经济学和相应政策实践的相互强化作用之下,资本全面恢复了对劳动的支配。当前的这场全球性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和经济学的双重危机;危机的实质原因,是新自由主义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危机预示着资本主义经济实践和经济理论的范式重构,从而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就经济实践而言,各国有望向一种体现新式社会民主主义的经济模式趋同,笔者称之为"新莱茵模式";就经济理论而言,马克思主义再次显示出它对资本主义动态演进的深刻解释力及其对其它非主流学派的包容性,经济学界有望再次兴起研究、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高潮,并在借鉴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础上构建经济学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