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大庆精神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档案史料是大庆精神的研究基础,彰显大庆精神的文化底蕴.依赖内涵深厚的档案文化强化大庆精神,依托档案史料载体,保障大庆精神开发过程,需要体系完备的档案收集、 整理、 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庆精神依然是一面鲜红旗帜,其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展现了新的时代价值,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核,我们应注重理论学习、加强理论研究,注重典型引领、加强典型引路,注重教育引导、加强文化宣传,使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庆精神接续传承,绽放时代光芒。  相似文献   

3.
大庆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精神重要组成部分,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形势下,大庆需要处理好大庆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才能协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大庆精神是区域精神的代表,两者关系的协同推进将会有利于各地区“区域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家园,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老区精神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滋养中不断强大,并形成了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老区精神的"红色基因",永远值得我们崇敬和传承。从发展的角度看,当前传承老区精神"红色基因"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老区精神所蕴含的价值观念是社会主  相似文献   

5.
大庆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一代人的智慧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而在我国全面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关注,凸显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任务的必要性与时代感,大庆精神所蕴含的内容能够培养新时期新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艰苦奋斗的意识,吃苦耐劳的决心,同时也能够培养以正确的心态看待社会环境与自身处境。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国家软实力中的"核心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是目前学术界热议的焦点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应遵循三条基本路径:第一要站在全人类价值观的制高点上;第二要体现中华民族的独特性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越性和先进性;第三要兼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价值信仰和日常生活的引导和感召。  相似文献   

7.
泰山精神就是中华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没有哪座山像泰山一样,累积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彰显着一个民族的精神。 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泰山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国之魂魄,民之肝胆。屹立东方,亿万斯年。”这是国学大师季羡林对泰山的评价。“重如泰山”、“稳如泰山”、“国泰民安”、“泰山北斗”、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道(重"神"轻"形")、舞(气韵流动)、空白(虚实相生)三方面论述了中国画与雕塑在意境中的审美融合。认为中国画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意象"思维与写意手法以及崇尚意境的审美追求,既不同于西方的"具象"思维,也不同于"抽象"思维,而是处于二者之间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中国画在观察事物、塑造形象和表现手法上,也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这同样也是雕塑艺术的灵魂,可以说在"尚意"这一点上,中国画与雕塑达到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9.
韦好 《魅力中国》2014,(9):250-250,252
公平正义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是人类孜孜追求的目标。在古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人们早已认识公平正义的重要性,是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同时,公平正义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最核。的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八荣八耻”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高度概括。“八荣八耻”是中华民族自强、振兴的动力,是中华民族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之魂。“八荣八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统一,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是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与健康的时代风貌的有机统一,是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1.
深圳精神是深圳的文化内核,是深圳改革实践和价值共识的集中体现,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内驱力。深圳精神不独属于深圳,而是属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它是一个时代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嘹亮音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双区"战略为深圳带来重大使命和先行机遇,它呼唤深圳要以非凡的理论勇气深耕城市精神,剔除阻滞性因素,突显价值理性,提出具有开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凝练照彻当下与未来、贯通现实与理想的价值共识,从价值观层面回答深圳在民族复兴大业中的追求和使命,同时也回答什么是深圳人的价值和尊严。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功能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勇往直前、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同样具有无以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而这种地位和作用,正是民族精神之支撑、凝聚、导向、教育、激励功能的显现。  相似文献   

13.
韩凤霞 《重庆与世界》2014,(3):61-63,71
总结90多年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的革命史、建设史和改革史,可以看到,我们党在弘扬与培育中国精神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取得了辉煌的业绩。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弘扬和培育中国精神,不断增强全民族的精神力量,确保广大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承继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济发展理念,汲取了党历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在新时代的历史性经济发展成就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其根本目的就在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人民谋发展。在经济建设的征途上,要持续发扬自我革命精神,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5.
戴小江 《理论观察》2005,(5):103-105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撑,大学要担当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职责.大学生肩负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其成才需要民族精神的凝聚和牵动.对大学生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要纳入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大创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本质属性,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目标和战略,是兴国之魂。系统研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新路子,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旗帜,是我国应对国外敌对势力妄图"西化"、"分化"中国的重要思想武器,它对我国的民族团结、宗教和顺施加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们党正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既继承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同时与时俱进,成为中华民族民族生命的基本构成部分,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精神。  相似文献   

19.
《走向世界》2011,(22):14-16
沂蒙精神发源于革命战争时期的沂蒙老区,是山东党政军民共同创造的伟大精神,改革开放时期沂蒙精神又有了新的时代内涵,成为山东取得改革发展伟大成就的精神动力所在。如何把弘扬沂蒙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提供强大动力,为此我们专访了中共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守刚。  相似文献   

20.
周松波 《特区经济》2008,235(8):28-30
由于中国与西欧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发展历程以及其他因素的不同,使西欧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及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重道轻器、重人治而轻法治,讲究天人合一,善于辩证思维,艺术精神主宰科学精神。反观西欧文化,则重器轻道、重法治而轻人治,讲究征服自然,善于逻辑思维,科学精神主宰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