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吴凡 《质量春秋》2007,(12):55-55
管理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组织、指挥、率领、引导被管理者去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后者不仅是前者存在的前提,而且是前者所依靠的对象。所以,如何依靠被管理者去实现管理目标就变成了管理者极为重要的课题。被管理者和管理者一样,有多种多样类型。高明管理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根据被管理者的不同类型采取相应灵活的管理策略。即注意针对性不搞“一刀切”。被管理者的行为类型和管理者的应取策略大体如下。  相似文献   

2.
管理是有层次的,“通”管理是高于“精”管理的管理最高形式。 在上海交大的EMBA的学习模块中,有一模块的探讨内容是如何做一个“通”管理的管理者。主讲老师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院长王方华教授认为,管理是有层次的,他把管理者共划分为五类,分别是不会管理的管理者、会管理不懂管理的管理者、懂管理不精管理的管理者、精管理不通管理的...  相似文献   

3.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非常强调“以人为本”,作为一个管理者,不管是基层管理者还是中高层的管理者,如果不能与下属有效相处,充分调动起“人”的因素达成组织目标,就很难成为一个高水平的管理者。  相似文献   

4.
贺薇 《现代企业》2008,(6):23-23
现在令一些企业管理者头疼的事情,不再是技术上的问题,也不再是企业赚多赚少的问题,而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俗话说,群龙无首乱纷纷。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一般都有个特殊的角色——“领导”。最难降伏的是心,最难管理的是人,因为一旦领的不好,领导就会变成“领倒”。要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前克莱斯勒GEO李·艾柯卡说:“你可能有很多好主意,但若无人理解,再好的主意也无济于事。”这反映了企业经营中沟通的重要性。企业中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沟通,是企业沟通体系中的重要两条沟通线。虽然影响有效沟通的因素众多,沟通技巧不胜枚举,但通过沟通规范培养沟通习惯是建立管理者和员工沟通的有效途径,下面提出了一些管理沟通中对管理者和员工的普遍规定,这些规定既可以作为沟通制度广泛传播,也可以作为沟通方法参考学习。  相似文献   

6.
现在今一些企业管理者头疼的事情,不再是技术上的问题,也不再是企业赚多赚少的问题,而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俗话说,群龙无首乱纷纷。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一般都有个特殊的角色——“领导”。最难降伏的是心,最难管理的是人,雍正皇帝的玉玺“为君难”,道出了领导者的心声。因为一旦领的不好,领导就会变成“领倒”。要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杨光 《中外管理》2008,(11):120-120
与“礼”、与“制度”离不开的,是“人”。 优秀的管理,是基于对人性的利用;而优秀的管理者,则是基于对人性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财务管理是管理单位的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经济管理工作。财务管理者,则是财务部门的领导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财务管理者素质的高低对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来说显得举足轻重。财务管理者在财务管理活动中能否实现有效的管理,其个人的素质是极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现代企业文化要求企业经理做一名领导者而不仅仅是做一名管理者。在企业中领导与管理者的区别就在于“目标”二字。领导者能把目标注入其部下脑中,并激发他们的极大干劲,而管理者则是监督引导人们使用这股干劲;领导者判断成功的标准是看业务上是否成功,而管理者则以和业务内容不相干的工作程序作判断标准。此外,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旗帜下,领导者与雇员互相沟通信息。他们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他们真心实意地希望雇员参与管理。领导者使企业的机构内部的成员之间、机构与机构之间,不同机构的成员之间建立起团结统一的关系。企业的领…  相似文献   

10.
李勇  曾升科 《财会通讯》2013,(10):49-52
本文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以2008年至2010年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管理者特征对其过度自信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去或现在拥有越深的政治背景,管理者越不会过度自信;“两职合一”会使管理者感觉在公司中的掌控事务的权利增加,使其产生“控制力幻觉”,从而导致过度自信;而国有企业在国家财政支持和较小业绩压力的双重作用下,管理者更容易诱发过度自信。  相似文献   

11.
明确的政策和程序有助于一线管理者清楚什么责任是他们应该履行的,什么权力是他们应该掌握的,使一线管理者在执行过程中有章可循,与人力资源部门合力,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安全着陆”。  相似文献   

12.
谈如何做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者是管理的主体,在管理中担负着重要角色,有效性是管理者的一种特殊技能。管理者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使其有效性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文章从管理者要讲求有效性的必要性出发,阐述做一个有效管理者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管理者“通”管理的共性要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管理是有层次的,“通”管理是离于“精”管理的管理最高形式. 在上海交大的EMBA的学习模块中,有一模块的探讨内容是如何做一个“通”管理的管理者,主讲老师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院长王方华教授认为.  相似文献   

14.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已经是业界的一个共识。但另一方面,绩效管理又是管理者比较不愿意做的工作,许多管理者对绩效采取回避甚至是厌烦的态度。这种现状使得我国的绩效管理始终处于一个较低的层面,绩效管理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给人“鸡肋”的感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直线管理者没有很好地认识自己在绩效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没有能够处理好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作为当今国外现场管理发展及研究主流学派之一的“一线管理者中心论”,它在现场管理中的管理原则、管理理论、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已趋于成熟。这一学派的主要论点是生产现场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一线管理者(相当于我国的车间主任、工段长、班组长等)处于作业管理中心的位置,现场作业活动及生产调度、成本控制、进度安排、安全运行等全权委托一线管理者来管理,而一线管理者在生产一线完全以公司业主、老板的代理人面孔出现。  相似文献   

16.
身为一位管理者,您是否仍在沿用未升任管理者前的做法与习惯?到头来却惹得一身麻烦?实践证明:具备沟通技巧且富有魅力的管理者,较能顺利解决问题。 如果您升任为一位管理者,您最好先摒除一些旧有的习惯与方法,因为作为一位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处境是不同的。 “管理”的精义其实是:经由别人的努力以达成目标。美国前总统杜鲁门曾经说过:“领导就是能够让别人去做他们所不喜欢做的事。”身为一位管理者,最常碰到的困难就是无法指挥自己的部属来达成团体的目标。不管情势如何不同,身为一位管理者必须永远记得管理的基本原则——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许多人来说,“怎么管理人”是一个能产生思想激荡的问题。许多管理者来咨询时首先问的是:“我如何才能管理好下属?”,或者是类似的问题:“我如何才能管理好团队?”。不过,更需要思考的是:“我如何才能管理好下属”是不是全面的问题?是不是首先应该想的问题?是不是对管理者最为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组织分工的结果,产生了管理者和员工两种基本的角色。对于不同的角色,组织赋予了不同的要求。现实中,对于管理者和员工的区分却不是很清晰,很多时候我们对管理者应该做什么,或者说,作为一个管理者的根本职责是什么都不是很清楚,作为结果,管理的有效性就很难达到。所以,为了保证管理的有效性,有必要梳理一下如何识别管理者,如何衡量管理者。  相似文献   

19.
管理中的“艺术”讲的是适度,而管理高手会知道这个“度”的准确度数。“企业的管理失败源于管理者或决策者对细节管理过分的重视”,这样的说法可能多数人不会接受,但事实上注重细节在管理上产生的威力已经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20.
王巍 《中国企业家》1999,(12):39-40
管理者收购(MBO,Manage ment Buyouts)这一现象,正在引起企业界的广泛关注。而且,以笔者的判断,它将在未来几年内成为中国企业产权改造的主流性重组手段。经济学的逻辑和历史的演绎告诉我们,分工使普通生产者与具有协调能力的管理者在技术操作上成为两个阶层。而现代的公司体制又将管理者与所有者在支配资产形式上加以区别。作为道德家的亚当·斯密十分担心管理者与所有者的分离会使管理人“疏忽或过分慷慨”从而形成道德风险.但作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制度的鼓吹者,他又不得不面对一个管理者与所有权高度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公司的产生是少数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所有人投资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