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投资观念的改变,将房地产作为一种投资手段,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有的企业以此为主营业务,更多的企业在经营其他业务的同时兼营房地产投资。以往的会计处理总是把这些投资性房地产作为一般固定资产看待,并按估计年限计提折旧,掩盖了投资性房地产价值,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会计信息。投资性房地产作为一项投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固定资产,且授资性房地产高风险高收益,作为一般性固定资产进行处理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需要把投资性房地产从固定资产中划分出来进行会计处理。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的适时推出,成为此次新准则体系中的一个的突破和新亮点。本文对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的变革对企业核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投资观念的改变,将房地产作为一种投资手段,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有的企业以此为主营业务,更多的企业在经营其他业务的同时兼营房地产投资。以往的会计处理总是把这些投资性房地产作为一般固定资产看待,并按估计年限计提折旧,掩盖了投资性房地产价值,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会计信息。投资性房地产作为一项投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固定资产,且投资性房地产高风险高收益,作为一般性固定资产进行处理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需要把投资性房地产从固定资产中划分出来进行会计处理。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的适时推出,成为此次新准则体系中的一个的突破和新亮点。  相似文献   

3.
西方国家企业将房地产作为一种投资手段,是非常普遍的经济现象。近年来,这种投资行为逐渐在我国的一些企业中流行,甚至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了规范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国家制定颁发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准则。本文仅对投资性房地产特征、确认及会计核算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投资观念也逐渐加深,房地产在成为一种很好的投资手段时也成为了一些企业新的经济增长.最。本文通过对投资性房地产的概述对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的采用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投资观念也逐渐加深,房地产在成为一种很好的投资手段时也成为了一些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通过对投资性房地产的概述对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的采用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投资性房地产是新会计准则确认的一项新资产,在企业所得税法规中没有相对应的资产。企业所得税对会计准则中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理,应依据企业所得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相关规定进行。本文从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处理角度,对投资性房地产在确认、后续计量、转换的会计处理与企业所得税的相关处理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7.
刘冬梅 《时代经贸》2011,(16):227-227
投资性房地产是新会计准则确认的一项新资产,在企业所得税法规中没有相对应的资产。企业所得税对会计准则中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理,应依据企业所得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相关规定进行。本文从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处理角度,对投资性房地产在确认、后续计量、转换的会计处理与企业所得税的相关处理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8.
考虑到投资性房地产用于出租或持有待增值的特性,最新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首次将其与企业自用的房地产(包括固定资产中的房屋建筑物和无形资产中的土地使用权)和房地产开发企业作为存货的房地产(即开发产品)区别开来.投资性房地产单独作为一项资产核算和反映,并采用具体会计准则(即<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即<(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应用指南>和<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以及<企业会计准则讲解>等形式专门进行了规范.为了方便表述,本文将上述四项与投资性房地产规范有关的内容统称为投资性房地产准则.  相似文献   

9.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的产品直接用于出租应视为转作投资性房地产,在公允价值模式下,由于会计和税法的处理方法不同而产生差异,需进行纳税调整。对房地产企业将产品转作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问题在此进行分析、比较,并结合实例,给出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企业持有的房产除了用作自身管理、生产经营活动场所和对外销售外,出现了将房地产用于赚取租金或增值收益的活动。投资性房地产作为一项带有投资性质的非金融资产,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新企业会计准则首次将投资性房地产作为一项单独的资产予以确认,并首次在对非金融资产计量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该准则的颁布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企业仍需解决诸多投资性房地产的相关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房价的节节飙升,投资性房地产日渐成为备受企业青睐的投资方式之一,而对其后续计量模式的选择也因此成为各大企业关注的焦点。新企业会计准则首次将投资性房地产作为一项单独的资产予以确认,并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引入了该领域。根据准则的要求。企业通常应当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也可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同时规定,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大多数企业考虑到公允价值模式下利润波动幅度过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评估难度大而适用范围小、公允价值模式具有不得回转的硬性规定等因素,还是选择采用传统的成本计量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  相似文献   

12.
随着近年来房地产热的升温,企业拥有的房地产越来越多,企业持有房地产除了用作自身管理、生产经营活动场所和对外销售之外,出现了将房地产用于赚取租金或增值收益的活动,甚至成为个别企业的主营业务。那么这类型的房地产到底应该如何归类、如何核算呢?2007年1月1日,《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的出台,使得具有投资或增值目的的房地产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科目中分离出来,单独归类为“投资性房地产”。但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会计人员认为投资性房地产和固定资产没什么区别,不需要进行单独核算。从投资性房地产与固定资产异同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投资性房地产应该单独核算。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在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等17个具体准则中直接要求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并将由于公允价值变动引起的企业损益直接列入利润表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一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作为一种区别与传统历史成本计价方法的计量模式,在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的运用中几经反复,而今正式登上会计发展的历史“舞台”,自准则颁布之日起就引起了会计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投资理财观念的改变,以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为目的的投资性房地产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投资工具。尤其是近年来房地产价格的节节波动,更加刺激了投资行为的增长。自《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实施以来,企业及很多的教材对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较为混乱,对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也很模糊,文章就企业实施该准则过程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负面影响提出解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保光 《经济师》2009,(8):270-270
文章分析投资性房地产的概念及其范围,探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对相关税种的影响,阐述投资性房地产在会计和税法上的两者处理差异。  相似文献   

16.
2007年新准则已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执行,今明两年将会扩大实施范围,而当前房地产已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上主要投资手段之一。新准则对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有了进一步的划分,在保留现行实际成本计量属性的同时还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在实施中,因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引入,可能产生新的问题。为了更好的运用新准则,应做好以下方面,加快会计理论研究、完善我国的市场体系、引入先进的估值方法、提高会计审计执业人员素质等。  相似文献   

17.
投资性房地产作为一项带有投资性质的非金融资产,其确认和计量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新企业会计准则首次将投资性房地产作为一项单独的资产予以确认,并首次在对非金融资产计量中引入了公允价值。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可提升并影响企业资产价值,并给企业带来更多有利机遇,有利于企业向国际市场发展。但在推行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还有待进一步守善,本文主要介绍了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财政部最近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一投资性房地产》。本文从该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的差异,两种计价模式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以及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运用的难点进行分析,旨在揭示房地产企业在运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时应注意的相关问题并谨慎选择计量模式。  相似文献   

19.
任淑芳 《经济师》2007,(5):172-173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日趋成熟以及受到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响,房地产租赁与资本增值目的的房地产投资将成为许多企业的重要投资方式。按照准则规定,企业取得投资性房地产时应按照实际成本原则进行计量,但对其后续计量应选择采用成本模式或公允价值模式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企业为了加强资产的应用效率和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可能会发生一些房地产转换业务,有关这一方面的会计核算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何长峰 《时代经贸》2010,(20):202-202
2006年2月新颁布的嵌企业会计准则》增加了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内容,其核算范围主要是持有目的是直接赚取收益的某些无形资产和某些固定资产,如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等。结合《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在对两个准则的研读过程中,笔者发现分别采用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模式进行核算时会导致企业收益有所不同,并且导致的合并报表内部投资性房地产交易的抵消业务也会不同,文章拟对这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