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刘军 《理论观察》2004,42(2):14-16
经济事实是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特征的依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需考虑的主要经济事实有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发展生产力和强国富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社会公平与市场效率相结合;以市场为基础,国家宏观调控为主导;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汪超 《魅力中国》2014,(11):375-376
与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形式相适应,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就目前而言,这种过渡性的制度带来的负效应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分配不公平.挫伤了非国企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叶家松 《开放潮》2005,(11):4-6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平等竞争主体,需要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起点公平、过程公平,以保证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发展的权利和利益。 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牢固基石。面对经济高速增长而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现实,将注意力更多转移到社会公平上来是完全必要的,但如果社会公平是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也是不可取的。社会公平决不是也不应该牺牲市场经济的效率原则,更不能改变20多年的市场取向的改革。[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公有制资源也要服从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 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中,第二个支点叫做"公有制". 在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中,公有制的必要性是和计划经济联系在一起的,与"社会公平"并无直接的逻辑联系.只是在中国,在我们国家的实践中,"一大二公"在"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体制中被更多赋予了实现社会"公平"的含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所有制结构上,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在分配结构上,也必然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是与公有制经济相适应的分配形式,是公有制经济在分配方式上的实现形式。另外,由于存在多种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以及各种非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与此适应,必然存在多种分配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人收入制度应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阎大凯 《特区经济》1994,(4):27-28,30
<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能直接产生社会分配公平,需要政府自身的调控机能用二次分配方式保证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事业等社会基础事业,在社会总体发展中求得平衡,从平衡中求得公平,社会实践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具有一个突出特点:间接地从外部环境营造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社会,直接地用一切调控手段保证国民经济二次分配的公平。 为达到营造有效率的经济及社会,实现社会平衡发展公平分配的目的,特区政府须做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维护社会公平、建设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当前收入差距拉大,社会成员感到不公平、不合理,只有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努力缩小收入差距,让人人都能享有发展的成果,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9.
陈方 《中国经贸》2010,(18):132-132
公平的收入分配就是在分配机会公平条件下以分配规则公平为尺度所形成的适度分配不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实现收入分配公平途径就是将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收入分配从起点到过程再到结果的整体公平,促进社会公平稳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姬清水 《魅力中国》2009,(24):99-99
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次序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配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1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和途径是解放、发展生产力,经过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过程,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华西村的集体经济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公平正义,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在分配上坚持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方式。华西村“一分五统”的体制的成功,体现了共同富裕和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该文着重阐述了如下问题:所有制决定分配,就分配谈分配解决不了我国当前严重存在的"分配不公";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做到公有制、按劳分配为主体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离开相应数量,讲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是欺人之谈;私营企业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也不能把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都装进按劳分配的大筐;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活力,绝非国有经济退出越多越好;发展集体经济近乎成为一句空话,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集体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比愈来愈小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3.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一)、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问题,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报告对分配问题的阐述,奠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的基本格局。首先,它肯定了我国实行的是按劳分配,并在现阶段是分配的主体;其次,我国现阶段除了公有制以外,还存在多种所有制形  相似文献   

14.
(一)对个人收入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其客观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直接原因是旧的分工的存在,根本原因还是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低,不能实行按需分配。因此,按劳分配存在于整个社会主义历史过程的始终。但是,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上,按劳分配方式的成熟程度是有差别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  相似文献   

15.
刘尚希 《发展》2013,(8):25-25
从理论上说,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都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实行公有制,中国看似较好地实现了社会公平,但伴随的是效率低下,发展缓慢,还有严重的隐性不公平。改革开放之后,实行市场经济,依然是公有制为主体,经济效率是提高了,但是,分配差距却超过了私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国家。这意味着公有制在其中并没有起到抑制贫富差距的作用,这是为什么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是否有利于社会公平,取决于产权制度。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所有制和产权制度是合二为一的,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收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现阶段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在公有制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资本、土地、技术、企业家才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平等参与分配.然而,对劳动在生产中所做出的贡献不能简单地按劳动力价值或价格加以衡量.事实上,也很难找到一个恰当的指标对劳动所做出的贡献加以衡量.所以,劳动按其贡献参与收入分配的现实可行性值得怀疑.  相似文献   

17.
吴智雅 《发展》2010,(2):48-49
财政,是指国家为了实现自己的职能,凭借其掌握的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和再分配的活动。财政分配是整个社会产品分配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是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财政来源主要依靠税收,税收是财政的主体,税收是公共财政,税收涉及到纳税人,使用好纳税人的钱,不仅体现对纳税人的尊重,更是体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相似文献   

18.
一、深入学习中共十五大精神 ,正确认识民营科技企业的地位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同时需要发展多种所有制 ,而且提出 :“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一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发展 ,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今年 ,全国人大在修改《宪法》时 ,便根据这一思想作出规定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法…  相似文献   

19.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平等竞争主体,需要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起点公平、过程公平,以保证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发展的权利和利益。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牢固基石。面对经济高速增长而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现实,将注意力更多转移到社会公平上来是完全必要的,但如果社会公平是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也是不可取的。社会公平决不是也不应该牺牲市场经济的效率原则,更不能改变20多年的市场取向的改革。面对利益主体多元化社会,其治理不同于传统社会的管理模式,需要创新治理理念,需要树立利益多元的社会治理理念,及多元社会治理主体的互动、协作理念和法治理念。以政府集权管理为特点的社会调控体系,需要用法治这一新的调控模式进行社会整合与治理,需要通过有效协商参与机制,使社会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表达和交流纳入合法的可控渠道。  相似文献   

20.
维护社会公平、建设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当前收入差距拉大.社会成员感到不公平、不合理,只有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努力缩小收入差距,让人人都能享有发展的成果.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