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创新的基础与源泉。工科高校的工程实践教育是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于部属院校开展通识型的工程实践教育,地方工科院校如何结合自身优势与特色,开展高效、特色鲜明、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工程实践教育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地方工科院校工程实践教育特点、内涵与发展趋势,研究了地方典型工科院校-武汉工程大学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构建了"政府-企业-高校-教师-学生"五位一体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以期为地方工科院校工程实践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2011年10月,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启动。本文将对此项政策的出台背景进行梳理,分析"免费午餐"政策的意义和挑战,同时提出了关于完善营养改善计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地方性一般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加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学风建设不但是我国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全面执行我党的教育政策,实施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举措。一个良好的学风,有利于促进高校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均衡发展,对于保证高校全面、稳步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地方工科高校大力发展学科建设时,可以利用传统特色学科优势,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同时主动对接国家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积极培育发展新兴的交叉学科,探索出地方工科高校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社会极具变革时期,积极培养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在"青马工程"中肩负着重要的职责,积极推进"青马工程"是高校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培育高素质人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求所在。但是"青马工程"实施以来,高校虽取得多方面的成效,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因此,新时期高校应当创新"青马工程"培养模式,加强培训课程体系建设,深化实践活动开发,重塑考评机制。  相似文献   

6.
人才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深化发展的关键和支点,"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人才的推动,二者不可分割。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培养在推动我国同沿线国家地区之间互联互通、促进我国企业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促进我国教育扶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化,"一带一路"建设对人才需求增加、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以及企业的重视使得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培养具有可行性。在此基础上,从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职业技术教育、高校联动合力助推人才培养三方面对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人才培养的路径进行了剖析,旨在更好的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是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项重要政策。本文从该项目的实施进度总结出目前面临的五类问题,基于发展理念提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定位开发方面的五项对策,由浅入深地解读了国家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基本出发点,梳理出"三步曲"目标。从而确定了解决计划实施中的矛盾时应秉持的国家、高校和学生三者间良性循环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工科建设,高校工程人才培养有了新的要求,高校应以服务国家战略、提升人才素质、满足地方需求、实现个人发展为目标,培育引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工程人才。当前,高校在工程人才的培养上,因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和师资力量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薄弱、创新思维不足。因此,高校需结合地方发展需求,转变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设置,着力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9.
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改革的重心。通过系统梳理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政策,发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直是我国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政策的主旋律,我国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政策呈现出从单项推进走向综合协同、从地方试点走向政府主导的趋势,但是却陷入"政策空传"和"体制瓶颈"的双重困境。  相似文献   

10.
"产业人才计划"是湖北省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模式。以湖北理工学院首个"产业人才计划"专业为例,介绍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与创新,并针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教材开发、学生管理与考评和经费筹措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发展涉外法治的重要环节,地方高校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文章以福建省为例,从地方高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战略和功能定位出发,结合地方高校现阶段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普遍困境,提出地方高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优化路径。地方高校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应创新培养方式、夯实实践培养环节、特色培养小语种法治人才、切实提升国际法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出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涉外法治人才。  相似文献   

12.
高校的内涵取决于"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由职业学院升格为本科的地方高校,基于遗传基因和外部环境,应当选择向应用型转变的内涵建设道路,即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高校与地方产业集群的融合是向应用型转变的有效途径,具体表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式和科学研究方面的融合。在我国,不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还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都具有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的特征,二者融合离不开政府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方面的扶持。  相似文献   

13.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工程专业建设正面临着教育部差异化人才培养政策、国家供给侧改革战略和数字经济算能需求三大复杂环境,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个紧迫的专业教育改革热点问题。文章基于产学研合作培养的制度基础、社会基础和技术基础,针对金融工程本科专业培养产学研制度、培养内容和实践进行了创新性探索。  相似文献   

14.
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市场的严峻考验,这使学生、家庭和国家承受了巨大压力。文章认为,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形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校需要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并将其作为重要的社会服务职能;"订单式"人才培养有独特的内涵、系统的过程,要求高校坚持适度柔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高校是实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响应国家"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以区域文化资源为重要载体,发挥地方文化的育人功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整合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培育大学生创业意识并指导其创业实践,以实现区域文化的传承,提高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是对旧的教育体系的颠覆性改变,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这个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下以及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不断学习职业教育先进的理念,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并不断改革和创新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模式、考试评价模式等体系,形成全新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2011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正式文件。结合理工科学校法学院系办学的实际情况,以及近年来法学专业屡屡被亮牌控制的形势,理工科高校法律人才的卓越化培养是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法学学科应根植于本校的学科特色,发挥出专业特色和学校特色,因此,特色培优路径研究凸显其重要性。本文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充分探讨目前国内理工科高校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与特色,优化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8.
地方院校本科机械类专业创新人才教育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介绍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目的,针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改革和建设的措施,对于地方院校本科机械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高校管理机制调整和规模扩张已基本完成的情况下,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国家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财经类高校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面开展高素质人才培养工程,逐步完善本土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探索以“荣誉学士学位项目”为平台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今后的相关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基于教育部2013年发布的各参与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的基础上,特别是在对典型案例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比较了湖南工程学院、福建工程学院、南昌工程学院等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卓越计划”的实施情况。通过对比分析这类高校“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情况的异同性,探索适合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卓越人才教育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