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国股市价格波动的统计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股市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股市价格波动表现出五个显著特征,即成长性特征、周期性特征、易变性特征、政策性特征和心理性特征,反映了目前的中国股市与发达国家成熟股市以厦其它新兴股市的不同之处,同时也提醒中国股市的发展道路不能照搬西方模式,而要探索一条适合国情的稳健而高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股市不是西方国家成熟市场上经典意义的实体经济、宏观经济晴雨表。实体经济、宏观经济上升,股市可以上涨也可以保持不变;实体经济中宏观经济状况下降,股市一定会下跌,这主要是由于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国内货币与准货币增长较快等原因所致。因此,研究我国股市运行的特征,探求适合这一特征的投资操作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对股市泡沫和反泡沫的概念界定和形成机理进行规范分析的基础上,使用对数周期性幂律模型对我国股市的泡沫与反泡沫进行了分时间段的实证分析,得出了我国股市具有分形特征、存在对数周期性幂律泡沫及反泡沫、沪深两市转制趋于同步等一系列结论,提出了中国应适时适当使用财政政策、完善股市对称性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1999-2015年沪深A股交易数据,利用四种博彩型股票识别指标,通过组合价差等方法,考察了中国股市博彩型股票的市场特征,并与欧美股市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各指标均具有一定的博彩特性识别能力,其中最大日收益率(MAX)是最优指标;各指标识别出的公司特征具有一定差异性,而MAX的识别结果最为合理;中国股市的博彩特性在短期内具有持续性,但弱于欧美市场;中国股市各行业中的博彩型股票占比和博彩特性强弱程度均有所不同;中国股市博彩特性具有时变性.本文认为,中国股市博彩型股票的市场特征与股市和投资者的自身特殊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股市对信息冲击具有非对称性反应特征,利好信息对股市价格的冲击程度与等量利坏信息冲击程度是不相等的,中国股市在牛市市场条件下,对利好信息冲击反应大于利坏信息的特征在逐渐消失,而在熊市市场条件下,对利坏信息冲击反应大于利好信息的特征一直持续存在,本文研究了出现此种结果的原因.其原因包括:政府对股市的干预发生变化,投资者掌握的信息不对称,股市缺乏做空机制,散户投资者普遍具有从众行为.针对以上原因,本文提出了完善中国股市的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6.
中国股市的大涨大跌和不稳定性是其最明显的特征,政府经常有意识地运用一些政策手段来调控股市的运行.本文首先总结了关于政策性因素影响股市运转的相关文献,其次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具体分析了国家推出政策性因素和投资者在股市上操作的运作过程,最后针对中国股市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刚刚跨入新世纪,著名经济学家吴敬涟的一席话便引起轩然大波,吴老指出中国股市充满了过度投机行为,简直就是一个不规范的赌场。此语一出,证券界人士纷纷出来驳斥,经济学界也有数位著名专家表示异议。批判文章大多认为吴老把中国股市指为赌市,说成一团黑实在有失公允,全不顾中国股市的若干成绩。在笔者看来,赌博只是中国股市的一个特征,它还有其它功能。中国股市绝不仅仅是赌市  相似文献   

8.
从分析中国股市产生泡沫的根本原因信息缺陷出发,继而讨论我国股市结构制度特点以及产生这种股市特点的体制缺陷,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和消减股市泡沫的措施.这对当前我国化解与防范金融风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的股票市场逐步形成,并获得了飞速发展,它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股市的发展过程看,我国的社会经济政策对股市的影响是深刻而明显的,因而使我国股市的变动带有剧烈性、长期性、无规则性等特征。特别是从1993年4月直到现在,基本上处于一种由熊市主宰的长期低迷行情之中,到1994年7月4日深指跌到113点,上证指数跌至443点。股市长期的低迷,致使西方国家总结出来的股市技术分析方法对我国股市的预测揭示作用几乎失效。以下分析表明,宏观经济因素是影响我国股市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0.
R/S分析与中国股市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R/S分析法对中国股票市场实进行实证研究,探究中国股市的自相似性和长程相关性等分形特征;通过计算深圳成指、上证综指及各行业指数每日收益序列所对应Hurst指数及相关统计量,证实中国股市存在分形特征。但沪深两市平均循环周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同时,各行业指数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与发达国家的债券市场结构相同,我国的债券市场也分为场外和场内两个市场,且后者面临着边缘化的趋势。本文对美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发现场内市场也曾经有过活跃的债券交易,而市场投资者结构的变化逐渐导致了流动性向场外转移,形成了新的市场均衡。虽然我国的债券市场受行政干预形成市场分割,但目前也处于相同的均衡状态。文章从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两个层面的市场建设对未来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条件域变模型为中国A、B股市场一体化程度提供了一种测量方法.这一方法考虑了市场可能在分割与一体化两种状态间相互转化的情况,是对股市状态的一般性描述.实证结果表明:不同于市场完全一体化、完全分割、部分分割的简单假定,中国A、B股市场一体化程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沪市和深市A、B股市场一体化的演进轨迹存在差异,深市一体化程度高于沪市.促进A、B股市场一体化,除了继续改善投资环境外,还应考虑市场结构的协调,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对沪市和深市区别对待,如在对A、B股市场进行合并时优先推进深市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3.
中国沪深股市可预测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典的有效市场理论认为股票市场的有效性意味着股票价格和收益的不可预测性。大量的文献对该结论进行了实证性检验,研究结果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股票市场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本文运用股市预期收益率模型从理论上阐述了股票市场具有某种程度的可预测性;同时,运用GARCH-M模型对中国沪深股票市场是否具有可预测性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沪深股票市场具有可预测性。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国际金融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复杂、交错、迷失、混乱”八个字。国际金融各个市场表现既相互连接,又相互牵制,且国际金融动荡局面日益严重:国际外汇市场美元主动调节,国际股票市场价格普遍下跌,国际黄金市场高低差异扩大,国际石油市场快速反转明显,国际利率市场续演历史教训。预计2009年国际金融市场趋势将面临新的考验与挑战:外汇市场上,美元汇率波折与调节性将更加灵活、反复与快速;股票市场将反转2008年低迷下跌趋势,快速调整以及逐渐上涨;国际黄金市场将呈现快速上涨与快速下跌的不同表现;国际石油市场将出现上下错落扩大的震荡走势;市场利率将从低到高反转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5.
2007年美国房地产市场上引发了一场次贷危机,由这场危机开始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本文通过协整检验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亚洲六个主要股票市场之间的关联关系,次贷危机前后各阶段检验结果表明六个市场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利用方差分解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来确定短期影响因素,本文重点研究其他股市对中国内地股市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次贷危机发生之前中国内地股市受其他经济体股市波动的影响较大,次贷危机之后中国内地股市对其他股市的影响变大。方差分解的结果说明中国内地股市的波动绝大部分来自于自身的冲击。  相似文献   

16.
取2010-2013年沪深综指和2008-2013年间借壳上市公司的数据,基于单位根检验和事件分析法,用经GARCH改进的市场模型对我国沪深两市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沪深两市已达弱式有效,但还未达到半强式有效,上海股票市场有效性比深圳股票市场强,深圳股票市场投机行为比较明显.股价的提前反应从侧面反映了我国证券市场仍然不成熟,内幕消息提前泄露的可能性较大,对此应不断完善借壳上市过程中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公司借壳上市的监管力度;规范股票市场的各项机制,改进股票市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我国股票市场波动非对称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对沪深两市收益率的性质作了统计分析,由统计分析的结果得知两市的收益率数据可以应用t分布下的EGARCH-M模型作波动的非对称性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证实了沪深两市中都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波动,并且,从经济意义上讲,上海股市的非对称性更显著;结果还表明,总体上讲沪市中的投机性要比深市严重。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近年来中国股票市场泡沫问题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问题这两个市场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简化的F-O模型测度中国股票市场的泡沫度和成本加成定价模型测度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度,得出1999-2007年我国这两个市场近9年来的月度泡沫估计值;通过对两个市场的泡沫度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股票市场的泡沫度比房地产市场的波动更大;房地产市场泡沫并不是导致股票市场泡沫的原因;而股票市场泡沫却是房地产市场泡沫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中国股票市场收益和波动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和ARCH类型模型对沪深股市收益之间的关联性和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这对于研究股市的结构和判断股市的走势及风险传递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结论显示:沪深股市日收益间有很强的相关性,沪市日收益的历史信息能用来改善对深市未来趋势的预测;沪深股市间存在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20.
刁海风 《大众商务》2010,(10):72-72
As one-price theory describes,same assets with equivalent value should have same price in different market simultaneously. However,there is market segmentation as a common phenomenon faced by each nation’s stock market,including advanced market and emerging stock market. Dual-listed company’s performances in different stock markets are the best tool to explain the market segmentation. This article tries to analysis the factors which results in the price difference between A and H-share of Chinese dual-listed companies,and the elimination to this inefficien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