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荣格是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在其理论框架内,有一系列创新性的概念。而"自我"则处于基础的地位,它是理解荣格心理学的门径,对于"自我"概念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中的意识与唯识学中的第六识之比较;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个人无意识与唯识学中的末那识之比较;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集体无意识与唯识学中的阿赖耶识之比较.通过比较,有望澄清两个理论体系对意识和无意识概念认识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目前的旅游美学课程遵循传统的追求知识价值的真理性、客观性及反映性,窒息了学生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理性。应在知识观、课程观转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采取协商教学法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师生共同参与、探索。  相似文献   

4.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最集中的体现.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本文从马克思实践观点的理论内涵人手,从美学的角度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指出马克思的实践论思维方式对美学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彝族刺绣《四方八虎图》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俏巧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2(6):139-141,178
彝族刺绣《四方八虎图》是武定式彝族服饰中常见的图案,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意义。它直观反映了彝族远古先民的虎图腾崇拜、古彝族的阴阳雌雄观、八方太极思想等彝族文化,同时 字符号、马缨花也是彝族独特文明的反映,而石榴则表明彝汉文化的交融。从美学上来说,此图具对称美,颜色上的大红大绿正是彝族独特的民族审美观。  相似文献   

6.
张宪春 《魅力中国》2013,(10):74-74
中国戏曲是几千年来形成的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具有很深厚的民族特点。独特的舞台表现形式,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在世界戏剧文化中独树一帜。戏曲舞台美术的设计应该融入传统美学思想的精髓进行意象化的设计,充分的展现出戏曲的特性,让戏曲艺术更好地保持其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亚里斯多德与贺拉斯文艺美学观异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里斯多德(Arlstoteles,公元前384—332)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他的文艺美学思想是他的整个思想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观点主要表现在美学专著《诗学》、《修辞学》中,此外他的《形而上学》、《政治学》、《伦理学》等也涉及一些美学问题。贺拉斯(Horatius,公元前65—8)是罗马帝国初期奥古斯都时代的著名诗人和文艺批评家,其文艺美学思想也是他的思想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观点主要在《诗艺》中。亚里斯多德的文艺美学观与贺拉斯的文艺美学观有异同处,主要表现在文艺与古典、现实的关系、文艺的社会功用、文艺的批评原…  相似文献   

8.
沈利 《魅力中国》2010,(30):96-96
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感知方式、终极的美学价值和对艺术的形而上的态度三者共同塑造了一种独特的“随类赋彩”中国画用色的模式,决定并规范了中国画艺术的美学和民族特色。本文从中国画用色的精神本质和中国人的色彩观浅谈对中国画用色的“随类”认识。  相似文献   

9.
刘洋 《理论观察》2008,(6):41-42
荣格的原型理论是建立在他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基础上。集体性、普遍性构成了原型的基本文化内涵。在现代社会,集体无意识原型理论为不同民族寻求文化的共同性、促进文化交流提供了途径。原型的审丑与怀旧现代表征体现了荣格对人类自身的关怀和拯救现代文化的现实意义。原型理论不会随着社会的转变、时代的变迁而被遗弃。作为一种阐释理论其在文学、戏剧、电影、建筑、城市文化等多种艺术领域中不断丰富着它的意义阐释空间。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于2005年提出了和谐世界观,而西方学术界则复苏了对世界国家的研究兴趣。作者比较了和谐世界观与亚历山大·温特的世界国家观在思想根源、可期性与合理性方面的深刻差异。在思想根源方面,温特的世界国家观是西方超验宇宙论中逻辑秩序的体现,而和谐世界观是中国内在世界观中美学秩序的体现。在可期性方面,温特的世界国家观基于无政府状态难题具有消除差异的内在倾向,而和谐世界观基于不需要消除无政府状态而主张包容和尊重差异。在合理性方面,温特的世界国家观基于目的论推断的承认斗争将带来世界国家的观点无法成立,而基于过程论的和谐世界观认为,国际关系中的各种过程不仅能成为促使世界从不和谐状态向和谐状态转变的动力,而且有助于实现行为体之间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柏拉图认为诗人是“神的代言人“,而瑞士心理分析学家荣格则认为,诗人是“集体无意识的代言人“,本文试图用相关心理分析和原型批评理论,来解析彝民族集体无意识在阿库乌雾诗歌创作中的显现轨迹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汪家羽 《黑河学刊》2012,(11):51-54
"形"与"神"历来是中国译学史上的两个焦点性关键字,中国的翻译研究一直以来就都贯穿着二者之争。作为一名杰出的翻译家、中西文化的传播者,林语堂提出了"忠实、通顺和美"的翻译观。且林氏认为翻译是门艺术,而"美"又为艺术的本质,因此,林语堂的翻译研究实际上就是以"美"为旨归。本文透过林语堂对于"形"与"神"的阐述及对其翻译作品的分析来发现其"美学翻译观"。  相似文献   

13.
雕塑以其饱含的艺术美学特质为广场在城市中发挥其景观艺术空间功能起着重要作用。雕塑的参与无疑使这些强调功能性的广场空间更具人情味,帮助它们摆脱纯功能主义的冰冷形象,同时给广场景观环境开拓了优质的发展空间。本文将雕塑作为一种文化,一种元素,一种素材,用严谨的科学态度,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研究,以其独特的审美个性结合当今人们关注的广场景观环境艺术之需要,展现雕塑的美学特征。重点从雕塑的审美特征观结合广场空间角度分析和揭示雕塑的独特魅力,论文试图以各种美学表现手法对雕塑在广场空间中的美学特征进行一定的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从强调人的主体性原则而遮蔽自然,到强调人类理性的人性观而误读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都避不开"人类中心主义"原则;而西方古典美学对自然的抛弃更是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彻底失去了和谐平衡,从而导致生态危机.如今人们认识到,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才是人类诗意生存的"林中路".  相似文献   

15.
论原型批评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型批评是加拿大的弗莱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之后风靡世界的一种重要的批评方法,它的理论基础是弗雷泽的人类学和荣格的精神分析学。原型批评对探求文学的发展源头、宏观把握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整合文学形象等具有十分突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家卫是香港影坛最杰出导演之一,他的电影在人物、叙事、类型几个方面继承了法国“新浪潮”的美学观念,并且承袭“作者电影”这一传统,将商业因素成功融入其中,取得了由艺术到商业上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何苗 《魅力中国》2010,(35):306-306
唐卡是藏传佛教众多文化形态中的一朵奇葩,其宗教价值远远超越了其艺术价值。本文试图从荣格原型理论的视角出发,对这一艺术瑰宝中所包含的原型思想进行研究,包括对唐卡中几个主要原型的探索,以及对唐卡制作和膜拜过程中宗教体验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物价变动对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价变动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新领域,也是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研究的新课题。本文阐述了物价变动的涵义、类型。从“持续剧烈的物价变动对会计基本假设之一的币值不变的影响”等三个方面重点对物价变动对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的影响进行了论述。对物价变动会计理论基础中的财务资本保持观与实体保持观两大学术观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渠道投机及其治理作为影响渠道健康运行和渠道绩效的关键因素,引起了营销学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国外渠道投机治理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首先介绍了不同类型的渠道投机治理机制;然后分别论述了渠道投机治理机制选择的互补观和替代观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接着对渠道投机治理机制选择的制度观和情境观进行了比较和总结;最后论述了对我国渠道投机治理研究的启示,并对我国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物价变动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新的领域,也是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研究的新课题.文章阐述了物价变动的涵义、类型.从"持续剧烈的物价变动对会计基本假设之一的币值不变的影响"等3个方面重点对物价变动对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的影响进行了论述.对物价变动会计理论基础中的财务资本保持观与实体保持观两大学术观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