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破产,美国次贷问题浮出水面;8月15日,美国最大抵押贷款公司“全国金融公司”股价开始暴跌。2008年年初,一些跨国金融机构开始曝出由于次贷危机造成的亏损数额,一时间,次贷危机迅速升级为席卷全球资本市场的金融风暴。  相似文献   

2.
引言2007年4月全美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申请破产保护,引爆次贷危机。这场危机肇始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破裂,并随房市继续向下探底而呈逐步升级和扩散之势。2008年以来,经历了贝尔斯登破产、"两  相似文献   

3.
美国破产法传统上给予若干金融合约以程度不等的破产安全港保护。2005年《破产改革法》显著扩展了安全港的覆盖范围,尤其是在金融衍生产品领域,实质上由“特定保护”演变为“市场保护”。在金融合约的辨识和判定方面,破产改革法强化了业界惯例和市场实践的作用,压缩了法院自由裁量的空间。相比以前,金融合约安全港的界线更为清晰。  相似文献   

4.
美国曼氏金融公司是美国首家因欧债危机影响而破产的金融机构,其破产不仅极大地震动了美国金融界,更重要的是给世界金融的未来发展留下了思考和启示。本文对曼氏金融破产始末进行梳理,分析导致其破产的各种原因,总结出曼氏金融破产的重要启示,这对于防范欧债危机风险、加强和改善金融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美国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次贷危机及雷曼兄弟的破产引起华尔街金融危机,并波及了全球金融,美国政府正在采取救助措施以免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2008年4月,美联储前主席维尔克给华尔街金融家的评级为D(不及格),同时,也对他们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尽管有许多有才干的人参与,而且,他们享有丰厚的薪酬,但是,新金融体系还是没有经住市场的考验,美国的五大投资银行不是破产,就是要重组为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6.
从美国爆发的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宣布了所谓“华盛顿共识”的破产,也宣布了新自由主义命运的终结.历史再次证明。“无为之手”不是对政府职能的正确诠释,当面临危机时,政府更应该有所作为,发挥“扶持之手”的作用。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政府应该从加强监管入手,重在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所谓金融危险,是指金融作为生物体 有患病(一般指重病,感冒之类不算)的可能,作为运动体有不稳定的可能,作为企业体有负增长甚至大量破产的可能,是危机的萌芽、导火线,是危机的前期、潜伏期。从哲学上讲,任何人、任何机构、任何行业都有危险,都有“发生大问题”的可能。所谓金融危机,是指金融作为生物体已经患重病,作为运动体已经呈现不稳定态,作为企业体已经有严重负增长及大量破产,是严重危险的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使中国存款保险制度再受关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婕 《上海保险》2009,(2):27-29
2008年的这场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海啸不仅重创了全球金融业,也让实体经济很受伤,它的影响之广泛和严重是很多人都始料未及的。曾经傲视全球金融界的雷曼兄弟、美林、花旗、AIG一个个陷入困境,甚至破产。欧洲小国冰岛“国家破产”。欧盟各国迅速冻结冰岛在本国的金融资产,以保护本国储户的利益,把损失尽可能降到最低。为了防止老百姓蜂拥到银行进行挤兑,造成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混乱,  相似文献   

9.
主权信用评级与金融危机
  墨西哥、亚洲、俄罗斯、巴西、美国和欧洲,当看到或提到这些国家或地区时,人们可能很容易联想到银行破产、货币危机和债务风险。随着世界经济金融发展,与这些问题“相伴”的是较为频繁、剧烈的主权信用评级变动。  相似文献   

10.
常燕 《金融博览》2011,(24):68-69
10月31日,当欧元区国家为解决欧债危机而寻找出路的时候,美国排名第五的世界顶级期货经纪商全球曼氏金融控股公司(MF Global,以下简称“曼氏金融”)与旗下的美国分公司向美国纽约南区法院申请了破产保护。由于投资欧债失败,曼氏金融成为华尔街上第一家因欧债危机而倒下的全球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1.
2007年4月4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由于次级住宅抵押贷款(以下简称“次贷”)业务出现亏损申请破产保护,次贷问题开始引起世界关注。本文在回顾美国次贷业务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次贷危机起因及传导机制,探讨了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金融的影响及应汲取的教训,提出了我国发展金融衍生产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今年的“两会”上,公办高校的还贷危机成了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甚至有人惊呼“我国部分公办高校面临破产危机”。  相似文献   

13.
自1800年起,近200多年来出现了多轮较大规模的“国家破产”现象。分析其破产原因,主要包括战争和经济危机、国家政策决策失误和管理不善、金融市场管理存在问题、新冠疫情及乌克兰危机等,引发有关国家国内政治、经济矛盾等。总结其经验教训,防止“国家破产”的有力举措包括维护国家信用,严防政府债务滥用;关注通货膨胀、银行危机与“国家破产”之间的关联度;及时化解国内经济社会矛盾,遏制其向危机升级;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等。  相似文献   

14.
解正山 《金融论坛》2011,(11):73-79
作为对新一轮银行危机的法律回应,英国颁行了《2009年银行法》,确立了全新的银行破产监管制度,实现了银行破产立法的重大变革,同时也改变了英国此前对金融市场较少干预的基本立场,相信市场自我纠错的监管理念走向终结。该法以金融稳定与存款人保护为宗旨,着重对银行破产立法目标、金融安全网参与者的权力与合作机制以及问题银行的处置程...  相似文献   

15.
张海峰 《金融博览》2008,(11):22-24
自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门槛降低后,各路资本对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微型金融机构跃跃欲试;放眼世界,微型金融领域的投资也在迅速增长。一时间,微型金融机构似乎成了全球资本的投资新热点,被冠以“财富之源”之称。但与此同时,也有人提出了警告:微型金融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次贷危机”的源头?  相似文献   

16.
透析中航油期权投机事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11月30日.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航空油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新加坡)】因炒作石油期权亏损554亿美元,陷入债务危机.被迫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破产保护。该事件被称为中国的“巴林银行事件”.成为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在境外炒作金融衍生产品的最大亏损案例。  相似文献   

17.
从投行巨擎雷曼兄弟正式申请破产导致全球信心危机开始,这场全球金融海啸至今已经满一年。这是一次近70年来最严重的西方经济衰退,中止了全球近30年来的大景气周期。目前全球去库存化、去恐慌化已接近尾声,世界经济、贸易直线下滑的势头已得到基本遏制.金融机构基本已渡过生存性危机.市场逐步企稳。但是,金融危机有其周期性,“反弹”还只是从“恐慌”走向“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18.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多家银行陷入流动性困难,导致银行破产或被国有化.我国虽未发生银行破产事件,但为了保持金融秩序的稳定,应当对银行发生流动性危机时的处理制度进行规范.在《存款保险条例》实施之后,我国的金融安全网制度进一步完善,但就人民法院宣告银行破产之前,各种制度如何协调,以及银行破产的法律细则等制度,国务院并没有颁布详细规定.因此,应当完善金融机构破产的单行法律法规、明确银行破产的标准、确立在破产过程中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基本原则,同时应当对金融监管部门与司法机关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破产事项中的职权进行分配.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引发的公允价值之争及其最新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英 《金融会计》2009,(6):21-25
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其后美国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并波及世界各地,根据国际货币基金(IMF)2008年4月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次贷危机的总损失接近一万亿美元。全球理论界、金融界以及众多媒体对本次危机的成因进行了众多分析,除了金融过度创新和缺乏监管外,从会计角度分析对本次金融危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所谓金融危机(Financial Crisis)是指由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失衡或生产过剩等因素引起的货币、信用、外汇、证券和资本等金融领域的动荡、波动,以及由上述动荡和波动所导致的大量金融企业破产。所谓国际金融危机是指发生在一国境内的金融危机通过国际贸易、资本流动和外汇交易等途径传递到相关国家,并引起后者发生类似的金融危机。这种连带性国际金融危机既可能是若干个相关国家的地区性危机,也可能是全球性的危机。根据IMF的分类,金融危机大致可以分成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和债务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