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要回顾了我国开展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工作的进展,针对目前城市"创模"活动中存在的长效激励与监督机制不健全、费用-效益比差、污染企业缺乏平等参与、农村地区环境问题严重以及"创模"指标不完善等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建立长效的激励与监督机制、提高城市"创模"效率、鼓励污染企业主动参与、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创模"机制和完善"创模"指标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城市化推进与雾霾治理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邵帅  李欣  曹建华 《经济研究》2019,54(2):148-165
本文利用卫星监测的夜间灯光数据构造的灯光复合指数和PM_(2.5)浓度分别表征城市化水平和雾霾污染程度,就城市化对中国雾霾污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考察。特别检验了紧凑集约型和规模扩张型两种城市化推进模式对雾霾污染的异质性影响。研究显示:就全国整体而言,城市化水平与雾霾污染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而是表现出明显的正向单调线性关系,表明城市化进程尚处于加剧雾霾污染的阶段,稳健性检验结果强化了这一结论;东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雾霾污染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表明雾霾污染加剧并非城市化推进的必然结果而是其阶段性表现;紧凑集约型的城市化深度推进模式对雾霾污染具有显著的促降效应,而规模扩张型的城市化广度推进模式则不利于抑制雾霾污染;集聚效应和结构效应是城市化影响雾霾污染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该文探讨了政府、企业和环保NGO在淮河污染治理中的结构与作用力,分析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企业环保NGO之间多重博弈关系,发现污染治理陷入了"囚徒困境",并基于"永续发展"的环境理念,构建了三大行为主体环境污染治理的关系模型,以走出"囚徒困境"。  相似文献   

4.
农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与农业污染的产生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是农业及农村污染治理的重要力量,但只有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创新模式才能促使农业企业主动实施和推广。这种被称为生态创新(eco-innovation)的双元创新模式近年来在欧美发达国家开始得到重视并获得了实践验证。文章在综述生态创新研究内容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运用共生理论和双元理论来分析农业企业生态创新的双元内涵、结构机理及作用机制,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的高效优质发展,第三方治理模式的引入在促进污染治理专业化的同时,引发相关利益主体关系扭曲,因而厘清各主体关系有助于解决土壤污染整治的现实困境。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政府、污染企业、第三方治理企业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其博弈均衡和演化趋势,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表明,罚款数额和监管成本、寻租成本和治理费用、政府奖励和寻租收益是分别影响政府、土壤污染企业、第三方治理企业演化稳定策略的关键因素;在各主体博弈中,政府能够以行政管制遏制污染企业违法行为,第三方治理企业严格治理会改变污染企业理性预期,以期共同打造“政府尽责、企业担责和第三方治理主体负责”的理想演化均衡策略。  相似文献   

6.
曹家新 《环境经济》2006,(11):66-67
无锡市虽位列《福布斯》中文版"第三届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第四名,在全国所有地级市中排名第一.但前不久,无锡市副市长麻建国坦承,苏南也被严重污染了,无锡太湖水已污染得不成样了.自然环境的恶化是增长的后遗症,曾开创"苏南模式"的无锡,其未来五年规划,都建立在对过去发展所导致的严重污染"痛定思痛"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中国水产养殖业的长期快速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既增加了农民收入,也带来了严重的内源性污染。为了减少水产养殖的污染,以生命周期为基础,通过能量守恒法与养分平衡法确定水产养殖的环境影响,而后探讨不同养殖模式下的传统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视角下的成本收益差异。结果显示:多种鱼类共存的混养模式环境成本最低,单养模式较之略高,立体养殖模式下的环境成本远远高于前两种养殖模式。两种视角下的成本收益率,混养模式最高,单养模式次之,立体养殖模式最低。因此,推广合理搭配的多种鱼类共生的混养模式;集中处理单养模式下的养殖污染;增加立体养殖模式下污染分解与过滤环节,实现塘内养分与农地共享,减少养殖环境污染,增加收益。  相似文献   

8.
胡早 《环境经济》2008,(2):60-63
山西一直是能源重化工基地,同时也是众多高污染企业的集散地。因污染严重,从2006年9月开始,山西一些市县被国家环保总局和省环保局实施"区域限批"和"流域限批",依法取缔污染企业。有人担心:一大批污染企业的消亡,是否会影响山西经济的发展?一年以后,"限批"改造后的山西,经济发展反而出现增长势头,获得了重生……  相似文献   

9.
青山 《环境经济》2006,(1):104-104
污染已把连通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藻江河变成"五彩河".在江苏常州境内,被数十家重点污染企业严重污染的藻江河,正在把污染物带入长江.面对来采访的记者,当地群众讥讽:"我们对污染早就麻木了,你们还报道什么?别在这里浪费时间了,还是省点时间回家吃饭吧."  相似文献   

10.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高投入、 高能耗、 高污染"三高"和低质量、 低效益"两低"的特点,虽然带来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但同时也造成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严重污染的问题.近年来人们渐渐重视经济发展质量和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更深入人心,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就是在追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探索出的一种环境友好型、 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在湘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矛盾突出、结构性污染日趋明显的社会背景下,构建重污染企业退出机制已成为恢复和保护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本文从重污染企业退出范围与退出方式、补偿主客体与补偿方式等方面对重污染企业退出机制进行探讨,重点研究了国家法律法规中没有明确规定关停并转或还在合法生产期限内的"重污染"企业退出的约束机制及补偿政策标准,并提出湘江流域重污染企业退出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2.
社区均衡污染治理博弈的可能性在于:政府在对污染企业适度的监管调控保护中,促进社区发展繁荣;污染企业与社区在"双赢"中良性合作互动。居于强势地位的政府与污染企业的博弈可能导致社区的生态环保利益受损。而随着社区参与污染治理博弈的均衡作用发挥,寻找到三者利益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艰难平衡,可改变三者间的博弈失衡格局,促进生态环保污染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3.
基于CES生产函数,引入污染控制和劳动力成本因素,从理论和实证上考察二者对制造业结构合理化和结构高端化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劳动力成本上升有利于制造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端化的调整,劳动力成本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交互项对微观企业和宏观制造业结构调整影响呈现"U"型;污染控制对微观企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压力明显,显著抑制污染类型企业自身的结构调整且边际效应递减,但显著有利于宏观制造业整体结构调整;劳动力成本和污染控制"双重"压力,使微观企业和宏观制造业结构的边际调整效应递增,验证了"条件"Porter假说。  相似文献   

14.
宋德勇  陈梁  陈姚 《经济管理》2023,(10):168-187
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路径。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与企业污染排放的匹配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制度对企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探讨不同市场发展模式选择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排污权交易制度能够显著提升企业能源效率。机制检验发现,排污权交易主要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和阻碍污染企业进入有效促进企业能源效率提升,但没有观察到排污权交易产生偏向型技术进步与中性技术进步激励。基于不同的排污权交易市场发展模式发现,与“一级市场先行”模式相比,“二级市场先行”模式下排污权交易的能源效率提升效应更强;除了能源结构优化,“二级市场先行”模式下的能源效率提升效应还来自排污权交易产生的偏向型技术进步激励和污染企业进入壁垒。本文有助于揭示利用市场机制提升能源效率的微观机理,为通过排污权交易机制设计与模式创新,推动能源高效利用与双碳目标实现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综合的经济发展指数、社会发展指数及环境污染指数研究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及全国范围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和社会发展与环境污染均呈"N型"曲线关系。同时也验证了"污染天堂"在我国的存在。因此,通过FDI促进技术革新,加快转变生产方式,促使企业由生产污染密集型产品向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加大环保力度,以避免"N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第二个拐点的出现。  相似文献   

16.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强制性推行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鹃 《生产力研究》2011,(1):37-38,64
文章通过对强制保险的影响因素进行模型分析,认为由于近期我国环境污染事故频发,污染损失严重,而污染企业赔偿水平和赔偿意愿不高,符合实施强制保险的模型条件,因此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在我国应采纳强制保险模式推行。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各界学者开始探索造成企业环境污染的因素,试图通过技术改进减少污染。尤其自1991年"波特假说"提出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的问题。以"波特假说"为理论背景,基于中国污染密集型制造业面板数据建立回归模型,以研发人员数量为控制变量,深入分析环境规制强度对我国污染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环境规制强度对污染密集型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激励作用;在增加控制变量后,环境规制强度对于提高污染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更加显著。可见,"波特假说"适用于我国污染密集型制造业。最后,根据我国污染密集型制造业现状,提出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和产业研发投入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雾霾污染频频来袭,引致重污染企业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进而影响其信贷融资能力及成长性.本文以中国沪深A股377家重污染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雾霾污染程度、 短期信贷融资能力与企业成长性的关系.研究发现,雾霾污染程度与企业成长性显著负相关,即雾霾污染程度越重,重污染企业成长性越差;重污染企业短期信贷融资能力在雾霾污染程度与企业成长性二者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即雾霾污染程度可以通过减弱重污染企业短期信贷融资能力进而降低其成长性.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中国进一步完善重污染企业环境治理激励约束机制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9.
谷放 《时代经贸》2016,(13):39-41
我国目前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出现了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形成恶性循环的严重矛盾,本文梳理了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外部环境经济手段,以及内部经济结构根本调整等优秀治理经验的他山之石作为参考,来对我国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提出由内而外的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哲  王文翰  王遥 《财经研究》2022,(2):78-92+108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部分企业在履行环境责任时存在"说得多,做得少"的"多言寡行"行为,这种现象与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环保目标存在不协调之处。文章研究了企业"多言寡行"的环境责任表现是否会影响政府的资源配置决策。结果表明:(1)环境责任表现"多言寡行"的企业获得了更多的政府补贴。(2)"多言寡行"的环境责任表现帮助企业获得政府补贴的效应只在短期内存在。长期来看,政府可以识破"多言寡行",消除这种资源获取效应。(3)中央环保督察显著抑制了"多言寡行"与政府补贴的正相关关系。(4)"多言寡行"与政府补贴的正相关关系在污染严重和无政治关联的企业中更加显著。与环保补贴相比,"多言寡行"对非环保补贴的正向影响更加明显。文章的研究结论为我国企业在履行环境责任过程中的行为决策和实践表现提供了新的解读,为我国环境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