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独立法人公司是指依照公司法设立的,有独立的财产,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并以自己的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民事责任的组织。我国独立法人公司的特点在于:由出资人或股东以法律行为设立;以营利为目的;是法人企业;要依照公司法、税法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开展日常的经营活动。独立法人公司在法律地位上、财务核算上以及税务征收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独立性。独立法人公司可以是有限责任公司也可以是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2.
<正> 独立财产制与独立责任制是法人制度的两大支柱。独立财产制是法人承担独立责任的基础,独立财产制和独立责任制又是法人人格形成的前提与存在条件。独立财产是指在法律上法人不仅要有自己的财产而且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完整所有权,独立责任即是法人以其全部财产承担全部责任,正是在此基础上法人才同自然人一样成为独立享受权利和义务的民事主体,上述论点可以从法人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得到证实: 从经济发展历史来看,迄今为止商品经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小商品经济阶段,或称  相似文献   

3.
有限责任的出现让无数的投资者大大降低了投资风险,总分公司也使得公司集团不断膨胀,但总公司对总公司承担责任的原则,仍然使得不少投资者望而却步。为了进一步降低投资者的风险,促进投资发展,母子公司应运而生。子公司拥有自己的公司名称和章程,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对外开展业务活动,并以其全部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和其他法律后果,因而在法律上有独立的法人身份,股东只承担有限责任,从而使得母子公司迅速风靡全球。  相似文献   

4.
法人简说     
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首先,法人是一种组织,这是它和作为公民的自然人的根本区别。法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依照法律和法定程序成立,其经营内容和经营性质不能违反国家法律。二是要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这是法人独立进行经济活动,享受权利、承担义务  相似文献   

5.
<正> 法人,是指依照法定程序成立的,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独立的财产,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进行经济活动和诉讼活动,享受权利并且承担义务的经济组织。在我国可以成为法人的有:实行独立核算的国有企业、城乡集体经济组织、有独立预算的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有独立经费的社会团体等组织。凡是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的经理、厂长、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是法定的法人代表,有权以法人的名义签订经济  相似文献   

6.
外部逆向法人人格否认指的是债务人滥用股东权利和公司独立法人地位,故意将财产无偿转移给公司法人,或者姐妹公司之间利益输送,’以逃避债务侵害债权人权利时.可以否定公司法人独立人格.使公司在受让财产限度内对债权人承担债务的清偿责任。从我国理论发展币口司法实践的需要来看,《公司法》第二十条所确立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适用范围过窄,有必要引入逆向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与传统的人格否认制度统一为整体,以更好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彭飞 《国际商务财会》2012,(5):43-45,48
<正>设立新公司过程中的股东出资是指投资方(包括法人、非法人组织以及自然人)在公司设立或者增加资本时,为取得股份或股权,根据协议的约定以及法律和章程的规定向公司交付财产或履行其他给付义务。出资一般有3种情况:一是根据被投资公  相似文献   

8.
话说财产权     
作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公司,应该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独立的法人,就应有独立的财产权,独立的财产是公司承担民事责任的前提和基础。 一、从理论上讲,公司的财产权包括三层内容: 1.公司的财产均来自股东的投资。也就是说,股东一旦把自己的投资财产交给公司,就丧失了对该财产的所有权,而取得了股权,股东个人无任何直接处置公司财产的权利。公司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充分、完整的支配权。《公司法》第四条规定:“公司享有由股东  相似文献   

9.
<正> 根据传统的民法法人理论,法人必须要独立地拥有财产,即对其财产拥有独立的所有权,否则便无法独立地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也就无所谓法人。股份有限公司是法人。股东投资入股所形成的财产是股份公司的基本财产,也是公司取得法人资格的重要条件,公司法人显然应对股份财产享有所有权。而根据企业的发展历史.公司的一个基本特征便是股东—企业所有者同经营管理者分离开来。独资企业(公司)出资者(股东)是企业(公司)的所有者,而股份公司的股东也应是公司的所有者。股东与公司同时都是股份财产所有权的拥有者,又与传统的所有权理论相矛盾。另一方面,根据公司法的一般原理,股东在向公司出资入股取  相似文献   

10.
<正> 法人,是依照法定程序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独立的财产,能以自己的名义进行经济活动和诉讼活动,享受权利并承担义务的经济组织。在我国可以成为法人的有:实行独立核算的国有企业、城乡集体经济组织、有独立预算的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有独立经费的社会团体等组织。凡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的经理、厂长、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有权以法人的名义签订经济合同。然而在实践中,由法定代表人自己直接签订经济合同的情况是不多的。企业的经理或者厂长多是授权本单位的专业业务人员办理。例如,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授权生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法人治理结构? 现代公司制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公司在法律上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拥有由股东投入的股本形成的法人财产;二是公司由一个公司治理结构(亦称法人治理结构)来经营和管理,它体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通过这种治理结构,既要保证股东作为所有者对公司的最终控制权,又要由所有者信托董事会作为代理人对高层经理进行战略指导和有效监督。因此,建立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利益密切相关的人之间组成的一整套利益制衡关系。由这个结构来决定公司的目标设立、目标实施和监查运营的方式。应能为董事会和管理层提供适当的…  相似文献   

12.
一、国有大型企业财务监督机制的原理及运行方式现代产权理论认为出资者所有权应与法人财产权分离。出资者所有权享有企业的剩余收益分配权,选择管理者与参与重大决策等权利。但出资者不能对法人财产中属于自己的部分进行支配,也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法人财产权则表现为企业依照法律,享有法人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并以独立财产对自己的经营活动负责。这也要求企业优化财务监督机制,更好地明晰产权关系,维护受托人的权益。  相似文献   

13.
围绕企业法人财产权的争论国家体改委副主任洪虎曾撰文说,“企业法人财产权”是企业对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拥有的独立支配的权利。企业法人财产权是企业依法独立享有的民事权利之一。企业依法对法人财产行使各项权利,同时以全部法人财产承担民事责任,企业还要依法维护出...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不断展开,公司日益成为最活跃的市场主体之一,公司的本质对外表现为以独立法人的地位进行经营管理并获得盈利,承担全部财产责任,对内为资合主体的契约性,亦即股东收益、责任的有限性。正确认识公司的本质,不仅是公司设立及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条件,也是深化公司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对现代公司的建设及公司法的完善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公司制     
公司制公司制是企业制度中的一种,即公司法人制度。与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同,公司是依法定程序设立,以盈利为目的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它有自己独立的财产,可以而且必须独立承担经济责任,同时享有相应的民事权利。在西方多数国家,公司法规定必须有两个以上的出资...  相似文献   

16.
金正宇 《消费导刊》2009,(24):137-138
公司作为法人具有独立的人格,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商事活动并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这在鼓励投资热情的同时,也为股东利用公司独立人格逃避债务、损害债权人利益提供了可乘之机。通过在个案中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使滥用法人人格的股东直接对债务承担责任,可以更好地保障经济贸易的公平性,促进商贸活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筹建中的公司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法律主体,它在私法属性上应属于“准法人”,有基于筹建事务所必需的民事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能够相对独立地承担民事责任。研究筹建中的公司的法律地位对完善法人学说以及解决司法实践中的同类型问题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照《个人独资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设立个人独资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投资人为一个自然人;(二)有合法的企业名称;(三)有投资人申报的出资;(四)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五)有必要的从业人员。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在申请企业设立时明确以家庭共有财产作为个人出资的,应当依法以家庭共有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个人独资企业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一、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定义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是对实际上已经丧失独立人格的公司的一种揭示和确认。公司法人人格制度要求公司财产独立、责任独立、存续独立、诉讼主体资格独立、人事独立、业务独立,但部分股东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却以公司为工具,利用其优势地位,通过一些不正当行为使公司法人人格丧失独立性,使公司成为它的附庸,致使公司其他股东利益、债权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遭到损害。既然公司徒具形式,实际已经丧失人格独立性,法律就应否认它的独立人格,“揭开公司面纱”,使有责任的公司股东承担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20.
“必要的财产或经费”是法人成立的必备条件之一,也是法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物质基础。但是,由于企业法人非企业法人设立的目的、性质不同,便得二者的民事责任能力有区别,即企业法人承担的是“完全独立”的责任,非企业法人承担的是“相对独立”的民事责任。而企业法人的完全独立责任,使得企业法人的破产成为可能,非企业法人的相对独立责任,使得非企业法人一般只能采取相应的行政措施(如解散、撤销等)终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