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入 WTO 给中国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挑战,国内投资者必须主动走出去,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佳的投资组合,才能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力.QDII 制度的提出有坚实的市场需求为基础,虽然它的推行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是可以通过加强对风险点的监控,完善有关制度设计,将不利影响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本文主要对 QDII 制度之实行可能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以及对实施 QDII 制度的具体规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潘丽娟 《时代经贸》2008,6(1):123-124
加入WTO给中国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挑战,国内投资者必须主动走出去,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佳的投资组合,才能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力。QDII制度的提出有坚实的市场需求为基础,虽然它的推行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是可以通过加强对风险点的监控,完善有关制度设计,将不利影响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本文主要对QDII制度之实行可能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以及对实施QDII制度的具体规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QDII的资格和投资限制不断放宽,近日QDII再次引起了市场的关注。然而,对于QDII可能对海内外市场的影响,目前仍然存在很多误区。国内市场主要担心,QDII会引起资金大规模流出A股市场,引起A股市场价格的大幅下降,这是对QDII制度的误解。QDII制度是一个国家在资本没有完全可兑换的情况下,有限制地允  相似文献   

4.
QDII是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 (合格的境内机构投资者)的缩写。它是在一国 境内设立,经该国有关部门批准从事境外证券市 场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业务的证券投资基 金。QDII意味着将允许内地居民外汇投资境外 资本市场,将通过中国政府认可的机构来实施。 QDII最早由香港政府部门提出,是在外汇管制 下,内地资本市场对开放的权宜之计,以容许在  相似文献   

5.
QDII制度是新兴资本市场实现对外开放的一种过渡性制度安排。在我国已经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推行QDII制度,会产生证券市场资金分流、心理预期作用负面影响,但对我国扩大国内投资者的投资空间,加快培育机构投资者;推动投资理念与模式的逐步成熟;推动证券业制度创新等都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商业银行QDII业务面临的风险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QDII制度是指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的国家,允许本国机构投资者投资境外资本市场的一种制度,曾为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06年我国各商业银行陆续推出各色QDII产品以来,各产品收益表现极不稳定。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各类银行系的QDII产品平均亏损15%-50%不等。现阶段各商业银行推出QDII产品的同时应清醒地认识到其中隐含各种风险,并重视应用相应的手段与方法去防范和化解。  相似文献   

7.
田映华  张登 《当代经济》2007,(16):34-35
文章从发行价差、资本管制、信息不对称、流动性、需求弹性差异、投资理念等多方面对我国H股折价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理论分析.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培育成熟的投资理念;加强和规范信息披露制度;加大市场开放力度;实施更广范围的QDII制度,以此来进一步加强A、H股市场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8.
田映华  张登 《当代经济》2007,(8X):34-35
文章从发行价差、资本管制、信息不对称、流动性、需求弹性差异、投资理念等多方面对我国H股折价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理论分析。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培育成熟的投资理念;加强和规范信息披露制度;加大市场开放力度;实施更广范围的QDII制度。以此来进一步加强A、H股市场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开放金融市场是必然趋势。中国证券市场在2002年引入QFII,在2006年成立QDII。在世界金融风暴席卷之时,这两只证券市场金融衍生品的诞生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安全问题引起了关注。文章分析QFII、QDII对中国证券市场安全性的影响,认为应完善相关制度;提高金融监管水平,从根本上保障我国证券市场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中国QDII投资现状为研究对象,探索中国QDII投资风格、QDII基金失败的原因以及QDII基金的治理措施,旨在发掘改良我国QDII投资发展的对策,寻找中国经济新增长的潜力,从而推动我国QDII投资全面活跃和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1.
QDII(Qualified Domess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制度即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制度,是指在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的国家或地区,允许本国国内得到批准的机构投资者在一定额度限制下通过开立收支范围被严格限定的特别外汇账户投资境外资本市场的一种过渡性制度安排.该制度的实质是对内资投资境外资本市场进行额度管理.在这一制度下,所有对境外资本市场的投资都必须通过此类机构进行,从而方便国家对资金流向和规模等的监管.QDII主要涉及获准机构的资格认定、资金进出的监控以及许可投资的范围和额度限制等三个方面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观点     
《经济导刊》2007,(7):9-9
社会财富分配不公让改革陷入两难境地,中国可实行多元化土地制度,QDII放宽不等于AH股同价,中国资本市场应当国际化.  相似文献   

13.
QDII监管研究     
本文从监管理念与监管效果出发,阐述了QDII监管所涉及的核心理论问题,从宏观的利益目标到微观的方法进行了监管创新尝试性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QDII二元监管运动模型和新监管标准,将动态量化的监管模型纳入决策体系,从理论上催生金融宏观实证分析管理格局。依据QDII二元运动监管模型,在宏观更宽泛的层面提出创新监管体系的理论综合思考:创新与风险协调,监管与发展和谐,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并举,国家利益与大众利益均衡。  相似文献   

14.
首批QDII产品的运作情况整体而言不尽如人意,但各款产品之间较大的收益差别更值得进行仔细的思考。本文结合各产品的收益情况,对各QDII产品之间的设计条款进行了比较,力图找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为今后银行QDII产品的设计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中资银行2006年才开始的QDII新兴业务受制于各种风险,总体发展不快。目前,汇率风险是中资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现实风险;信用风险随着国家对经营QDII监管的放松会越来越大;流动性风险是中资银行在QDII业务发展初期面临的主要风险,以后会逐渐减少;市场风险目前出现的可能性较小,但却是中资银行经营QDII业务必须面对的永恒风险。为防范风险、扩大QDII业务,中资银行应:利用产品策略避险;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保值;选择有实力、信誉良好的交易对手;加强对人民币汇率变动走势的科学预测。  相似文献   

16.
邓淑斌 《资本市场》2003,(10):57-60
考虑到QDII机制被国内投资者视为资金外流的利空政策,以及市场目前的承受能力相当脆弱;再加之,QDII机制对香港市场的资金供给作用有限,而旨在推动香港经济振兴的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协议刚于2003年6月份签署。因此,我们认为,QDII的推出是大势所趋,但管理层不会在年内贸然出台该政策。  相似文献   

17.
<正>QDII作为一种投资渠道,是香港打大陆持有外汇的个人和机构投资者的主意,那么这些外汇持有者会买QDII的单吗?QDll(Qualified Do,nestie Institt,tionalInvesto一QDll)的建议最早是由港人在2001年10月首次提出的QDll的中文名字是'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它与我们已经实施的QFll相对应,一般认为它是指让拥有外汇的中国内地个人与机构投资者,通过一些符合资格的金融中介机构,按照规定的形式,在额度之内,投资于境外的资本市场、这里  相似文献   

18.
QDII(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制度即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制度,是指在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的国家或地区,允许本国国内得到批准的机构投资者在一定额度限制下通过开立收支范围被严格限定的特别外汇账户投资境外资本市场的一种过渡性制度安排。该制度的实质是对内资投资境外资  相似文献   

19.
QDII使命未尽     
张卫华 《经济》2007,(10):46-49
缓解流动性过剩和人民币升值的双重压力被看作是QDII的两大使命。但目前来看,QDII作为还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20.
自发行至今,我国的QDII产品出现了巨大的亏损.因此,文章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现正常开放、具有代表性的4支QDII基金,自07年下成立以来的经营绩效及资产配置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绩效为负,组合管理效率低;交易策略在不同QDII、不同季度存在差异,反转策略能带来正面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