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绍兴企业在应对欧盟第35类纺织品反倾销案的路上走得并不孤单,8月24日,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联合绍兴市外经贸局,在绍兴召开欧盟第35类纺织品无损害抗辩企业应诉工作会议。从会上获悉,全国已有包括绍兴27家企业在内的56家企业提出了反倾销应诉,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也在近日向欧盟委员会提交了欧盟第35类纺织品产业无损害抗辩,全国联手应对反倾销的网络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2.
李清 《经济师》2005,(3):242-242
随着我国外贸制度的改革 ,大多数中国企业都将获得外贸经营权 ,但是从中国的经济机构 ,产业增长、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 ,对中国反倾销的高峰可能是近两年。文章从对反倾销的认识 ;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 ;行业协会如何做好协调 ;企业应该走国际经营道路四个方面提出了预防国外反倾销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郑黎 《经贸实践》2007,(6):41-41
记者从宁波市外经贸局获悉,中美聚酯短纤反倾销案终裁已揭晓,自2004年以来中美贸易在反倾销诉讼中,中国企业首次获得零税率。  相似文献   

4.
杨承静 《经济师》2009,(3):150-150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对华反倾销案已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近期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加强反倾销领域的会计信息的提供和会计手段的运用是打赢反倾销贸易战的基础。针对我国企业在应对反倾销过程中存在的会计问题。文章指出,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完整的成本核算体系,建立健全反倾销会计信息系统,是中国企业积极有效地应对国外反倾销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WTO自我保护规则与我国企业的反倾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雁  李炼 《经济经纬》2003,(6):53-55
世界贸易组织中的自我保护规则,是引导企业由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竞争的规则。从这个角度来反思中国企业的经营理念、竞争观念和营销策略,是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实现反倾销和反倾销对策统一的基本选择。  相似文献   

6.
积极应对反倾销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婕 《经济论坛》2002,(20):28-29
近年来,我国企业遭受反倾销的诉讼不断。愈来愈多的反倾销指控向我国企业敲响了警钟:要想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勇敢地应对反倾销这一大障碍。一、反倾销已构成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在国际贸易中,以低于正常价格或不合理的低廉价格向外出口本国商品的行为,被世界贸易组织定义为倾销。随着我国对外经贸的迅速发展,国际贸易纠纷呈上升趋势,给相关企业造成严重冲击。很多中国传统产品在被反倾销后,完全退出了进口国市场。特别是90年代以来,我国出口产品屡遭反倾销指控,而且这种指控已呈现出从劳动密集型行业向技术含…  相似文献   

7.
中国进口反倾销的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WTO以来,受外国进口产品冲击,中国对外反倾销立案数量逐年增加,反倾销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涉及行业和产品范围日趋扩大,企业自身反倾销意识逐步提高。虽然中国进口反倾销有了一定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对外反倾销现状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反倾销行业过于集中,征收反倾销税率较低,调查期限不灵活,反倾销措施与外资政策重点;中突,国内从事反倾销专业人才缺乏,等等。中国政府应及早建立反倾销措施与产业战略和外资政策配合的经济战略组合,完善反倾销立法对调查期和税率的规定,扩大中国反倾销机构并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8.
蓝雄 《经贸实践》2005,(2):25-27
从1979年欧盟对中国糖精钠反倾销调查以来,截止到目前国外针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案件已达500多起。中国业已成为国际反倾销的最大受害者。从另一角度看.在中国不断降低进口关税.减少非关税壁垒,尤其在加入世界贸易维织以后,逐步履行中国入世承诺的情况下,国外产品为了抢占中国市场.纷纷采取低价倾销的形式进入市场.造成中国不少产业的严重损害。但由于中国反倾销立法比较滞后.国内企业法律意识不强.  相似文献   

9.
羊年的正月还没过完,从遥远的欧洲就传来了欧盟对中国打火机反倾销案将不进行初裁的好消息。这对一直积极应诉的温州打火机企业来说,无疑意味着他们在最后的终裁中胜诉的希望大增。温州打火机企业在这次对欧盟CR法规和反倾销案的应诉中所做的努力是很成功的,为解决中国现在面临的大量企业如何应对国外的反倾销案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文海 《经济论坛》2001,(10):27-28
自从1979年欧盟对中国糖精发起首例倾销指控以来,到目前已有28个国家对中国企业进行了391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的案件调查,涉及4000多种商品,位居全球之首。尤其近年来,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对中国商品反倾销起诉更是大幅增加,从去年至今年上半年就发生了53起,还有10起在立案中,而且在这些反倾销诉讼案中,中国企业输多胜少,给国内相关企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我们知道,一旦倾销罪名成立,企业将被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被迫退出进口国市场。“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与相关企业有业务往来的企业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有生存…  相似文献   

11.
蒋燕 《经济师》2006,(9):45-46
印度已成为对华提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从总量看,中国是印度提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目标国;从年度看,印度对华反倾销调查数呈波动式前进态势;从裁决结果看,印度对华反倾销案终裁基本上都维持了初裁的反倾销事实的裁定;从趋势看,印度将继续是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化工产品仍是被调查的主要产品。印度并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在“正常价格”的衡量上以替代国为准,这需要引起中国企业的注意。中国企业应对印度反倾销调查的主要对策有:通过FDI规避反倾销诉讼;合理利用价格承诺;新出口商积极提出NSR;建立健全预警机制;掌握必要的上诉程序;警惕倾销引诱。  相似文献   

12.
我国出口企业应对国外反倾销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玉科 《经济论坛》2004,(17):125-126
据相关统计,从1979年中国出口的糖精钠在欧盟被反倾销起,中国企业遭遇出口反倾销案件的数量和涉案金额是逐年增加的。截止到2003年,已经有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近500余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涉及4000多种商品,影响中国出口贸易额超过150多亿美元。对我国反倾销位居前列的国家和地区是美国和欧盟。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发展中国家也不断加入对我国的反倾销行列,给中国相关产业造成严重冲击,使中国产品出口面临严峻考验。自1996年以来,中国已成为当今世界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成为国际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低、出口量大的状况已经对许多国家的某些产业造成了直接冲击,因此,国外政府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现象也日益频繁。对中国的出口企业来说,面对日益频繁的反倾销调查,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并且从长远利益出发,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文章结合中国出口产品品牌现状,通过品牌作用的分析,从塑造品牌角度给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徐莉 《时代经贸》2006,(10S):44-46
2006年10月5日欧委会做出终裁,决定对从中国和越南进口的皮鞋征收反倾销税,中国企业中除了金履公司享受9.7%的个别税率外,其他公司将均被征以16.5%的统一反倾销税率。此次反倾销调查是欧盟近年来对从中国进口的众多产品所进行的反倾销调查之一,而且中国皮鞋被欧盟反倾销也并非第一次,所以乍一听起来本没有什么稀奇,不过是感到又挨了欧盟的一拳,我们又得忙乎一阵,紧张一阵罢了。可是后又有报道说中国企业和行业组织对欧委会的决定不服,并积极准备在欧盟打一场民告官的官司,把欧委会告到欧盟的法院,以求伸张正义。对此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因为这标志着中国企业以更加成熟,自信的姿态出现在国际竞争舞台上,这是实力上的崛起,更是精神上的觉醒。  相似文献   

15.
中美贸易反倾销摩擦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受美国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中国被诉倾销商品的种类和数量扩大,被裁定的倾销幅度增高,使中国出口商品受到严重影响。本文通过全面介绍美国对华反倾销现状,分析了美国对华反倾销原因,提出中国政府应指导、协调中国企业采取积极态度,依法应诉国外对我出口产品反倾销案件,确保我国出口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企业来说,反倾销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有许多企业曾亲身经历过反倾销的复杂过程,并深深地领悟到了它的深刻含义。纵观历史,我们不会忘记1979年中国所遭受的首例反倾销案———欧盟对华糖精反倾销指控案。此后,一些国家对华的反倾销指控便相继发生。据中国外经贸部统计,1979年至2000年9月,中国出口产品已累计遭受378起反倾销起诉,其中欧盟占第一位,为87起。近年来,欧盟对中国出口产品反倾销调查十分频繁,而且裁定率很高,自1993年对中国的出口自行车征收30.6%的反倾销税后,又相继于1995…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5大贸易国,也是遭受反倾销调查案件最多的国家,同时,中国被裁定的高额反倾销税使企业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基于会计视角审视反倾销的税务筹划,研究我国企业反倾销应诉中的税务管理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奉先  李娜 《经济科学》2023,(5):102-122
本文通过构建中国企业遭遇东道国反倾销制裁时的行为选择模型探究反倾销壁垒对企业跨国并购成功率的影响,并利用2000—2020年BvD-Zephyr全球并购交易数据库和世界银行临时性贸易壁垒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东道国的反倾销措施在整体上会降低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成功率,尤其是当东道国制度质量较差、与中国文化距离及地理距离较远、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时,反倾销制裁对并购成功率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反倾销制裁可以通过降低企业的贸易竞争力进而抑制并购成功率。进一步考察发现,反倾销制裁的“跟风效应”对跨国并购成功率存在着明显的跨国和跨行业负向溢出作用,东道国反倾销制裁网络中心性的提升会对企业跨国并购成功率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双边政治关系的改善能够缓解反倾销制裁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跨国并购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欧盟对华花岗岩反倾销案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对华花岗岩反倾销案以申诉方欧洲国际天然石产业联合会撤诉告终,是中国企业应诉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又一成功案例。本文一方面分析了本案取得胜诉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指出了本案中依旧暴露出的在中国企业应诉欧盟反倾销指控时普遍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企业应诉反倾销会计支撑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缺乏有效的会计信息支持是出口企业在应诉反倾销时胜诉率低的重要原因.如能构建基于应诉反倾销的会计支撑体系,则可增强企业应诉能力和应诉信心,从而提高企业应诉反倾销的成功率,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权益.本文试从应诉反倾销预警、成本核算管理、内部审计三个方面入手,对中国企业应诉反倾销会计支撑体系结构进行研究,并论述了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