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飘》是美国小说史上的一座丰碑,小说围绕女主人公斯嘉丽在南北战争时的曲折经历,真实地再现了美国历史重要时期(南北战争)时的画面。论文结合美国精神和西方文化,对小说作者塑造的主人公斯嘉丽的形象进行了深入剖析,通过对斯嘉丽在困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强、独立、执著、自由的个性的描写,着重分析了小说中斯嘉丽形象所代表的典型的美国精神,以使读者对小说的内涵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在其短篇小说《猎枪》中,以"猎枪"为载体,用"白色河床"等如诗般的语言,和"三女投书"的巧妙结构,形象地刻画了主人公三杉穰介、一个逃离或者说逃避这个社会的非行动者的孤独。并且通过主人公之口道出人类内心无处安放的孤独: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潜藏着一条蛇,那里睡的才是真正的自己。  相似文献   

3.
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黑猫》的男主人公"我"最初品性温厚,由于酗酒逐渐变得残暴,最终成为"杀人犯"。这种恶性转变表面上是由酒精引起,实则是男主角为遮掩人格中的女性气质——"阿尼玛"的结果。荣格精神分析理论中的"阿尼玛"原型可合理地解释小说中男主人公的病态心理形成。  相似文献   

4.
东野圭吾是日本著名的推理小说作家,以女性作为主人公的作品非常多,丰富的女性形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本篇论文主要从"圣女"和"恶女"两个角度把东野圭吾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概括。并从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进行详细的分析总结,通过将这些女性形象和日本传统文学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对比,使读者能够更加领略到东野圭吾作品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禅是自身体验的一个方法,在时间空间上有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与审思,其寂照圆融方式,直觉体验、顿悟和非逻辑的语言方式对洛夫的禅诗创作有深刻的沟通和影响。洛夫的许多诗歌,把禅融进了其中,呈现出一种禅的"无我"、"顿悟"与"空无"的至高境界。禅思智慧为洛夫诗歌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维方式及创造美感的无穷空间。  相似文献   

6.
王安忆在《长恨歌》中为都市女性的生存架构了人物、空间、时间的三重镜像,主人公王琦瑶一生辗转挣扎于"上海三小姐的形象"、"上海的形象"、"过去的形象"这三重镜像之间,始终未能走出镜像为其带来的浮于生存实质表面的悬空感与无根感。而这种镜像式生存的本质,则是一种非我的他者生存。正是在这种亦真亦幻的镜像式生存境遇中,王琦瑶一步步走上了满溢着欲望的不归路。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中国大学应当树立十大新形象:知识殿堂的形象、没有围墙的大学形象、科技中心的形象、精神文明建设基地的形象、环境整洁的形象、科学的形象、新人本的形象、多样化的形象、现代化的形象、国际化的形象。  相似文献   

8.
《我的光辉生涯》讲述了女主人公西比拉在逆境中不畏艰难,敢于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女性主义形象。而在《简·爱》这部小说塑造了女主人公简.爱的女性的经济独立意识、追求自由平等的自我意识和完美的爱情婚姻观。本文通过对两部小说所塑造的女主人公女性主义形象的异同体现出女性主义的重要性及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国内,关于《看不见的人》的研究都是围绕男主人公以及他周围的男人们,而没有关注到其中的女性人物。她们大多是无名无姓、没有自己的声音。本文将借用美国学者Anne Folwell Stanford的两分法,分析小说中的主要女性人物形象。笔者发现黑人女性更多地扮演"母亲"形象,而白人女性大多扮演"诱惑者"形象。她们依然没有摆脱白人男性社会赋予的刻板形象,都是以与男性的关系定位身份,人格化特征不明显的人物。本质上,她们是"看不见的女人"。  相似文献   

10.
《海上钢琴师》(《The Legend of 1900》)以20世纪生活为故事背景,演绎了男主人公"1900"的音乐世界和船上生活。主人公最后的悲情抉择是他对整个现代社会的拒绝。电影中的轮船、音乐、城市等元素都具有象征意义。文章阐释这些电影元素的象征意蕴,挖掘电影对人类梦想的悲情演绎,以及对现代社会的深刻批判。  相似文献   

11.
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对南非作家库切的诺贝尔获奖作品《耻》中男主人公的文化寓意予以阐释。作品男主人公是一个西方白人文化的符号,作品通过他的经历,使读者认识到,新时期的南非,在包括性观念在内的价值观上,在言说的语言上,白人绝对话语权正在逐渐的丧失;在宗教上,基督教的权威也有动摇之势。这在根本意义上颠覆了昔日南非白人文化的"逻各斯"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12.
小说《八月之光》是福克纳的优秀代表作之一,该小说主要描述了主人公克里斯默斯从成长一步步走向毁灭的悲剧过程。文章试以成长小说的视角解读主人公克里斯默斯的形象,进而揭示福克纳对美国旧南方的爱与恨。  相似文献   

13.
鲁迅的《伤逝》与许地山的《命命鸟》均表达了青年追求爱情婚姻自由受到封建专制阻挠的主题,但两篇小说中的男主人公的结局却不一样。涓生选择活着,加陵选择死亡。从小说内容、作者两方面探索男主人公不同结局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三四十年代,小城镇小说在继承"五四"传统的同时,以鲜明的政治视角审视士绅阶层,塑造了一系列"劣绅"、"烂绅"型士绅形象,深入地批判以绅权及其代表的封建专制主义。与此同时,士绅在社会转型中的命运受到作家的普遍关注。通过儒绅形象的塑造,部分作品积极发掘士绅阶层及其所代表的传统文化在特定时期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5.
小说《露辛达·布雷福特》的女主人公露辛达被认为是澳大利亚文学史上典型的文化弃儿形象,并代表着一切无法适应环境的人们。文章以弗洛姆有关爱的理论为依据,分析了露辛达由于生活在一个无爱的世界里,得不到爱的她,自身也缺乏爱的能力,两方面盘根错节,注定了她孤独和悲剧性的一生。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行业间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人们心理的不平衡也在加剧,教师行业的本来清贫劳苦,此时愈显不堪。面对社会行业间收入差距不断加剧的现实,教师中表现出了"缺乏事业心"、"缺乏进取心"、"缺乏爱心"、"物欲熏心"、"形象扭曲"等多种不良现象。因此,师德建设,要从"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矢志不渝;热爱每个学生,诲人不倦;教好功课,一丝不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团结协作,共育新人"着手。加强师德教育,提高师德素养。  相似文献   

17.
庐山剪刀峡素有"庐山第一峡"之称,是释道儒为代表的深厚文化底蕴与峡谷山水的完美结合,具有极大的挖掘价值。然而,剪刀峡从经营至今形象策划不够,使其资源的效益未充分发挥出来。为了给剪刀峡重新定位、形象策划,首先进行市场调查、分析针对景区资源特性,形象策划等一系列的问题进行现状研究。在此基础上,做出了形象设计。  相似文献   

18.
艾伦和霍尔顿分别是《伊库斯》和《麦田守望者》的男主人公。他们都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与文化持强烈否定态度的反叛者,是自我放逐、坚守"生活在别处"的孤独者,也是拒绝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同流合污的遗世独立者。他们境遇相似不是偶然,而是二战后英国美国社会必然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儿子和情人》中的男主人公保罗·莫瑞尔(Paul Morel)天生性格敏感,在外界成长环境与家庭背景的影响下,特别是在其母亲的特殊影响下,产生了心理上的"恋母情结;女主人公莫瑞尔太太由于家庭出身较高,不甘下嫁给一名矿工,把儿子作为自己情感的寄托和精神上爱恋的对象,造成心理上的逐渐不正常,集优点与缺点于一身。  相似文献   

20.
五四以来,女性解放成为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中的重要一支,许多作家对中国女性的命运和出路进行探索,而女作家丁玲对女性问题的思考和女性形象的塑造尤具代表性。本文将丁玲对女性问题的描写和思考概括为女性形象的三次"出走":第一次"出走"体现了中国女性走出封建家庭、走向个性解放,以阿毛、梦珂、莎菲为代表;第二次"出走"体现了个人开始融入社会,女性由个人主义走向社会革命,以丽嘉、美琳为代表;第三次"出走"体现了解放区的女性仍受到歧视和压迫,必须坚持与封建意识作斗争,走向思想解放,以贞贞、陆萍为代表。三次"出走"连结起来,大致可以体现现代中国女性解放思潮的变化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