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本分析了金融管制的局限制,揭示了传统的金融深化理论由于其内在的缺陷可能累积金融风险并导致金融危机,同时,针对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提出了经济转轨时期金融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三个层次出发,分析了金融抑制及其局限性、金融深化及其内在缺陷性、金融约束及其政策取向,提出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应确定以金融深化为改革的终极目标;以金融约束为必要手段,协调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中国金融改革的初始条件出发,分析民营金融机构发展陷入困境的内在逻辑。指出在国有金融占据垄断地位、缺乏利率形成的市场基础而不存在真正的金融市场价格、对金融行业的准入采取行政审批制以及金融监管缺乏市场基础的初始条件下,国家自上而下推行的金融边际改革没有内生解,民营金融机构良性发展缺乏必需的制环境。  相似文献   

4.
日本主银行制衰落原因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迎接 《世界经济研究》2005,(6):85-88,F003
以往的大部分文献一般把日本主银行制的衰落归结为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不敌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的结果,没有论及中介融资和市场融资的比较优势和劣势。本文则主要从外部冲击和内在缺陷两方面,依据中介融资体系和市场融资体系的比较优势和劣势来分析主银行制的兴衰原因,并根据青木昌彦等人的制度博弈均衡观点,对日本今后的金融制度演化作出预测。本文最后提出主银行制衰落对中国金融制度安排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民营银行:理论回顾与现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亮 《特区经济》2005,(4):90-91
<正>一、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的背景分析1.金融改革与民营银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制度从“大一统”的计划体制走向了市场化体制,民营银行也因此应运而生。①国家对银行产权的高度垄断是中国当前民营银行产生的制度背景。罗纳德·麦金龙(1973)和爱德华·肖(1973)的“金融中介论”认为:金融体系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非常强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关系,发展中国家要扩大储蓄,增加投资,使社会资  相似文献   

6.
【香港《信报》7月19日】中国金融改革在2005年以来进一步推进,直接触及经济领域的一系列体制障碍。金融改革的进展程度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不再主要取决在金融体系本身,而更多取决于与金融体系紧密相联系的经济体系、制度体系。这一点在今年以来重点推进的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汇率改革,以及汇金公司的定位等重要改革方面表现得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7.
本文借助于现代制度经济学和博弃理论,分析上海金融百余年发展的历史与制度变迁,指出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必须发展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直接金融体系,比之间接金融体系,中国银行体系更易于和政府合谋,损害社会福利,中国的金融发展、银行改革需要大力发展直接金融。均衡地发展银行体系与间接金融体系有利于深化现代金融体系的职能,减少政府对金融的过度干预。  相似文献   

8.
2013年,经济领域里的改革力度显著加大,市场对金融领域的改革突破抱有很大期望。没有金融体制改革的经济改革绝不可能成功。现在的金融体系已无法满足我国经济目前所面临的复杂情况,我国金融体系的变革迫在眉睫。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快改革财税体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维护金融稳定"。这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指明了方向。要深  相似文献   

9.
设立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应该是一种创新,它对推动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特别是整个中国金融体系改革可能起到标志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活了全盘皆活金融在经济中为什么能起到核心作用,当前金融核心作用发挥得怎么样;应该怎样重新构建我国的金融体系,以促进金融在经济中核心作用的发挥,是我国改革中必须正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孙敏婕 《中国经贸》2012,(6):137-138
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金融改革,从过去的“大一统”的金融体系逐步建设为多元化的金融体系。多元化的金融体系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利于消除国家金融垄断,提高金融效率。本文的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金融体系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我国金融体系多元化发展的作用,并在结尾部分提出了多元化发展中的一些争议。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后,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他提出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发展经济解决退货膨胀、中国金融走向国际以及一国两制在金融领域的体现等思想。我国金融改革开放正是按照邓小平提出的指导思想进行。经过二十五年的发展,我国基本建立起现代金融体系,金融为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香港澳门回归后,我国又成功实现一个国家两种金融制度。  相似文献   

13.
《海外经济评论》2007,(16):7-10
中国债市在经济中所占比重太小 在2007年3月5日的全国人代会上,温家宝总理向与会代表指出中国政府将加快债券市场发展的步伐。这是一项重大的挑战,我们认为这是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的首要任务。以美元计算,中国官方债市已成为亚洲最大(日本以外)的债市。截至2006年底,中国国债和准国债的总规模已达到6650亿美元,在亚洲国债市场(日本以外)中所占的比重为42%。  相似文献   

14.
银行改革:当前中国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保持稳定、高速的增长依赖健康有效的金融体系。。由于银行体系在中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是否稳定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稳定的决定性意义,我们把银行改革视为中国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金融稳定是微观宏观、内部外部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开放条件下金融风险通过贸易和金融渠道由外部传染到内部,并在内部因素的配合下导致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文章梳理了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历程,分析了中国金融稳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实行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谨慎地开放资本账户、完善国内金融体系、加强审慎有效的金融监管、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等金融稳定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16.
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有助于民间资本运作更加规范、透明,有利于提升金融体系的效率,并有效过滤其内在的高风险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金融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就是建立多元化的资产配置模式,改变传统落后的金融结构,而如果股市资金进一步回流到商业银行,那改革就越改越回去了。“——吴晓求  相似文献   

18.
成思危 《中国经贸》2012,(21):56-57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仅重创了美国金融与经济,也使国际金融体系遭受到“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冲击与考验。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中国相对其他国家来说受到的冲击比较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金融体系非常完善,而恰恰暴露出我国金融体系中存在着投资银行少、金融衍生品少、效率低下、不够先进和发达等一系列问题,其改革迫在眉睫。目前,我国金融改革应朝着国际化、市场化、系统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金融还需五方面努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中国的金融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总体而言,中国还是一个处于经济转轨中的发展中国家,金融领域还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尤其是在构建与新的经济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和谐金融体系上,我们至少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20.
1990年代和21世纪前十年的改革进程过去15年以来,中国金融体系经历了几个阶段的转变。1990年代晚期到21世纪头几年,中国金融体系危机四伏,国内有不断激增的不良贷款,坏账率在1998年达到了25%;国外有来势汹涌的亚洲金融危机,亚洲的经济伙伴国大都遭受了货币攻击和资本外逃。中国政府意识到,在缺乏结构改革和监管改善的情况下,中国也将无法承受这样的金融震荡。1997年底,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