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蔡安平 《中国经贸》2009,(10):28-29
文中借鉴COSO报告提出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有关理论,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五部分内容对我国内部控制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立良好的控制活动,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强化风险意识,加强企业的内部监控,特别是企业的财务监控,建立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的建议来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文章构建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的多元回归模型,对内部控制五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及企业价值的相关指标加以量化,并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对企业价值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企业规范内部管理、确保单位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企业完善内部控制的对策:创造良好的控制环境;强化风险评估意识;深入学习管理理论,开展科学的控制活动;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完善信息传递系统。  相似文献   

4.
孙默 《魅力中国》2010,(23):43-43
文章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五个方面对三鹿集团内部控制失败案例进行系统分析,从中引发改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考,即由权威部门制定内部控制的标准体系,并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作出强制性的安排,做到二者并举;同时,还要加强风险评估和企业文化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姜晓锋 《中国经贸》2009,(20):213-214
文章以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后其内部控制容易产生的问题为基础,探讨按照现代内部控制理论,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框架问题,提出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框架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和监督5个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以期引导国内企业建立起完善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体系,降低威胁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各种风险。  相似文献   

6.
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COSO报告的提出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理论给理论界、实务界以深刻的启示.文章基于COSO报告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理论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5个方面对我国国有企业如何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会计信息系统的推广,使得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数据处理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也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文章基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借鉴COSO报告五要素框架理论,分析探讨了影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5个要素,并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议,以期对企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龙灿 《中国经贸》2015,(6):78-79
物资采购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烟草商业企业物资采购内部控制不完善,执行不力会导致物资资源浪费、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舞弊行为的发生,使企业遭受经济损失。笔者围绕内部控制五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对烟草商业企业物资采购内部控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尚淑玲 《发展》2006,(6):57-58
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管理者和其他员工实施的,旨在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等目的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内部控制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监督决策、信息与沟通等方面,从总体上透视了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其有效实施无疑会促使企业生产管理登上一个新台阶,促进企业经营流程的合理化和正规化。内部控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制度,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并保证资本市场有效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美国COSO委员会提出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基本理论,从五个方面重点阐述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内部控制框架,即:(1)完善企业的控制环境;(2)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防范和控制;(3)设立良好的控制活动;(4)加强信息流动与沟通;(5)强化企业内部监督。  相似文献   

11.
郭岩 《中国经贸》2011,(2):191-192
企业要构建内部控制制度需要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五个要素进行综合考虑,这五项内部控制要素相互关联,贯穿于企业管理过程。  相似文献   

12.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达到某个或某些目的而实施相关措施的过程,包含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大要素。内部控制源于企业风险,财务舞弊、经营失败使内部控制成为全球的主题。本文从内部控制产生的原因、固有风险和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索构建内部控制系统应注意的问题及企业构建内部控制体系、规范经营、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内部控制是进行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使公司内部控制的重点、方式、内容、手段等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通过对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公司内部控制形式上和内容上的变化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公司现行内部控制中的主要问题,并从控制监督机制、信息化管理制度、风险评估及信息化人才建设等方面提出完善公司内部控制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种子企业的内部控制影响种子的数量和质量,还影响该类型企业其他经营目标和战略目标的实现。种子的内部控制必须针对种子生产、加工和营销特点进行设计和执行,并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中.充分考虑控制要素。针对种子企业目前控制环境总体良好,但忽视细节,重视风险评估,但尚不全面、良莠不齐的控制活动以及薄弱的控制监督问题,本文提出了优化生产环境、提高风险评估水平、增加业绩评价、完善控制活动以及进行独立的监督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田静 《中国经贸》2023,(1):175-177
本文旨在探究企业内控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给企业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文章首先对企业内部控制和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其次通过对企业的实证研究,探究企业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内控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涵盖了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和追踪等方面。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文章提出了完善和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优化会计信息披露方式和内容等对策和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中并购成功,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其必要条件之一。结合美国COSO报告中关于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等五大要素,构建企业并购内部控制评价指标,通过对深交所A股主板公司2012年发生的56个并购企业为样本,采用熵权赋值法分析确定各要素在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中的权重,从而建立更加客观、可靠的企业并购内部控制分层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内部控制制度的起源与发展,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讨。提出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议: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完善监督机制;强化风险评估意识;加强组织中的信息沟通;加强控制活动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王小静 《中国经贸》2011,(18):58-58
内部控制制度是在适应市场经济和工业化生产环境下,按照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要素,依据企业自身的经营规模、资金状况、产品特征等具体形式所建立的:以实施内部环境治理、建立自我风险评估体系、开展控制活动、公开相关信息和实施内部监督为主要内容的企业自我管理控制行为规范。当前,在全球性经济低迷徘徊和尚未复苏的形势下,我国的实体经济必然受到干扰和影响,特别是中小企业,其经营活动始终受制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因此,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是中小企业适应全球经济变化,增强自身风险抵御能力,提高经营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得企业内部控制建设面临诸多问题,其中内部环境、风险评估及监督机制方面尤为突出。对此深入分析,以期为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互联网金融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其交易过程中也相继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大多数用户的理财观念相对保守,金融知识较为薄弱,风险承受能力低等特点,类似于余额宝的互联网货币基金,以其碎片化的理财优势,吸引了大多数中低收入用户,在市场中博得了一席之地。对此,互联网金融服务企业就其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也有了新的要求。文章对互联网金融服务企业的交易成本较低、操作效率较高、单笔金额较小,交易频率高、业务覆盖范围较广、发展速度快和风险较大等特点,给企业造成了法律风险、信用风险、信息风险及操作风险的客观存在。继而通过对企业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的内部控制五方面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从制度设计、控制流程、控制人员安排、控制方法和控制技术等的影响因素。针对互联网金融服务企业存在的上述现状及影响因素,文章提出了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对内部制度进行优化、规范控制活动、保持信息的有效沟通和建立健全内部监管体制等多方面对策,以供参考,以期为互联网金融服务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与健全,提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