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周华富 《浙江经济》2012,(15):21-22
长期以来,浙江省十分重视利用海水淡化技术解决沿海地区淡水资源不足问题,浙江大学、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一直致力于海水淡化技术及装备的研究。1997年在舟山诞生了我国首个民用海水淡化工程——嵊泗日产500吨海水淡化工程。2005年,浙江又  相似文献   

2.
海水淡化,是指除去海水中的盐分以获得淡水的工艺过程,又称"海水脱盐"。目前海水淡化技术主要采用多级闪蒸、膜蒸馏、低温多效法、反渗透法等,其中以反渗透技术具有相对较低的成本、相对便捷的流程和几乎没有污染,成为最普遍使用的一种海水淡化技术,备受沿海缺水城市的青睐。海水淡化是水资源的重要补充和战略储备,对解决水资源短缺"瓶颈"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水  相似文献   

3.
熊然 《浙江经济》2012,(15):30-31
在浙江乃至全国海水淡化产业领域,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不仅是早期的开创者、膜技术科研的"领头羊",更是致力于成为未来海水淡化产业的引航者。从1984年成立以来,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肩负"发展水技术、造福全社会"的社会使命,以发展海水淡化技术、推动海水淡化产业、服务海水淡化行业为己任,以技术促  相似文献   

4.
国内首台自主知识产权蒸馏海水淡化装置"十五"期间,针对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亟待突破的技术问题,科技部启动实施了"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示范工程研究"重大科技攻关专项。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与山东黄岛发电厂共同承担了3000t/d低温  相似文献   

5.
海水淡化和直接利用,技术上日趋成熟。资源保证程序度,经济上可以接受,已成为可靠的水源。我国海水淡化无论从开发研究和实际利用,在国际上都处于落后状态,其基本原因是观念保守和思路上进入了误区,担心海水淡化不可靠和成本太高。实际上海水淡化技术已经养活了上亿人中近半个世纪,为人类沿海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应给予足够重视。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如防腐蚀,降低能耗,防生物附着等现均可以解决,在我国建立几个海水利用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产业时机已成熟,我们应在"十五"期间为大规模利用海水做好技术储备。为我国21世纪尚海城市创造一个良好的水环境。  相似文献   

6.
海水淡化是我国海洋新兴产业之一,从1997年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在浙江嵊山岛成功建立起我国第一套500t/d工程以来,在这15年里,我国的海水淡化技术取得了迅猛发展,并日益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要求鼓励海水淡化,加快海水淡化的自主化和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山东黄岛发电厂在成功建设“3000t/d低温多效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和“3000t/d双膜法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的基础上,2008年又投资建设完成“10000t/d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工程为国家发改委在青岛国际示范项目,由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设计、新加坡凯发公司承建、青岛华欧海水淡化公司运营。  相似文献   

8.
红沿河核电厂海水淡化系统是国内核电厂首个海水淡化项目,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该系统采用世界最先进的超滤+反渗透双膜法(UF+SWRO)海水淡化工艺,还采用国际领先的PX压力交换式能量回收装置,能量回收率达92%.系统中所选用的SWRO和BWRO膜元件经过半年多的试运行,标准化脱盐率分别保持在99.3%和97%以上.笔者认为在缺乏淡水的地区或海水水温随季节波动较大的地区,电厂和海水淡化厂联建是一种经济性比较好的方案.此项目为中国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在核电厂的应用做出了新的、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信息》2007,(10):66-66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海洋局和财政部近期联合公布的《海水利用专项规划》提出,2010年我国海水淡化能力要达到日产80万~100万吨,海水利用对解决沿海地区缺水问题的贡献率要到达16%~24%。海水淡化产业迎来机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十五”期间,针对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亟待突破的技术问题,科技部启动实施了“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示范工程研究”重大科技攻关专项。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与山东黄岛发电厂共同承担了3000t/d低温多效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11.
李菲  魏伟忠 《浙江经济》2014,(11):27-28
保供水,是“五水共治”的重要内容。如何做到保供水,不同的地区应有不同的路径。对于海岛和沿海缺水地区而言,发展海水淡化产业,加快海水淡化装置的应用,是实现保供水的重要路径。 浙江是全国最早开展海水淡化研究和应用的省份,拥有国内一流的海水淡化装备制造实力。全省已建成海水淡化装置23套,占全国装置总数的1/3,总产能达11万立方米/日。《浙江省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以增强海岛和沿海缺水地区水资源保障能力为主要目标,加快创建一批国家级海水淡化应用利用试点示范。2013年3月,国家发改委公布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试点单位名单,在全国第一批八个单位中,舟山市、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温州市洞头县鹿西乡(岛)分别被列为试点城市、产业基地和试点海岛。从试点的实际情况看,海水淡化对海岛和沿海缺水地区的保供水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2.
《港口经济》2011,(4):11-11
天津市海水淡化技术及应用水平处全国领先位置,目前已建成的海水淡化项目产能达21.7万吨,日,占全国的41.4%,为推动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起到良好示范作用。天津的海水淡化成果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海水淡化已成为解决全球淡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天津市大力发展海水淡化技术,一批高技术、高性能大型海水淡化项目相继投产。  相似文献   

13.
海水淡化技术及其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各种海水淡化技术的特点及其发展优势,分析了常用的各种海水淡化技术的应用现状,从而提出了当今海水淡化的三大主流技术:多级闪蒸、低效多温蒸发和反渗透三种工艺.  相似文献   

14.
叶林 《港口经济》2013,(9):62-62
今年8月,位于青岛开发区的华轩水务公司的"海水淡化成套装置生产线项目"被列为中央节能重点工程、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重大示范项目,获得780万元扶持资金。项目预计2015年建成,将改变国内淡化渗透膜依赖进口的现状。这是全国首条海水淡化设备批量生产线。海水淡化技术中应用较广的反渗透法,可以使生产  相似文献   

15.
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为我国唯一专门从事海水利用公益技术、共性技术、产业化关键技术和发展战略研究的国家级公益类非营利性科研机构。  相似文献   

16.
《港口经济》2010,(4):47-47
天津海水淡化与利用水平在全国保持领先,天津已逐渐成为我国海水淡化关键技术的研发中心和装备制造基地。据统计,目前我国海水淡化能力约为每日60万吨,其中天津约为每日20万吨,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7.
海水淡化,是一个崭新的朝阳产业,为了保护短缺的淡水资源,发达国家竞相发展海水淡化产业,充分利用海水资源,向大海要水,天津属缺水型城市,加快海水淡化产业,充分利用海水,正当其时,这里,就充分利用海水资源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6月4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的全国海水淡化工作会议在杭州市召开。会议主要是宣传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总结"十一五"以来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情况,研究部署"十二五"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相关工作。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发  相似文献   

19.
小型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一般广泛应用于岛屿、舰船、移动集装箱、石油钻井平台等需要淡水的场所,比较典型的使用案例有:北约舰船用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其日产水量可满足全舰人员日常生活所需:还有联合国为援助缺水地区所提供的移动集装箱式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也可作为应急方案解决地区性的缺水问题。  相似文献   

20.
《港口经济》2008,(3):62-62
由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技术人股的众和海水淡化工程有限公司致力国际市场开发,先后成功取得印尼英德拉玛尤燃煤电站2×4500吨/日海水淡化系统、印尼巴齐丹2×3000吨/日海水淡化系统以及龙湾燃煤电站2×3000吨/日海水淡化系统3个国际项目合同。这是众和公司首次承接的海外项目,内容涵盖了系统及设备设计、加工制造、现场指导、安装调试及售后服务等。这些合同的签订,标志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大型海水淡化技术渐趋成熟并走出国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