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水淡化,是指除去海水中的盐分以获得淡水的工艺过程,又称"海水脱盐"。目前海水淡化技术主要采用多级闪蒸、膜蒸馏、低温多效法、反渗透法等,其中以反渗透技术具有相对较低的成本、相对便捷的流程和几乎没有污染,成为最普遍使用的一种海水淡化技术,备受沿海缺水城市的青睐。海水淡化是水资源的重要补充和战略储备,对解决水资源短缺"瓶颈"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水  相似文献   

2.
山东黄岛发电厂在成功建设“3000t/d低温多效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和“3000t/d双膜法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的基础上,2008年又投资建设完成“10000t/d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工程为国家发改委在青岛国际示范项目,由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设计、新加坡凯发公司承建、青岛华欧海水淡化公司运营。  相似文献   

3.
一、研究背景水资源的短缺是世界面临的难题,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淡水资源,采用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生产淡水。但是反渗透法发展至今,仍然存在“高能耗、高污染、高成本”的“三高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课题组提出通过脉动能交换器将反渗透膜法海水淡化技术与喷雾干燥制盐技术进行耦合的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将海水淡化系统中的不利脉动转化为喷雾干燥系统中的有利脉动,又能通过制盐实现浓盐水的零排放,还能通过盐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摊低海水淡化综合成本。  相似文献   

4.
一、海水淡化技术及滨海新区的海水淡化情况 (一)海水淡化技术 海水淡化方法按分离过程可分为蒸馏法、膜分离法、结晶法、溶剂萃取法和离子交换法等。其中蒸馏法又有多级闪蒸(MSF)、多效蒸发(ME)和压汽蒸馏(VC)之分,膜法海水淡化技术则包含了反渗透法(RO)和电渗析法(ED),结晶法则由冷冻法和水合物法构成。虽然淡化方法有许多种,但多年的实践表明,真正实用的海水淡化只有多级闪蒸(MSF)、多效蒸发(ME)、反渗透法(RO)、电渗析法(ED)等方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作为水资源的重要补充和战略储备,我国的海水淡化产业日益受到重视。2011年年初的中央一号文件和同年7月份召开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均提出,积极开展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在今年的全国海水淡化工作会议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强调,要充分认识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6.
周华富 《浙江经济》2012,(15):21-22
长期以来,浙江省十分重视利用海水淡化技术解决沿海地区淡水资源不足问题,浙江大学、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一直致力于海水淡化技术及装备的研究。1997年在舟山诞生了我国首个民用海水淡化工程——嵊泗日产500吨海水淡化工程。2005年,浙江又  相似文献   

7.
海水淡化的技术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海水淡化已逐渐形成了以多级闪蒸、低温多效和反渗透为代表的3大主流技术。自2000年以来应用最多的反渗透法,约占60%,其次是多级闪蒸占26%,低温多效占5%。  相似文献   

8.
海水淡化技术及其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各种海水淡化技术的特点及其发展优势,分析了常用的各种海水淡化技术的应用现状,从而提出了当今海水淡化的三大主流技术:多级闪蒸、低效多温蒸发和反渗透三种工艺.  相似文献   

9.
王琪  谭永文 《浙江经济》2012,(15):26-27
利用海水淡化等现代技术开辟新的水源,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海水淡化研发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十一五"期间得到了快速发展。200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海洋局、财政部联合发布《海水利用专项规划》。该规划是我国第一部有关海水淡化的规划。2011年底,我国海水淡化能力达到66×104m3/d,是2005年  相似文献   

10.
李菲  魏伟忠 《浙江经济》2014,(11):27-28
保供水,是“五水共治”的重要内容。如何做到保供水,不同的地区应有不同的路径。对于海岛和沿海缺水地区而言,发展海水淡化产业,加快海水淡化装置的应用,是实现保供水的重要路径。 浙江是全国最早开展海水淡化研究和应用的省份,拥有国内一流的海水淡化装备制造实力。全省已建成海水淡化装置23套,占全国装置总数的1/3,总产能达11万立方米/日。《浙江省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以增强海岛和沿海缺水地区水资源保障能力为主要目标,加快创建一批国家级海水淡化应用利用试点示范。2013年3月,国家发改委公布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试点单位名单,在全国第一批八个单位中,舟山市、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温州市洞头县鹿西乡(岛)分别被列为试点城市、产业基地和试点海岛。从试点的实际情况看,海水淡化对海岛和沿海缺水地区的保供水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1.
赖智慧 《新财经》2013,(1):98-99
技术落后和成本过高是国内海水淡化的短板,而国内水资源短缺日渐严重,又让政府对海水淡化规模化发展显得非常迫切。建立大型海水利用的自主示范工程是目前急需的。  相似文献   

12.
山东黄岛发电厂3000t/d双膜法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是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04年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该项目由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设计,并与青岛华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设,2006年5月建成投产。  相似文献   

13.
“十五”期间,针对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亟待突破的技术问题,科技部启动实施了“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示范工程研究”重大科技攻关专项。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与山东黄岛发电厂共同承担了3000t/d低温多效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14.
红沿河核电厂海水淡化系统是国内核电厂首个海水淡化项目,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该系统采用世界最先进的超滤+反渗透双膜法(UF+SWRO)海水淡化工艺,还采用国际领先的PX压力交换式能量回收装置,能量回收率达92%.系统中所选用的SWRO和BWRO膜元件经过半年多的试运行,标准化脱盐率分别保持在99.3%和97%以上.笔者认为在缺乏淡水的地区或海水水温随季节波动较大的地区,电厂和海水淡化厂联建是一种经济性比较好的方案.此项目为中国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在核电厂的应用做出了新的、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海水淡化产业已逐步成为充满投资机遇的战略性产业,上海能否把该产业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新亮点”,作为营造区域优势的“蓝海战略”,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而对海水淡化产业价值系统和价值链进行深入分析,能准确评估海水淡化产业的价值创造功能以及进行发展战略的选择。文章基于对上海海水淡化产业的市场需求、生产要素的SWOT、相关产业联动效果以及上海区域竞争力的“钻石体系”分析,提出了上海海水淡化产业模块化发展的战略思路以及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信息》2007,(10):66-66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海洋局和财政部近期联合公布的《海水利用专项规划》提出,2010年我国海水淡化能力要达到日产80万~100万吨,海水利用对解决沿海地区缺水问题的贡献率要到达16%~24%。海水淡化产业迎来机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经过多年的默默耕耘,我们欣喜地看到:寂寞多年的海水淡化,终于遇到了发展的好时机:中国沿海地区日益严重的水危机,终于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城市不断升高的自来水水价,使海水淡化水终于有了走向市场的可能。虽然海水淡化在一些核心技术与关键设备上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差距:虽然目前海水淡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但其作为中国水资源的战略储备,我们对未来产业发展仍持有适度乐观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港口经济》2008,(3):62-62
由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技术人股的众和海水淡化工程有限公司致力国际市场开发,先后成功取得印尼英德拉玛尤燃煤电站2×4500吨/日海水淡化系统、印尼巴齐丹2×3000吨/日海水淡化系统以及龙湾燃煤电站2×3000吨/日海水淡化系统3个国际项目合同。这是众和公司首次承接的海外项目,内容涵盖了系统及设备设计、加工制造、现场指导、安装调试及售后服务等。这些合同的签订,标志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大型海水淡化技术渐趋成熟并走出国门。  相似文献   

19.
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危机一直是我国在人口增长、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长期的、趋势性的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积极探索太阳能海水淡化产业新途径,实现利用太阳能热水电联产模式,无疑是沿海和临海地区最经济、最实用、最灵活、最环保和最根本的水危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港口经济》2011,(4):11-11
天津市海水淡化技术及应用水平处全国领先位置,目前已建成的海水淡化项目产能达21.7万吨,日,占全国的41.4%,为推动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起到良好示范作用。天津的海水淡化成果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海水淡化已成为解决全球淡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天津市大力发展海水淡化技术,一批高技术、高性能大型海水淡化项目相继投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