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从营养学的角度讲,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为人体三大功能营养素。而脂肪酸是酯肪的主要组成部分,人体可以自身合成多种脂肪酸,但是有两种脂肪酸人体无法合成,只能从食物中摄取,因此被称作“必需脂肪酸”,这两种必需脂肪酸分别是亚油酸和α?亚麻酸。研究表明,包括“必需脂肪酸”在内,人体一天脂肪酸的50%来源是通过食用油得到的,食用油按来源可分为动物油和植物油。动物油以饱和脂肪酸为主,过量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而植物油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基本上不含胆固醇。常见的植物油按种类分为:大豆油、菜籽油、粟米油、花生油、芝麻油和葵花籽…  相似文献   

2.
以GB 5009.257-2016为检测方法,对商场中常见的4种口味注芯蛋黄派(蛋黄味、奶油味、蓝莓味和巧克力味)中脂肪酸组成和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测定结果显示,4种口味蛋黄派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不饱和脂肪酸以ω-9型脂肪酸油酸和ω-6型脂肪酸亚油酸为主,且油酸含量是亚油酸含量的3倍左右。反式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0.20%左右(以油脂中含量计),折算到样品中后,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均符合《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中的规定。本实验数据科学准确,能够为评价蛋黄派的营养价值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人们也越来越注重饮食健康。其中反式脂肪酸食用过量,会对人体造成较大的危害,如容易发胖,影响生育,引发冠心病等。而在人们生活中,很多食品都含有反式脂肪酸,如蛋糕、面包、沙拉酱、乳制品、牛羊肉和植物油等。基于此,主要分析反式脂肪酸的来源,并针对反式脂肪酸的危害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保障人们的饮食健康。  相似文献   

4.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脂肪酸组成鉴别地沟油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分析油脂样品中37种脂肪酸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通过对100多种植物油和20多种地沟油的37种脂肪酸含量的分析,总结出了根据37种脂肪酸含量鉴别地沟油的判定依据。低碳数饱和脂肪酸是地沟油与植物油差异较大的组分,但是应用气相色谱方法测定时无法对其进行准确的定性定量,从而无法根据低碳数饱和脂肪酸的组成进行是否地沟油判定。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完善了根据脂肪酸组成判定地沟油的依据。应用该判定依据,对卫生部两次盲样进行判定,阳性准确率分别为100%和95%,阴性准确率分别为100%和90%,表明该判定依据是一种有效且准确率较高的鉴别地沟油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一、部分媒体的片面报道引起很大反响 近日,央视等部分媒体以“‘氢化油’或酿食物史上最大灾难”、“植物奶油危害堪比杀虫剂”、“反式脂肪酸是人类健康的‘杀手'”、“反式脂肪酸对人体就像定时炸弹,将很有可能导致糖尿病等疾病在中国大爆发”、“世界各国已纷纷限制,但中国却在大规模、无限制地使用”等为题,大量报道“反式脂肪酸”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相似文献   

6.
氢化过程中的高温、高压、催化条件将产生大量的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s,TFA),且不同氢化植物油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因加工工艺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国内外众多研究都致力于寻求在氢化过程中减少TFA生成量的方法。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各类催化剂在油脂加氢反应中的脂肪酸选择性进行综述讨论,重点介绍食品工业中常使用的镍基催化剂,铜、金和铂族贵金属等非均相催化剂以及均相催化剂、非晶态催化剂的新型催化剂。  相似文献   

7.
反式脂肪酸的过量摄入对身体健康有不利影响,国内居民的摄入量呈不断增加趋势。本文从反式脂肪酸的结构性质入手,综述其对人体产生的危害以及检测方法等,旨在对反式脂肪酸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一、部分媒体的片面报道引起很大反响近日,央视等部分媒体以“氢化油’或酿食物史上最大灾难”、“植物奶油危害堪比杀虫剂”、“反式脂肪酸是人类健康的‘杀手”’、“反式脂肪酸对人体就像定时炸弹,将很有可能导致糖尿病等疾病在中国大爆发”、“世界各国已纷纷限制,但中国却在大规模、无限制地使用”等为题,大量报道“反式脂肪酸”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一是消费者产生恐慌心理.大部分消费者看了媒体的报道后,对植脂奶油产品和“反式脂肪酸”产生恐慌、排斥,不敢再买与植脂奶油相关的食品;二是对相关生产企业的产品销量产生负面效应,有些销售企业本月10日以来的日销售量已经减少25%左右.三是担心媒体的片面报道波及到我国整个食品产业;四是境外有些媒体借机炒作,影响到了我国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9.
在人们日常所食用的食品中,反式脂肪酸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反式脂肪酸可以有效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同时,还具备改善食品口感的作用。但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反式脂肪酸用量的控制,一旦过量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为实现对反式脂肪酸用量的有效控制,需要借助气相色谱检测技术对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进行检测。本文在针对反式脂肪酸的危害进行研究之后,对气相色谱检测法的具体运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菜籽油中含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5%,比其它植物油都高。这是衡量植物油营养价值高低的一个标志。人体摄入充足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防止皮肤和头发干燥。菜籽油基本不合胆固醇,适宜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患者食用。用菜籽油炸出的鱼、  相似文献   

11.
速溶奶茶主要原料为奶粉、茶粉、植脂末和白砂糖,其中植脂末含有反式脂肪酸,茶粉含有茶多酚。诸多研究表明,反式脂肪酸与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相关,茶粉中茶多酚含量的多少也决定着奶茶的优劣。本文综述了对速溶奶茶中反式脂肪酸、茶多酚含量的检测情况及其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2.
出口导航     
刘敏 《国际市场》2011,(12):58-59
秘鲁发布加工食品反式脂肪酸标签要求法规草案秘鲁日前发布关于加工食品反式脂肪酸标签要求的法规,规定必须在下列加工食品的产品标签上标注出反式脂肪酸的相关信息,包括:乳制品,未特别说明的一般动物性食品;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精制食用油脂,动植物蜡;肉制品;糖及糖果点心;可可及可可制品;谷物制品、面粉、淀粉,糕饼;豆类和蔬菜制品、水果及其他植物性可食部分;各类预调食品。  相似文献   

13.
<正>一、部分媒体的片面报道引起很大反响近日,央视等部分媒体以"‘氢化油'或酿食物史上最大灾难"、"植物奶油危害堪比杀虫剂"、"反式脂肪酸是人类健康的‘杀手'"、"反式脂肪酸对人体就像定时炸弹,将很有可能导致糖尿病等疾病在中国大爆发"、"世界各国已纷纷限制,但中国却在大规模、无限制地使用"等为题,大量报道"反式脂肪酸"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一是消费者产生恐慌心理。大部分消费者看了媒体的报道后,对植脂奶油产品和"反式脂肪酸"产生恐慌、排斥,不敢再买与植脂奶油相关的食品;二是对相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测定微波加热对反式脂肪酸生成的影响,本试验首先优化了柱温升温程序,将37种脂肪酸甲酯混合标准品基本分离开,并以其作参比,按照优化的升温条件把调和油进行气相分析。其次把油样采用传统加热和微波加热两种方式分别处理,再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处理后的油样进行测定分析,得出两种加热反式脂肪酸生成的趋势,同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羰基值,作为辅助分析,从而选择更为健康的加热方式。实验得出,随着温度升高,两种加热方式油脂中所含羰基值和反式脂肪酸含量都持续增高。对比传统加热,微波加热不合适长时间加热食物,羰基值和反式脂肪酸的含量都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进一步宣传食品营养知识,指导人们合理膳食。方法:以苏州太仓市超市中面包蛋糕类加工食品为对象,调查其反式脂肪酸使用现状,并在消费者群体中发放调查问卷,了解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对消费者消费倾向的影响。结果:超市自制面包蛋糕类共调查43种,46.5%含有人造奶油;超市出售某品牌面包共21种,其中85.7%含有起酥油和(或)人造奶油。结论:市售食品中反式脂肪酸使用比例较高,但是大部分消费者对于食品成分和营养物质的了解较少。  相似文献   

16.
值得开发的健康奶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牛、羊油或固体棕榈油与一种含亚油酸高的植物油为主要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分子重排,得到一种不含反式油酸和胆固醇,富含亚油酸的健康奶油。认为该产品有广阔的国内市场。  相似文献   

17.
当你享受着人造奶油涂抹在烤吐司上带来的香滑口感,炸薯条裹着番茄酱送入口中所带来的无比悠闲和鲜美时,你是否知道,这些美味的背后会否隐藏着健康的杀手?前些时,全球最大的快餐集团麦当劳公开承认,在每份麦当劳薯条中,反式脂肪酸含量从过去的6克增加到了8克,整体脂肪酸总含量从过去的25克增加到了30克。在每份麦当劳炸薯条中,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反式脂肪酸含量比过去增加了1/3。又一次暴发的食品安全危机将人们的视线再一次引入到了食品安全问题上。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不仅出现在油炸薯条中,它目前也广泛添加于各类食品中,这些食品在超市、商…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应用气相色谱检测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进行简单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楼方芳 《浙商》2009,(18):58-59
内地的创业板,在经过“十年磨一剑”后终于开闸在即。然而10年来香港创业板却从创办初期的备受追捧,到如今变成了“一潭死水”。  相似文献   

20.
气相色谱分析脂肪酸组成鉴别地沟油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了50多种植物油、20多种地沟油和4种动物油中37种脂肪酸的含量,对其脂肪酸组成和差异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不同种类植物油脂的特征指纹谱库。应用该指纹谱库可以对各品种植物油进行种类归属判定;同时分析了地沟油与植物油的差异性脂肪酸组成,发现特定的脂肪酸如月桂酸(C12:0)、肉豆蔻酸(C14:0)和十七烷酸(C17:0)等的含量组成,地沟油与正常油脂具有明显的差异,可以作为地沟油的判别依据;利用该判别依据,参加了两次卫生部组织的地沟油盲样考核,阳性准确率均在90%以上。表明利用脂肪酸组成分析方法,是一种有效且可靠性较高的鉴别地沟油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