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气指数保险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气指数保险,以客观的天气条件作为保险赔付对象。相对于传统农业保险,能有效地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视为发展中国家应对天气灾害的有效替代方式,是发展中国家农业保险的发展方向。基于此,本文对天气指数保险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述,以阐明天气指数保险研究的最新进展、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我国的天气指数保险的发展和今后学术研究的方向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与传统农业保险相比,指数保险具有赔付标准客观、运行成本低并可在二级市场交易等优势,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快速发展,是未来农业保险的发展方向。但农业指数保险的发展仍面临基差风险大、指数选取难等挑战。应从数据采集、产品设计、有效需求提升、制度与财政支持以及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建立等方面实现指数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婷  肖海峰 《技术经济》2011,(4):102-106
根据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地区进行实地调研所得的数据,对农户对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效果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调研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程度不同,因此其对农业保险实施效果的评价结果也不尽相同;总体来讲,农业保险在稳定农作物产量、稳定农户家庭收入、增强农业抵御风险能力等方面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还未具有明显的长期效果,并未得到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4.
天气指数保险是农业金融重要创新之一。文章致力于运用Copula函数方法研究棉花产量和不同生育期降水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利用条件期望求解一定降水量条件下的预期产量水平,最终计算得到天气指数保险的非线性支付函数和保险费率。  相似文献   

5.
保费补贴政策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重要部分,不合理的补贴制度无法真正实现"低保费 、广覆盖,低保障 、保成本"的普惠目标.文章构建了农业保险收入消费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带门槛的固定补贴费率模式下,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支出随家庭收入的增加而先升后降;当商业保险的实际费率水平低于政策性农业保险时,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消费总量明显下降,商业保险消费总量随家庭收入的增加而单调递增.基于2015年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数据的分析证实,家庭收入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倒U形关系,而与商业保险存在正相关关系.文章进一步提出超率累退保费补贴模式,并利用实际数据进行了设计.超率累退保费补贴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率和整体保障水平.文章的研究对于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实现金融普惠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政策性农业保险施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7年我国试点推行农业保险补贴政策以来,农业保险对补偿自然灾害及其他意外事故导致的农业生产损失、稳定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通过对北京市和吉林省部分地区施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情况看,农业保险的风险保障作用明显。但存在补贴政策不完善、部分地区补贴配套资金不足、保险公司对政府补贴过度依赖、部分农户投保意识不强等问题。通过完善补贴政策长效机制,根据不同需求扩大保险的险种,加大指数型保险产品的开发力度,提高农户参保意识等措施,可有效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顺利推行。  相似文献   

7.
杨秀玲 《经济论坛》2015,(2):103-105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具有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稳定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为了体现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扶持,国家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应给予税收优惠。本文分析了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税收政策的现状,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探讨进一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税收优惠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根据我国的农业保险的实践提出要尽快构建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实现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性农业保险的有机结合,完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这是我国农业保险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赵双 《经济论坛》2015,(4):90-92
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分散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的重要手段,同时是政府实施转移支付的一种有效途径,对于弥补农户灾后损失、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激发农村经济社会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对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农户调研得到的数据,研究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现状,发现政策性农业保险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北方冬小麦遭受特大旱灾暴露出巨灾保险缺位、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不足、覆盖面不广的问题突出,针对问题文章对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进行了现实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探索方案。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国内外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以及黑龙江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践进行分析,证明相互制农业保险与我国农业产业特点相契合,同时也是符合黑龙江省省情的一种发展模式;探索出一套适合黑龙江省情的推进路径,是促进黑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快速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湖北省孝感市27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通过Logistic模型对农户干旱指数保险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被调查农户农业干旱保险意愿不强,其中72.5%的农户没有支付意愿;有支付意愿的农户愿意支付的保险费也相当低,平均只有每亩12元。基于此,本文为该地区农业干旱指数保险的发展提供相关政策建议:加大对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支付能力;加强农业干旱指数保险的宣传教育工作;探讨合理的农业保险补贴方式和标准;加强天气指数保险研究力度,积极推进天气指数保险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3.
我国应尽快建立独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监督管理体系,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国务院财政部门、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监管对象包括政府、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组织和投保农户。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监管内容包括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监管对象的监管以及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监管机构的监管。  相似文献   

14.
在国内首次提出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体系的治理机制的概念,并从资源配置理论、公共财政理论、盖瑞·J.米勒教授(Miller)的“管理困境”理论等阐述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体系治理机制,在对云南政策性农业保险调研的基础上,论述云南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体系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缺乏必要的联动机制等,最后提出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体系治理机制,夯实制度基础,提高农业保险制度执行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有效需求、道德风险:农业产业化和政策性农业保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产业化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着互动机制,农业产业化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促进机制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农业产业化通过强化农户的风险意识和提高农户的支付能力来增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同时,通过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和加强农户的合作机制来降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农业灾害层出不穷,危害广、程度深、升级快,农业发展遭受空前的风险与危机。自20世纪80年代恢复运作以来,农业保险发展缓慢,市场萎缩,前景不容乐观。目前,我国缺失农业保险法律体系,理论界对此的研究亦处于起步阶段,这与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实不相符。该文针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立法的主要方面,对相关文献做了归纳和述评,并提出了研究展望,以期对我国未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立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政策性农业保险中政府主导地位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政策性农业保险中政府的主导地位 1、政策性农业保险改革方向的内涵农业保险业务分为政策性和非政策性两类。所谓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指的是那些关乎国计民生和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而商业性保险公司又不可能或不愿意从事经营的农业保险业务。比如,重要农产品(如水稻、玉米、小麦、红苕、油料、水果,烤烟等)和符合农业产业发展方向的种植业、养殖业保险业务以及有利于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相关保险业务。  相似文献   

18.
我国应尽快建立独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监督管理体系,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国务院财政部门、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监管对象包括政府、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组织和投保农户.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监管内容包括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监管对象的监管以及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监管机构的监管.  相似文献   

19.
农业保险是财产保险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农业生产危险转嫁机制,农业保险构成政策保险的重要内容。农业保险的政策性,不仅取决于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更是因为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业所面临的危险具有特殊性。我国农业保险不景气源于政府的制度缺陷,因此,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山东省800农户农业保险的问卷调查并采用筛选法发现,养殖规模越大、农业收入占比越高和单位损失越大的农户参与保险的积极性越高,说明农户的经济能力直接影响农业保险的需求,而目前的高费率、保险意识淡薄是农业保险难以大规模开展的原因;购买保险后增加要素投入的意愿较为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农业保险有助于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进而得出结论,目前需要加大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保险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