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各级人民政府、司法机关、执法机关更是责无旁贷。减少和处理各类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是体现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协助党和政府平衡和调整利益关系。消除不稳定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从中国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现状及解决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与建设和谐社会应树立的基本理念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高峰 《时代经贸》2011,(2):11-12
解决企业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现有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接待制度、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处理制度。针对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中的缠讼和重访,应该以人为本,完善缠讼案件终结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相似文献   

3.
信访与人类社会如影相伴,无论是尊崇礼法文化的古代社会,还是依法治国的现代社会,信访都是民众参与国家管理、维护个体权益的重要形式。我国目前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给司法机关和各级政府造成了极大压力和困扰。由于目前我国尚未形成解决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长效机制,造成涉法涉诉信访工作什么都管,什么都管不了,什么都不能不管,什么也都可以...  相似文献   

4.
正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些领导干部忽视了对法制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权欲膨胀、自行其是的情况屡屡发生。行政权力的滥用,势必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危害。当法院用法律赋予的司法权予以救济时,却会遭遇有形和无形的干扰。目前,摆在各级法院面前最为头痛的事是涉法涉诉工作。在上访总量中,涉法涉诉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中央强调稳定、讲求和谐的今天,如何做好此项工作,亦是摆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每年的涉诉信访量都很高,严重妨碍了司法权威,影响了社会和谐,将涉诉信访制度带入一系列的困境之中.本文主要分析涉诉信访制度面临的困境及如何走出困境的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6.
陈燕琴 《时代经贸》2011,(12):37-37
近年来,我国每年的涉诉信访量都很高,严重妨碍了司法权威,影响了社会和谐,将涉诉信访制度带入一系列的困境之中。本文主要分析涉诉信访制度面临的困境及如何走出困境的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7.
涉劳信访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阐述了涉劳信访维稳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做好涉油民事案件的审判工作,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笔者对近年来涉油侵权案件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9.
当下,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的发展期,社会治安问题形势越来越严峻。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下,由于传播信息渠道途径的多样化,不确定的因素和种类增加,造成涉警舆情案件的频频发生,不同程度地给社会的安全及稳定带来极大的危害。必须改善警民之间的关系,采取正确的引导舆情方式和针对性的具体措施,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才会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0.
汪健  薛晓彤 《江南论坛》2013,(12):44-45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经济转型期,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种矛盾堆积,问题诉求多元,随着人民群众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通过人民法院维权已深入人心。作为社会的"漏斗",法院承载着人民群众的最后要求和期许,决定了涉诉信访工作要求高,处理难度大。各种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言论、动向都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渠道表现出来,作为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在应对涉诉信访工作突发事件过程中必须察觉及时,把握规律,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工作,达到维护审判机关安全和正常工作秩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涉法信访是一个社会学与法学的交叉性问题。近年来,这一现象的大量涌现既与行政执法、司法机关的执法、司法行为相关,又受到信访群体法治意识和观念的制约。本文从这两类主体入手,分析了涉法信访的成因及其在现实中所处的尴尬境地,国家应从行政执法、司法公正,法治观念的增强,信访体系的完善以及基层信访工作的落实诸方面进行努力,以法治为本,化解涉法信访,推进我国的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涉他合同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对合同相对性原理的制度性修正.理论上,它由向第三人给付之合同与由第三人给付之合同构成.我国新合同法对涉他合同做了原则性的规定,但还存在诸多模糊和不完善之处.本文拟对涉他合同的一般理论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13.
冷雄辉 《经济经纬》2012,(2):125-129
消费者涉入程度的高低受到多种涉入前因的影响,而且涉入程度与购买意愿之间呈显著相关;涉入前因中营销刺激与个人兴趣与涉入程度呈显著相关,其他因素一般相关或微弱相关;涉入程度在消费者行为中是中介变量。笔者基于我国市场的特性和消费者行为的差异,验证了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出营销刺激是最大正向影响因素;在营销实践方面,验证了在现今的市场环境中"酒香也怕巷子深"现象。因此企业要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制定整合营销传播策略,实施有效营销。  相似文献   

14.
论涉他合同     
王洁 《时代经贸》2007,5(12Z):219-219,221
涉他合同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对合同相对性原理的制度性修正。它由向第三人给付之合同与由第三人给付之合同构成。新合同法对涉他合同做了原则性规定,但还存在模糊和不完善之处。本文拟对涉他合同的一般理论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6,(6)
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交易市场的蓬勃发展以及公民法律意识的逐步提高,涉房委托公证已成为许多公证机构的主要业务之一,它不但提高了房地产交易登记的效率,而且有效地促进了交易登记的顺利进行,节约了社会成本。但涉房委托公证的办理由于时代的进步和法律法规的更新,在实践中难免会因各种因素影响,导致产生很多难以防控的风险。文章侧重于对涉房产委托公证的理解,存在的风险,以及如何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16.
以社会危害性认识为参照,将我国学者关于违法性认识在犯罪故意中的地位的诸多观点归纳为单一说、兼容说和主次说三类。在批评和借鉴上述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危害性认识为主,违法性认识可能性为辅说”的新主张,并对其在涉林案件犯罪故意认定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陈银华  颜健 《时代经贸》2007,5(1X):31-32
涉他合同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对合同相对性原理的制度性修正。理论上,它由向第三人给付之合同与由第三人给付之合同构成。我国新合同法对涉他合同做了原则性的规定,但还存在诸多模糊和不完善之处。本文拟对涉他合同的一般理论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3—2019年深沪A股家族企业数据,构建家族涉入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模型,关注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探究家族涉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其中,将家族涉入重新界定为家族所有权涉入、管理权涉入和代际传承涉入3个维度,将创新绩效按照创新成果范围划分为技术创新绩效和产品创新绩效两个维度。结果表明:①家族管理权涉入、代际传承涉入均与企业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家族所有权涉入抑制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无显著影响;②家族管理权涉入、代际传承涉入通过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间接影响,即研发投入在其中表现出部分中介作用。由此,建议家族企业适当降低家族所有权涉入程度,摒弃以限制型社会情感财富的思维逻辑权衡企业创新问题的做法,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以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13—2019年深沪A股家族企业数据,构建家族涉入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模型,关注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探究家族涉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其中,将家族涉入重新界定为家族所有权涉入、管理权涉入和代际传承涉入3个维度,将创新绩效按照创新成果范围划分为技术创新绩效和产品创新绩效两个维度。结果表明:①家族管理权涉入、代际传承涉入均与企业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家族所有权涉入抑制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无显著影响;②家族管理权涉入、代际传承涉入通过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间接影响,即研发投入在其中表现出部分中介作用。由此,建议家族企业适当降低家族所有权涉入程度,摒弃以限制型社会情感财富的思维逻辑权衡企业创新问题的做法,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以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分析公众参与对于涉核建设项目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构建了涉核建设项目公众参与的三个维度:知识和专业、开放和诚实、关注和关心,梳理了我国涉核建设项目公众参与缺失的典型案例,剖析了涉核建设项目决策中公众参与面临的困境与障碍,最后针对公众参与的三个维度提出破解涉核建设项目公众参与困境的对策:构建信息传递体系、信任互惠体系和情绪表达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