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产物权法体系和不动产物权法体系共同构成了我国物权法体系.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动产价值被挖掘出来,动产在我国的社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我国动产物权法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制订工作自1993年启动,历经立法机关八次审议,已由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物权法》的制订与颁行在我国法治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制订工作自1993年启动,历经立法机关八次审议,已由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物权法》的制订与颁行在我国法治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深远影响。物权法的制订与讨论之所以在海内外引起极大的关注,备受世人瞩目,就是因为物权法是保护最广  相似文献   

4.
动产物权法体系和不动产物权法体系共同构成了我国物权法体系。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动产价值被挖掘出来,动产在我国的社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我国动产物权法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物权法>于2007年3月16日十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2007年10月1日施行,共五编十九章247条.<物权法>的颁布为银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必将对银行业务特别是信贷业务产生深远的影响.<物权法>优化了金融生态法律环境,为破解中小企业和三农"融资难"创造了条件;同时,物权法的实施,也使得银行业面临更大的挑战.本文就银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对信贷业务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2007年10月,我国的<物权法>正式规定该登记制度.2008年7月1日,<房屋登记办法>又对预告登记的范围、申请材料、效力等做了明确规定.笔者结合实际工作,就如何做好房屋预告登记谈点粗浅建议.  相似文献   

7.
<物权法>生效前,我国不动产登记一直未实行统一登记制度,房产、地产、林产等不动产的登记和抵押登记一直按照各自相对应的法律法规办理.<物权法>生效后,由于其规定"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导致原有不动产登记法规面临是否仍具有法律效力的争议,部分不动产登记无法可依.因此,亟需对<物权法>相关条文作出司法解释,并尽快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8.
我国《物权法》于2007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物权法》的颁布实施,对我国的依法行政,特别是行政执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确立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物权保护理念,确保其在行政执法活动中贯彻物权法的立法精神和有关规定,有效地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物权,防止执法侵权行为的发生,是各级行政机关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对此,笔者拟抛砖引玉,谈谈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9.
关于善意取得制度是否适用于不动产,各国立法存在差异,在理论研究方面也存在不同见解.我国新近制定的物权法第106条规定了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意图维护交易安全和交易秩序,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对此规定,学者褒贬不一.本文通过对不动产善意取得进行概念界定、学说评析、确立之必要性的探讨及其构成要件的阐述,认为我国现行物权法对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设置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0.
阳建勋 《财经科学》2007,(12):16-23
《物权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金融业运行环境的重大法律变革,它既为金融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也可能引发新的金融风险.如何防范和化解新规定、新业务所带来的新风险,维护金融安全,促进金融效率,成为《物权法》实施后金融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要结合我国的经济社会条件,稳妥地推进金融创新,同时健全金融法制.加强金融监管,公正合理司法,以达到金融安全和金融效率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
高勇  万敏 《时代经贸》2008,6(4):51-52
关于善意取得制度是否适用于不动产,各国立法存在差异,在理论研究方面也存在不同见解.我国新近制定的物权法第106条规定了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意图维护交易安全和交易秩序,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对此规定,学者褒贬不一.本文通过对不动产善意取得进行概念界定、学说评析、确立之必要性的探讨及其构成要件的阐述,认为我国现行物权法对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设置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从比较法的视野还是从价值论的角度上看,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构建异议登记制度是必要而迫切的.这一观点在<物权法>制订过程中也得到了采纳.如今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把这种制度设计的更合理和完善.本文认为, <物权法>对异议登记的规定是不够妥当的,把异议登记仅仅作为不同意更正登记的一种救济方式不利于发挥该制度的价值.再者, <物权法>规定的条文过于原则和笼统,不利于将异议登记制度付诸实践,需要在立法中给予明确和细化.本文针对如何在我国构建一个合理的异议登记制度作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一部法律草案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一般就会付诸表决。但是,物权法草案却在反复修改后进入五年来的第八次审议。这是全国人大立法史上第一部进入八审的法律草案,也是审议次数最多的法律草案。有人说,《物权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财产支配领域的法律制度进一步健全,广大人民群众将是《物权法》的最大受益者。法学专家王轶非常赞同这一观点。"大到一间房子,小到一针一线,都是《物权法》调整的对象。"王轶谈到,《物权法》通俗地说,就是财产法,财产权的法。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同样受到《物权法》保护。  相似文献   

14.
许晓红 《经济师》2003,(7):56-57
民法典应制定物权法还是财产法 ?这是一个立法目的的问题 ,也是一个立法技术问题 ,但无论从立法目的还是立法技术或者从物权法与财产法的区别来看 ,我国民法典都应该制定物权法而不是财产法  相似文献   

15.
物权法属于民法,而民法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对权利人的权利实行平等保护.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就意味着要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相关法律法规也明确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进一步加强对物权法相关条款的解读,对于正确行使和履行相关法律权利和义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物权法关于车位的权属规定较笼统。本文剖析了我国《物权法》对车位权属的规定,并对车住所有权的取得,房屋与车位的关系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于2007年10月1日实施,它对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关系产生深远影响,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广义上理解,《物权法》是指一切以人对物的支配关系为规范对象的法律,狭义上的《物权法》,指物权法典,是民法重要组成部分。它意味着我国物权制度的诞生,为民法典奠定了重要基础,标志着中国法律体系更加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颁布与施行对中国会计体系的健全与发展起到重大现实意义,有效提高了各行业对新会计准则的执行质量,并带动行业会计准则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物权法对中国经济影响分析,由面到点的方式,逐步深入阐述《物权法》是如何促进会计领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康纪田 《经济论坛》2007,(22):133-136
一、物权行使的自然发展会导致物权"垄断" 保护权利主体对物的归属和对物的利用,是物权法的基本功能.如果说只从微观方面去认识物权法的功能时,那么,物权法是一部物权关系自然发展的法律.  相似文献   

19.
物权法的出台是中国法治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是中国法治建设二十年的优秀成果,本文旨在从法治的视角看待物权法的立法过程,明确物权法立法所体现的法治意义。物权法依据宪法而立法,是中国民主立法的一次巨大胜利,坚持平等保护原则,这是物权法对法治的贡献,同时也只有在法治的时代背景下才有民主立法的物权法。  相似文献   

20.
城镇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70年期满后如何处理,影响着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物权法》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满后可以自动续期,但未对续期的具体办法作出明确规定.本文在法律条文和立法价值分析基础上,从物权法的内涵着眼,结合公共政策角度,论证住宅用地使用权期满应该采取有偿续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