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以2009~2016年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风险投资持股对IPO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有风险投资持股公司的IPO审计收费显著高于无风险投资持股公司,考虑样本自选择可能产生的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风险投资的持股比例和声誉越高,IPO审计收费越高;风险投资是否为联合投资,对IPO审计收费没有显著影响;在风险投资持股对IPO审计收费的影响过程中,盈余管理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本文结论不仅拓展了风险投资与审计市场的相关研究,而且验证了风险投资"逐名"动机在审计市场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IPO上市能给企业带来巨大融资以及利润的增长,不少企业为上市愿不择手段,不惜伪造财务数据,损害投资者的利益,这也将负责IPO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注册会计师推到了风口浪尖.所以,如何控制IPO审计风险成为会计师事务所必须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汤捷 《时代经贸》2011,(18):196-197
近年来,国内一连串的审计失败案对注册会计师的诚信度、公信力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审计职业界出现了诚信危机。本文以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洪良国际公司IPO案为例,运用实证分析方法阐述了注册会计师应当如何管理审计风险,以避免审计失败。  相似文献   

4.
随着2008年经济危机影响的逐渐消退,我国经济逐年复苏,企业规模开始迅速扩张.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筹措资金,以发展公司业务,但IPO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也再次暴露出来.2013年2月7日,法院对上市公司绿大地违反证券法律法规做出了刑事判决,成为国内首例IPO欺诈发行股票罪的现实案例,负责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受到撤销证券服务业务许可的处罚.对以申请IPO公司为审计对象的会计师事务所来说,此事件起到重要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公司IPO上市需要进行内部控制审计,良好的内部控制也有助于提升上市企业的财务信息质量,增强企业管理经营的规范性,对于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和证券市场秩序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围绕IPO上市企业内部控制,介绍了相关概述,分析了IPO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就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21年我国A股IPO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关系型交易对IPO审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关系型交易与审计风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其次,区分产权性质后,发现这种负相关关系显著存在于非国有企业中,而国有企业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及手段,过度包装会削弱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严格上市资格审查、严格退市机制、加大外部审计的独立性及执业资格建设力度,加大对违规机构的处罚力度等措施可有效防止公司过度进行首发(IPO)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8.
杨海丛 《当代经济》2006,(10):80-81
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及手段,过度包装会削弱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严格上市资格审查、严格退市机制、加大外部审计的独立性及执业资格建设力度,加大对违规机构的处罚力度等措施可有效防止公司过度进行首发(IPO)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9.
林凡 《经济管理》2004,(14):83-89
本文对深沪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利润、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4项指标在IPO前2年、当年和IPO后3年共6年间变化情况做了实证研究。结论是:中国上市公司存在比较明显的IPO负面效应。为此,本文分析了造成上市公司IPO负面效应的原因,提出了抑制IPO负面效应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陈璐 《经济研究导刊》2014,(16):151-153,212
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价格又称新股发行价格,是指拟上市公司与其承销商共同确定的新股一级市场发行价格。IPO在一级市场上是否合理定价直接关系到股市是否健康发展,用IPO发行价格作为因变量,用影响IPO定价的诸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包括公司经营财务信息、公司治理信息、证券市场信息、投资者需求信息等,以分析这些信息是否在IPO价格中得到了充分反映,即IPO在一级市场上定价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11.
刘纪鹏  黄习文 《经济》2013,(7):110-111
史上最严格的IPO大核查,打击了IPO"堰塞湖"以及财务造假、业绩"变脸",一直是困扰中国股市的尴尬难题。通过重拳威慑,吓退一批业绩不真实、滥竽充数的IPO在审企业,整顿新股发行包装粉饰和财务造假之风,缓解高悬于顶的IPO"堰塞湖"。此次财务核查也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那么核查背后深层次的意义是什么呢?IPO财务核查效力几何?首先,IPO"堰塞湖"得到缓解。自2012年10月浙江世宝完成发行申购后,新股发行已事实上暂停,但拟上市公司的IPO  相似文献   

12.
我国股票发行通道制与保荐制下IPO定价效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01~2008年沪深股市的IPO数据,对通道制与保荐制下的IPO发行效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通道制下只有公司的发行量、盈利性因素在IPO定价中得到体现,发行效率有限。而保荐制下包括公司规模、成长性、盈利性、偿债能力、经营效率在内的内部因素在定价中得到了有效的体现,同时承销商声誉对公司的IPO定价效率具有显著影响。这说明通道制下IPO定价效率有限,保荐制下IPO定价效率更高,定价更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3.
《商周刊》2015,(1):9
2014年中国A股IPO重启,同时,中企全球IPO也出现数量和规模双双激增。2014年中企全球IPO募资额达626亿美元,是自2011年以来最多的一年。其中包括阿里巴巴创下的全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IPO以及大连万达创下的全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房企IPO。受上述大型IPO交易影响,2014年中企在海外IPO募资额达515亿美元,是有史以来最多的一年。  相似文献   

14.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实体经济的创业创新需要更高效更低成本的资金支持,IPO的成功发行及其发行体制的改革创新,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为实体经济转型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国的IPO发行体制历经二十多年的改革调整,在保障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优化金融市场的融资结构,提高资本市场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诸多弊端,如,IPO高市盈率、IPO高定价、高募集资金及IPO抑价等等,影响着资金在资本市场中的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之间有序流动,不利于股票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基于此,本文拟对我国IPO定价、抑价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我国新股发行的发行方式、定价制度的历史演变,其次,以西部牧业股份有限公司为案例,通过西部牧业股份有限公司IPO发行情况,重点关注其IPO高定价和高抑价现象,实证分析影响西部牧业股份有限公司IPO高定价,高抑价的因素;提出今后一段时间进一步解决我国IPO相关问题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IPO时代归来     
随着三金药业成为IPO重启第一单,暂停9个月的A股IPO终于归来。IPO重启会令A股反弹就此止步吗?IPO重启能否最终成功?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2009-2013年A股上市的887只股票,研究了承销商声誉、需求、政府管制和其他发行特征等因素对IPO抑价的影响,发现需求对IPO抑价的影响最大,需求越大,IPO抑价率也越高,承销商声誉几乎不显著,政府管制显著,且有正向的影响.其他的发行特征表明:发行价格越低,IPO抑价率越高,承销商选择认购也会提升IPO抑价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考察了2000-2004五个年度为首发上市公司(IPO)提供审计服务的签字注册会计师的轮换状态.自然轮换状态的经验数据显示,2000-2003年有60%的上市公司在首次发行证券后三年内就更换签字注册会计师,而2004年强制轮换政策实行后,比例由2003年的73%提高到2004年的19%,可见规定的效果是有限的,根据对经验数据的分析以及与对为上市公司连续提供审计超过五年的签字注册会计师的强制轮换政策的效果比较.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察了2000—2004五个年度为首发上市公司(IPO)提供审计服务的签字注册会计师的轮换状态。自然轮换状态的经验数据显示,2000—2003年有60%的上市公司在首次发行证券后三年内就更换签字注册会计师,而2004年强制轮换政策实行后,比例由2003年的73%提高到2004年的79%,可见规定的效果是有限的,根据对经验数据的分析以及与对为上市公司连续提供审计超过五年的签字注册会计师的强制轮换政策的效果比较。  相似文献   

19.
IPO(即首次公开发行)的显著作用是使资源配置合理化,但是,由于我国的IPO市场存在很多扭曲的现象,如IPO的抑价现象、IPO首日超额收益等,造成了IPO效率体制的低下,所以引进高效率的市场发行体制是必然选择,加入了数量歧视能力的询价体制被证明是提高IPO效率的有效机制.由于我国特殊的"二元结构"体制以及行政制度的束缚,询价制度在我国的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通过对我国股市2002-2004年(即固定市盈率阶段)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仅仅改进发行体制而缺乏对行政管理制度的改变,是无法真正提高IPO效率的.  相似文献   

20.
笔者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会计稳健性测量模型、IPO抑价测量模型,采用2005年~201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A股的539家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会计稳健性与股票的首次公开发行(IPO)抑价之间的关系,探讨信息不对称程度对会计稳健性与IPO抑价之间关系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会计稳健性与IPO抑价呈负相关关系;当信息不对称程度高时,会计稳健性和IPO抑价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