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部委联合发文规范外资参与外围不良资产外经贸部,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日前联合下发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吸收外资参与资产重组与处置的暂行规定》,规范外资参与重组和处置国内不良资产的各项行为。《暂行规定》明确指出,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吸收外资进行资产重组与外置,但必须任命国家指导外商投资的产业政策,文化、金融、保险以及《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禁止外商投资类领域,不列入吸收外资参与资产重组与处置的范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规定须一方控股的项目,外资参与重组后原则上应继续保持中方控股。 此外,《暂行规定…  相似文献   

2.
跨国并购的发展与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并购迅猛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和内容。跨国并购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但“螺旋性上升”的趋势不会终结。中国在对外开放、参加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参与跨国并购,是无可避免的选择。面对日益活跃的外资并购,必须规范并购行为,核心是设定外资并购审查制度,控制外资并购导致垄断结果,完善外资并购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3.
近10年来我过频频发生规模较大的资产重组和并购活动,旨在推动产业重组和结构调整。上市公司急需根据新环境,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并通过并购实现自身扩张,因此战略性并购应该成为目前企业并购的主流。由于第二产权改革的深化将继续成为经济改革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外资并购,管理者收购、民营资本并购等等都可能在下一轮的产权变革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何辉东  薛涛 《新财经》2006,(5):50-51
近来,外资并购话题在业界逐渐升温,“国退洋进”“新洋务运动”等新词汇时常见诸报端。对近期发生的一系列并购案市场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外资并购是魔鬼,会严重阻碍本国企业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国家经济安全;也有人认为,外资并购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多新鲜的东西,是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其实,并购本身只是一项正常的经济活动,是企业之间的博弈,它体现了资本的逐利意识。我们在看待并购特别是外资并购时,不应掺杂太多的感情因素。对参与并购的主体也就是企业来说,在市场以外的层面谈并购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重组是指通过不同的法人主体的法人财产权、出资人所有权及债权人债权进行符合资本最大增值目的的相互调整和改变,对实物资本、无形资本等资本的重新组合。狭义的资产重组包括股份制改组、企业并购、破产、股份制合作、外资嫁接改造、拍卖。广义的资产重组还包括租赁、承包、托管。资产重组作为现代企业资本运营的核心内容受到广泛重视,通过资产重组.既可以实现盘活存量资源,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国民经济布局,又可以优化股权结构.完善内部治理机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甄涛 《中国经贸》2009,(24):46-47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外资大量持续地流入中国的同时,中国企业也开始了积极的跨国经营探索。加入WTO后,在政府“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下,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不断加速,跨国收购的案例不断增加,众多实力企业通过跨国收购的方式参与到全球资源再配置和资产重组活动中去。本文结合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实背景,通过海尔集团并购香港中建数码的案例分析,寻找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深层动因,以及该案例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7.
国有经济战略布局已进入关键时期,与国有经济布局相关的国资、外资和民资在新一轮并购重组高潮中各自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目标应是确立国际竞争力,对外资参与国企并购要持既合作又竞争的态度,同时还需解决民资参与国企重组受制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外资并购将逐渐成为FDI在中国的主要形式。为规范外资并购,应尽快出台外资并购法规,严格审查垄断问题,提高与外资谈判并购的水平,建立并购后的监管和评估机制,从而对外资并购实行全程规范。  相似文献   

9.
外资并购立法的基本原则探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云 《南方经济》2002,(9):23-25,16
在第五次跨国并购浪潮席卷全球的国际大环境下,外资并购我国企业之潮流汹涌而至,但我国现有捉襟见肘的外资并购法律制度尚无法承担起对其指导和规制之重任,并引发外资并购实践中的诸多弊病。由此,构筑科学、高效的外资并购法律体系势在必行,而确立外资并购立法的基本原则无疑成为头等大事。本文正是立足于此,试对外资并购立法的基本原则作深入探讨,以求对外资并购立法及实践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徐念榕 《江苏经济》2001,(12):54-55
并购重组是上市公司进行优化资源配置的最有效手段,在成熟的证券市场上被广泛采用,浪潮一浪高一浪。1993年9月的“宝延风波”拉开了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并购的序幕,1997年以后渐成风气。通过收购并购,有些上市公司确实改善了经营状况,提高了业绩。但虚假重组和恶意重组在资产重组中占了相当的比重,这些重组被庄家用来进行二级市场的炒作,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正常的运行秩序。为了规范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行为,还资产重组以本来面目,从2000年6月开始,证监会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打击虚假重组、鼓励实质性资产重组的措施。2000年年底,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有关部门的领导人透露,中国证监会支持上市公司进行实质性的资产重组,推进资产重组从协议收购向要约收购发展,有关《上市公司收购暂行规定》正在制定之中。可以预见,要约收购这一市场的收购方式将是未来并购市场发展的客观趋势,我国资产重组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