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栋 《商业科技》2010,(2):75-76
西方理论界“税收价格论”的出现,近乎完美的解决了纳税人为什么要纳税的问题。纳税人享受公共产品的同时,支付税收作为交换,税收成了公共产品的价格。但税收价格论未能很好解决税收与公共产品交换之间存在的不等价性的问题,纳税多不等于享受公共产品多,这就跟公众普遍可接受的观念存在较大的落差。本文从社会责任的角度去探讨税收产生以及纳税存在差异的原因。社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每一个社会成员自身的利益,每一个成员都有责任去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税收成为了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之一。而社会成员的个体差异也决定了每个社会成员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不一样,能力越大的社会责任就越大,相应地就要缴纳更多的税收。  相似文献   

2.
张焱 《北方经贸》2013,(4):65-66
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是人们享受国家(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而支付的价格费用",由此可见,税收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价格"。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在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提供的旨在方便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享受纳税权利的服务活动的总称。要更新观念体系,重新审视和定位纳税服务的价值,改进服务手段,全面提高纳税服务工作效率,创新服务方式,满足纳税人日益增长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整合服务资源,建立平面化多功能的纳税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3.
李玲 《市场周刊》2020,(19):0080-0080
关于税收法律关系的性质,曾有权力关系说与债权债务说之争,权力关系说强调税收法律关系是国民对国家课税权的服从关系,纳税义务需经过“查定处分”这一行政行为才能创设。债权债务说则强调税收实体法律关系实质上是国家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同时纳税人纳税享受公共产品而形成的公法意义上的债权债务关系。现国内外学界基本接受“税收是一种公法之债”的理念。论者或直接阐述“税收债权”或虽不明言但将之作为默认前提。  相似文献   

4.
公共财政框架下的税收筹划理念——基于税收价格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正在构建中国式的公共财政理论框架,税收筹划理念也应与之相适应。本文基于税收价格论,从广义去理解公共财政框架下的税收筹划理念,即包含两个方面:纳税人的纳税筹划;政府的税务筹划。分别站在政府和纳税人角度分析税收筹划理念,得出作为纳税人的买方与作为政府的卖方的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  相似文献   

5.
税收只要存在,逃避税收的现象就必然存在.因为税收作为对纳税人经济利益的侵犯,必然刺激纳税人千方百计、挖空心思地去减少或消除自己的纳税义务.通过国际避税,跨国纳税人减轻了其应该承担的税负,减少了有关国家的预期税收收入.而且涉及国际和国家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问题.因此,反国际避税就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国家的税收机关与纳税人之间逃税活动的"斗法",古今中外都大量存在,只不过逃税规模的大小,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税法制度是否健全,税收政策是否科学,社会成员的纳税意识淡薄与否。  相似文献   

7.
《财经界》2001,(5)
国家的税收机关与纳税人之间逃税活动的"斗法",古今中外都大量存在,只不过逃税规模的大小,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税法制度是否健全,税收政策是否科学,社会成员的纳税意识淡薄与否。  相似文献   

8.
纳税服务优化与纳税人意识提高是现阶段税收工作的重点之一。纳税服务优化是纳税人意识提高的基础,而纳税人意识提高又有助于纳税服务优化,因此优化我国纳税服务必须与提高纳税人意识紧紧联系在一起。我国目前纳税服务基础设施虽有所改进,但是纳税服务供给质量的提高仍显不足,距离高质高效纳税服务体系的目标仍存在较大差距。面对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与自身发展的威胁与机遇,现行纳税服务体系需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国内政策,力求提高纳税服务质量,提高纳税人意识,推动我国"十二五"税改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纳税遵从是我国税收征管的重要工作,也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事。分析我国税收纳税遵从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纳税人遵从应提升税收法律层次;加强执法力度;建立纳税人信誉等级制度;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
李晓阳  林国平 《江苏商论》2007,(10):175-176
本文通过对偷税行为的博弈分析和对税收处罚悖论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国家要抑制偷税行为,不但要在税收立法中加大对纳税人偷税行为的处罚,而且更重要的是加大对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的纳税检查责任。税务机关要抑制偷税行为,必须努力降低纳税检查成本,增加纳税检查的频度,扩大纳税检查的广度,同时加强对纳税人的税收法律的宣传,尤其是对偷税行为的后果的宣传,使其自动放弃偷税的念头。  相似文献   

11.
论政府税权的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为什么要控制政府的税权:经济学角度的思考 赋税的本质是政府强制性地征收,其结果是将一部分经济资源从社会公众手中转移到政府手中.所谓税权,从广义上说,就是指这种强制性转移私人经济资源的权力.政府之所以能"名正言顺"地转移私人经济资源是因为公共产品在消费上存在"免费搭车"的问题.公共产品是所谓联合消费和共同受益的物品,如国防、公共秩序、优美的环境等等,其特性是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公共产品的这些特性决定了其效率消费价格为零,即私人不付费也能享受.正因为这样,公共产品无法由私人通过市场价格机制来提供,而只能依靠强制性的税收融资来解决其供给问题.  相似文献   

12.
税收筹划是指当有比较多的纳税方案放在纳税人面前的时候,为了达到合理纳税的标准,也为了纳税人自身获得较高的收益,应该对这些方案进行合理的设计和筹划。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不断的加强对企业税收的筹划。  相似文献   

13.
高磊 《商》2014,(23):154-154
本文主要研究在新形势下如何继续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主要采用列举的方法探讨了纳税人纳税意识淡薄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税收遵从度,构建和谐的税收关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公民、企业和其他组织已基本形成了"我是纳税人"的意识,在履行纳税义务的同时,渴望着享受相应的权利.纳税人权利来源于以税款形式对公共产品的购买,其种类有基本权利和程序性权利两大类别,其配置是通过在两个层次上多次运用倒置的不对等方法形成平衡的,积极行使纳税人权利对我国的法制建设和公共财政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的各项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它是国家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杠杆。对企业员工而言,应税所得主要是指工资收入.包括每月发放的工资和年终奖等各种工资性收入。纳税筹划通过税收方案的比较,选择纳税较轻的方案,减少纳税人的现金流出或者减少本期现金的流出,增加可支配资金,有利于纳税人的发展。因此,如何对个人所得税进行税收筹划.怎样合理节税就成了不少员工关心的话题之一。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正是纳税人通过一定的合法手段减少或规避纳税义务的行为。笔者结合所得税的基本筹划规则和新施行的个人所得税法,谈谈企业个人所得税的筹划。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江华 《财经界(学术)》2011,(24):261-261,263
高新技术企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国家给予高新技术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科技推进生产力的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高新技术企业如何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纳税。对符合享受优惠条件的企业要积极申请认定纳税人身份。  相似文献   

17.
<正>税收滞纳金是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不及时履行纳税义务而产生的连带业务。《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国家对滞纳税款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征收滞纳金,目的是为了保证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时履行缴纳或者解缴税款的义务。多年来,各地区税务机关对于滞纳金的加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没有详细的规程和依据。对企业来说,纳税人已经习惯了"专管员"电话"授意"式的缴税方式,而这种方  相似文献   

18.
浅谈国际税收筹划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纳税人的收入增加,纳税人的纳税意识也逐渐增强。同时纳税人本身也有强烈的减轻自身税负的意识。因此逐渐产生了纳税筹划这个概念,随之许多的筹划方法也进入了实践领域。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展,跨国纳税人的数量也急剧增加,也就产生了一种新的纳税筹划方法——国际税收筹划。本对国际税收筹划的方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纳税人要求税务机关在税收征管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要以税收法律法规为依据,不偏不倚,使纳税人得到同等的纳税负担;要把有关的税收法律法规和征收管理流程公布出来,使纳税人及时足额地缴纳税款。这些给税务机关在税收管理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建立起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在更好地为纳税人服务方面,我们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点经验,现加以介绍,供广大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陈琼 《中国电子商务》2012,(19):177-17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单位的利益,以及国家税收的利益,纳税人应该重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税收筹划的目的是在依法纳税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科学的计划,减轻个人的税务负担。本文就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进行阐述,涵盖税收筹划的意义、方法等,为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