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翠芳  王飞 《中国商论》2024,(2):155-159
文章基于DEA-SBM模型将能源足迹纳入非期望产出测算黄河流域各省的绿色能源效率,借助Tobit模型对绿色能源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在研究期内,黄河流域绿色能源效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波动趋势特征;(2)空间上,绿色能源效率地区差异较大:2020年,黄河流域平均效率值为0.86,下游效率值为1,中游效率值为0.92,接近黄河流域平均效率值,上游效率值为0.77;(3)科技创新对绿色能源效率在10%的水平上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政府干预程度、环境规制在5%的显著水平上对绿色能源效率具有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的SBM模型,从环境约束视角切入,对中国区域旅游业效率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从区域差异特征来看,环境约束下中国区域旅游业效率呈现出"东部地区大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大于西部地区"的空间格局;从分类特征来看,低效率类型的省份占全国比重最大。其次是中效率类型和高效率类型;(2)环境约束下中国区域旅游业效率受到技术水平影响比较显著,经济发展水平和服务发展水平对其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助于农业绿色化转型与可持续性发展。基于2006—2020年中国30个省份数据,选择SBM-ML指数法,利用MaxDEA软件测算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使用系统GMM模型与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产品贸易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且其影响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在东部地区较为显著;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门槛效应,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绿色化发展的正向溢出作用越明显。因此,各省份要推动农产品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政府应当依照地区贸易发展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地制定有关农产品贸易政策,充分发挥农产品贸易的正向溢出作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4.
运用熵值法及DEA模型对2010-2021年中国省际绿色经济发展效率进行测算并得出以下结论:(1)2010-2021年,我国经济仍然总体上依赖粗放式的增长,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效果已经显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治理的进行,环境污染指数在2010-2018年呈现下降趋势,2018年后有所反弹。(2)2021年全国总体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者均未达到生产前沿面,且仅北京基本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经济落后地区如青海、宁夏两地的纯技术效率为1,达到了生产前沿面,但却缺少规模效益。除北京以外,其他地区的综合效率低于全国均值且规模效益递增。从指数分解的结果来看,全国绿色经济效率更加依赖于纯技术效率的贡献。(3)2010-2021年,全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除北京以外的地区规模经济年均变化指数都小于1,绝大多数地区面临生产规模调整的问题。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BCC-DEA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利用2000-2011年中国30个地区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对物流行业能源效率现状及变动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物流行业整体能源效率水平不高,呈现从东部向中西部递减的趋势;技术进步是推动我国物流行业能源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在一些年份和地区,纯技术效率负增长减缓甚至阻碍了物流行业能源效率的提高。因此,应对不同地区制定不同节能政策,将中西部作为我国物流行业节能的重点地区;发挥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显著提升作用,进一步加速技术进步;将纯技术效率的提高当作物流行业能源效率提升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2000年-2013年中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考察期内中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值仅提高了3.13%,东部地区的高效率优势逐渐减退,中部地区的效率值总体较低,西部地区配置效率的"后发赶超"特征明显。东部地区所属省份的配置效率及变化趋势差异明显;中部地区所属省份配置效率地区差异较小;西部地区高效率省份与低效率省份之间的效率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7.
利用2003-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在考虑能源投入和环境污染的情况下,选用基于SBM方向距离函数的ML指数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及其分解项,进一步构建计量模型使用动态GMM方法实证检验财政分权、FDI及其交互项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处于较低水平,且增长主要来源于绿色技术效率的改善;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对绿色技术进步有一定的正向作用,但在较大程度上恶化了绿色技术效率,总体上不利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FDI的引入既不利于绿色技术进步也未能有效改善绿色技术效率,但与财政分权的良性互动显著促进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财政分权、FDI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影响呈现一定的区域非均衡特征。  相似文献   

8.
仝鑫  ;胡俊  ;李策划 《商》2014,(29):231-232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最有活力的经济区域之一泛珠三角地区,通过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该地区九个省份工业行业2003-2012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及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指数进行测算。结果发现,泛珠三角地区九个省份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商》2015,(42):276-277
基于区域视角,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回归分析方法,结合我国30个省份在2008-2013年间的相关数据,并将产业结构优化度作为被解释变量,以科技进步、开放程度及能源利用效率作为解释变量,经分析研究发现,从区域来看,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现状要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大致相当;而从实证结果来看,科技进步、开放程度及能源利用效率均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评价工业生产效率与绿色化程度的主要测评指标,通过超效率DEA视窗模型考察了中国30个省市2011-2015年的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分析其空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沿海及南部各省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普遍较高;中部各省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望提高;西部及北部各省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普遍偏低,其生产效率与绿色化程度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随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建立和“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的逐步实施,中国双向FDI对绿色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13-2018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利用三阶段DEA模型测度绿色创新效率,考察中国FDI、OFDI与绿色创新效率的市场化水平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我国绿色创新效率显著提升但发展不均衡,中西部地区的绿色创新效率较为接近,与东部地区相差较大;中国FDI、OFDI与绿色创新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市场化水平双重门槛,随着市场化水平提升,FDI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系数呈下降趋势并且由正转负,OFDI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系数呈上升趋势并且由负转正,均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特征。  相似文献   

12.
王田田  彭耿 《北方经贸》2023,(6):107-112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测度2011-2020年选取的中国31个省级区域(不含港澳台)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并分析其时空演变趋势,采用Dagum基尼系数法对其区域差异进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整体不高,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特点,且东部地区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区域差异方面,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总体差异趋于扩大,大多数年份的区域内部差异呈现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特点;东-中部和东-西部区域间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较大,经历了波动下降以后趋于平稳,而中-西部区域间差异较小,差异的时变趋势呈现出倒“U”型特征;区域间差异是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3.
采用DEA作为评价模型,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2007-2016年的相关面板数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以及采用Malmquist指数分析法对其进行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研究发现:从时间上看,2007—2016年长江经济带农产品流通效率整体水平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从空间上看,长江经济带各地区农产品流通效率水平不均衡,中下游地区水平较高但增速缓慢,上游地区相对滞后,但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总体看来,技术进步的变动是长江经济带农产品流通效率变化的关键因素。为此,要构建区域协调机制,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整体水平;加快流通技术创新及应用,促进农产品渠道转型升级;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  相似文献   

14.
利用DEA方法测度了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呈现了"W型"特征,在2000—2010年的平均值为0.607,表明全国的能源效率水平较低,能源损耗较为严重,能源效率的提升空间较大。从2004年以来,全国及地区能源效率有逐年提高的趋势。从区域间来看,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之间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呈现出较大的差距。东部地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是最高的,平均值为0.780,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位居第二的是中部地区,其平均值为0.56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效率值最低的是西部地区,平均值为0.416。从主要省市来看,全国高效率省市主要集中在福建、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而能源效率较低的省市主要集中在宁夏、贵州、内蒙古、甘肃、山西等中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  相似文献   

15.
运用基于跨期生产前沿的方向性距离函数(IFDDF)测度了2001-2014年中国各省份的绿色发展效率,并利用Tobit和2SLS法实证检验了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绿色发展效率影响的区域差异。整体而言,进口贸易显著提高了中国的绿色发展效率,但出口贸易对绿色发展效率改善存在阻碍作用;分地区看,东部和西部的进口贸易对绿色发展效率有显著正影响,中部的进口贸易对绿色发展效率有显著负影响,东部和中部的出口贸易对绿色发展效率是显著促进作用,而西部的出口贸易则抑制了绿色发展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2010—2020年中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为样本:(1)分析制造业绿色转型绩效总体水平;(2)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绩效的影响;(3)检验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及产业结构和资源补缺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制造业绿色转型绩效呈稳步上升趋势,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提升制造业绿色转型绩效,且增加研发投入是重要途径,产业结构和资源补缺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1997-2012年的面板数据首先对我国能源效率进行Malmquist指数的分解,结果显示,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呈现正增长趋势,东部地区最快,西部次之,中部最后,且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相差较大,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发展不平衡。再将能源效率的测度结果作为因变量,运用Tobit模型,并考虑了国内外能源价差等因素,Tobit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各因素对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能源价格的改革需要其它政策的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18.
工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主力军",实现工业发展的绿色转型升级,是缓解当前工业发展与能源资源环境的冲突矛盾的必然选择。文章通过熵权-TOPSIS模型,对重庆市2005—2015年工业绿色发展指数进行测算与分析,并结合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测度分析了其发展效率的变化情况。得出以下结论:①2005—2015年重庆市工业绿色发展指数总体呈现先波动下降后波动上升的趋势,其最低值为2009年的0.2286,最高值为2014年的0.6036,涨幅高达164%,表明10年来重庆市工业绿色发展取得较大提升。②四个分指数中资源利用效率指数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环境治理强度指数呈现大幅度波动上升趋势,增长质量水平指数呈现小幅度波动且近似直线上升的趋势,绿色发展潜力指数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③2005—2015年重庆市工业绿色发展指数的发展效率总体呈上升并趋于稳定的态势。以2010年为节点,前期逐年上升,后期保持基本不变,表明重庆市2005—2015年工业绿色发展指数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我国和地区能源效率,并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从地理空间溢出的角度解释能源效率空间特征并提炼出影响区域能源效率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全国和地区能源效率符合倒U曲线特征,全国范围内能源效率的空间差距逐步扩大;(2)能源效率具有明显的空间外部效应,政府在制定能源节能战略时,应对区域间节能合作及先进生产技术的扩散给予更多的关注;(3)能源效率同政府干预、产业结构、产权结构、能源消费结构以及资源禀赋变量呈显著的负相关,与开放程度、能源价格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罗明 《中国电子商务》2014,(20):304-305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促使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由于能源形势不容乐观,改善能源效率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在DEA模型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能源效率评价体系,对我国30个省份在2010年的能源效率与规模收益进行测算,并分析我国的区域能源效率差异,最后根据我国区域能源利用的差异提出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