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陶"是人类利用天然黏土,制成各类器物再用火烧制而成的黑色陶器,俗称"黑陶",是陶器家族中一支靓丽的奇葩。它与人类历史文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陶器对于人类文明与技术进步都曾做出过很大的贡献。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有着悠久历史和审美体系的中国黑陶文化,时刻受到冲击。当代陶艺人对传统的中国黑陶文化不断进行着创新和改造,使其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时代感,形成了当代黑陶文化多元化的艺术创作风格。当代黑陶文化的发展符合了现代潮流,庄重典雅、沉稳朴素的黑陶器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促进了社会的文明发展。中国黑陶文化在秉承璀璨前世的同时,又绽放出绚丽的今生。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书籍装帧艺术发展到“五四”时期即进入了现代书籍装帧艺术的历史阶段。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需要和新文化思想及西方美术的影响,在这一时期,装帧艺术无论从形式上或艺术观点上部引发了巨大变革,产生了历史性的新飞跃,出版了很多装帧设计非常优秀的书籍,同时也产生了一批非常优秀的装帧设计艺术家。 鉴于现代装帧艺术史的空白,我们对这段时期的装帧艺术仅能从一些零散的文章中略知一二,很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书籍的美感和魅力不仅表现在"封面"的创新上,更重要的是精神与外在的和谐、统一.将书籍丰富的内涵与新锐的设计和先进的工艺相结合,将传统文化、时代精神和高科技手法巧妙地融入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理想地完成书籍装帧整体设计的任务,赢得市场、争得读者,这样才能促进我国书籍装帧设计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书籍是一个整体构成,是内外呼应、内容与形式的珠联璧合、充满情感的生命体。书籍装帧设计师必须拥有较强的文化底蕴与创意思维能力,并且通过创意思维给书籍装帧设计寻找到合适的风格定位。书籍装帧设计师要把自己对内容的理解与感受利用一切设计元素——文字、图像、色彩、纸张以及工艺手段等融于作品使之充分展示她的艺术内涵。  相似文献   

5.
我国传统建筑风格独特,构造或精致美观,或磅礴大气,在世界建筑史上有着巍峨的高度和成就。同时我国传统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是中华历史的一个缩影,也是现代社会珍贵的旅游资源。本文概述了我国传统建筑的风格特点,以及对于现代环境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书籍装帧设计不仅是一种文化艺术,而且是人们日常生活与精神品位的反映,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书籍装帧设计在当代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所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所蕴含的巨大包容性,为书籍装帧设计的广阔发展前景奠定了基础,书籍装帧设计则为书籍增添了浓厚的文化韵味,使得读者在享受读书的同时也能够充分地体会到深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从明清北京城墙谈到一段明城墙的抢救□郑孝燮历史巨流,承前启后,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社会发展,这是一条割不断的规律,记载历史文化,代代传承,因此非常重要。但光凭文字显然不足,必定同时离不开文物保护提供的实物见证。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历史文化名城首位的北...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任何一种流传至今的文字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都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明,延续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在中国,作为文明成果之一、以独有的象形文字为载体的书法艺术,无疑更多地承载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而这种承载从历史上来看是由文化的精英--文人来完成和延续的.因此,书法从传统意义上讲更是文人的书法.  相似文献   

9.
刘艳华 《价值工程》2014,(36):301-302
书籍装帧工艺技术作为书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促使书籍装帧工艺技术也随之发生变革,从而要求对未来发展前景要有所把握,使书籍装帧在教学中形成焕然一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琵琶,被誉为是中国弹拨乐器之"王",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动听优美的旋律,深受人们的喜爱,琵琶的发展从古至今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每个历史时期都具有各自的特点.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琵琶作为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革.如今琵琶从表演形式到演奏技巧上都与传统演奏方式有了很大的不同,多种多样的时尚风情融合现代音乐元素,是琵琶作为古老传统乐器在当今社会中流行发展的新亮点.本文以 《新编十面埋伏》 为例,进一步论述现代流行音乐对琵琶演奏和创作的影响以及琵琶作为民族乐器对流行音乐中"中国风"风格的音乐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莉 《中小企业科技》2007,(8X):267-26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书籍的美感和魅力不仅表现在“封面”的创新上,更重要的是精神与外在的和谐、统一。将书籍丰富的内涵与新锐的设计和先进的工艺相结合,将传统文化、时代精神和高科技手法巧妙地融入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理想地完成书籍装帧整体设计的任务,赢得市场、争得读者,这样才能促进我国书籍装帧设计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优秀传统文化是文明的沉淀,它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和特征,对推进历史的进程有着积极的作用。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精华,在当前社会,它的传承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有着巨大的意义。因此,为了推进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我国应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路径进行研究,使优秀传统文化能在新的时代产生新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巩珊珊 《价值工程》2011,30(23):313-314
被首批列为非物质遗产的陕西民间传统刺绣,作为一种典型的女性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发明创造之一,曾极大地带动了中国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同时也对世界文明和进步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它伴随着我国几千年的文明进程发生和发展,无论社会如何变迁,它都以顽强的生命力绵延不绝,生生不息。在大力弘扬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仍然是为了发展。通过寻找一些曾经在历史文明中存在,现在已经渐渐消失的文化,或者是在现代文明中,仍然可以通过转型过来,发扬广大的文化遗传,并积极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总会计师》2010,(3):180-183
中国是世界上人类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在这块土地上劳动和生息的世代人民,为我们谱写了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历史本身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有三四千年,经历了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几个阶段.中国财税的历史也同样经历了数千年漫长的历程,在理财思想上也留下了丰富的遗产。我国古代的某些理财思想.从维护封建统治、理顺财税分配、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已经进入绿色发展新时期,低碳与智慧城市、绿色建筑是新时期城乡建设行业发展的核心主题。在中华历史文明的长河中,因传统建筑文明可以衡量城市与建筑文化先进的程度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国人如今引以自豪的历朝历代传承下来的地域性传统建筑,既是我国不同地域多民族建筑文化的载体,也蕴含着我国先民们在农耕时代积淀的建造智慧和经验。我们应该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还应该创造代表当今社会发展水平的新的建筑文明。"低碳"、"绿色"应该成为新时期城市与建筑发展的"源"动力,也将是未来城市与建筑的内涵。从新时期建筑方针的思考,到低碳城市与绿色建筑发展的技术路线等方面,做了初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非凡的通融性,它体现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中国传统雕塑艺术表现为"灵动之美"且以平面方式表现时空,它是一种物化了的生命实体且记载着文明的印痕.城市雕塑既是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文明标志和文化产物,同时也是一个地方的生命缩影.可见,城市雕塑的营建应注重人性化理念,并倡导中国古代环境艺术中所崇尚的"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7.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谈到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时,曾引用了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的内容:"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当时古代希腊、古代中国、古代印度等文明都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文化传统,并一直影响着人类生活。"并评价:"这段话讲得很深刻,很有洞察力。"总书记提到的"轴心时代"具体是什么?其意义何在?本期我们特别邀请到《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译者李雪涛教授,对雅斯贝尔斯的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著进行解说。通过《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的一些核心观点,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体悟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是符合人类文明发展方向和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的重大原创性理念,在新时代持续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符合时代潮流方向和世界历史规律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8.
林乙 《管理观察》2017,(20):91-9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可以并且能够实现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闽南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具有灿烂的海洋文化历史和丰富的历史遗存,是"一带一路"宏伟蓝图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宝贵的文化资源。从时空、文明等多角度审视泉州"海丝"文化,可以为海洋文明时代的当代中国树立民族自信,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供历史文化支撑,为构建和谐、开放、包容的新型大国点亮灵魂,为助推中国开创人类文明的新起点,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书籍艺术设计理论的基础上,从非物质设计中人性化需求的视角出发,对书籍装帧的人性化需求设计进行分析和论述,对非物质设计中将人性化设计应用到书籍装帧人性化设计中可行性进行探讨,力求寻绎出书籍装帧人性化设计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城市与文化     
在人类历史上,精神文明的发展有繁荣、上升时期,也有停顿甚至衰颓时期,然后又走向更高阶段的繁荣。一条相继不断的,活泼的人类文明之线把全世界连结在一起,文明的每一次大变动,都反映一次社会和经济时代的变动。今天,人类在文明建设上已经有了丰盛的硕果,它五彩缤纷,鲜艳夺目照耀在人类漫步的征途上。这一切成就的取得,与城市,与人类的城市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城市是文明的结晶,同时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