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搞好分业经营促进寿险发展陈明敏随着《保险法》的颁布和人保机构体制改革方案的实施,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终于诞生了。保险分业经营的意义可以说出很多,但最大益处当属有利促进寿险业务的发展。在混业经营的状态下,寿险业始终处于不利的地位。一、基层公司普通重产险...  相似文献   

2.
分业经营13年来,我国的寿险市场有了很大的发展。恒安标准寿险指数至今也已连续发布两年。在连续两年调查的基础上,寿险认知指数课题组发现消费者普遍存在一些对人寿保险功能认  相似文献   

3.
自1999年产品创新以来,寿险产品有了极大发展,但行业关于该发展保障类产品,还是该发展储蓄类产品,有很多争论。一些人认为,保险的本意是保障,不能包含有太多储蓄成分,甚至认为储蓄是泡沫。反观西方成熟市场,寿险产品不仅提供保障,还是重要的长期储蓄手段。因此,寿险公司发展什么样的产品,不应当光从保险的字面上去理解,重要的是分析研究寿险公司擅长做什么,不擅长做什么。寿险公司应当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  相似文献   

4.
《上海保险》2014,(4):64-64
潘连英2001年进入平安保险。她注重诚信和规范展业,在12年的保险生涯中保持零投诉;2011年,成为LIMRA国际寿险营销会员。她的寿险从业心得和感悟是:换位营销,事半功倍;规范服务,树立诚信。  相似文献   

5.
1996年以来,中国寿险市场活跃发展,当时银行利率为9.18%,寿险公司预定利率为9%以上,之后四年内一共降息七次。1999年6月10日第七次降息,银行利率由4.78%降至2.25%,同时,寿险公司预定利率由5%降至2.5%。由于当对寿险市场以仟储蓄型产品为主,中央银行连续降息,寿险公司销售的高预定利率产品,投资收益大减.产生巨大的利差损。利差损问题直接影响了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成了心腹大患。  相似文献   

6.
寿险公司的利率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寿险业自1994年飞速发展以来,至1999年在市场上推出新型寿险品种如分红保险、投资连结保险和万能寿险,寿险公司经营的寿险产品都是传统寿险品种,如终身寿险、两全保险和养老保险品种。这段时间传统寿险保险发展很快,此后分红险、投资连结险和万能型寿险产品才开始逐渐被市场青睐。  相似文献   

7.
刘洋  祝金琴 《新疆金融》2009,(11):46-49
本文运用多元线性模型,实证分析了1983~2007年新疆寿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并应用协整理论,尝试性的检测出了影响寿险需求的长期因素。结论表明:新疆经济水平的发展是寿险快速增长的推动力,教育水平提高对寿险的需求有长期的正相关性。城市化进程和抚养率则降低了新疆的寿险需求。  相似文献   

8.
夏卫新 《金融纵横》2002,(10):52-53,45
自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AIA)在上海引入寿险营销体制以来,我国个人寿险业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个人业务保费收入占比已超过75%。营销体制的创新,极大地推动了寿险业发展,可以说,寿险业的发展离不开100多万营销员的辛勤工作。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营销员队伍素质良莠不齐,  相似文献   

9.
这几年,重视生活质量的家庭越来越多,很多人开始考虑购买人寿保险。人寿保险大多为长期合同,缴费可能长达十几年,这期间有可能出现一些无法按时缴费的情形,比如,出差、遗忘、暂时性的资金困难,等等。出现这些情况该怎么办?另外,寿险合同相对其他保险合同更复杂。投保人应注意购买寿险的十大时间点,这对合理运用保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2004年7月底,中国保监会在非寿险投资型保险产品国际研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非寿险投资型险种。投资型非寿险产品的大力发展将会对我国非寿险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于投资型非寿险的发展我们必须谨慎对待,仔细研究。但是,欧美等保险发达地区并没有开办此类业务,国际可供借鉴经验不多,而我国历史上也只有很短时期开办过投资型非寿险业务,几乎没有什么经验可言。与此同时,投资型寿险发展势头迅猛,并在国际范围内广泛开展。有鉴于此,本文在将投资型非寿险产品与投资型寿险产品对比的基础上,借鉴投资型寿险产品发展的成功经验,吸取其发展的教训,分析发展非寿险投资型险种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刘萌 《中国保险》2004,(4):53-55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寿险业营销理念的导入,推动了中国保险业的结构性变化,由非寿险业务主导市场的态势,渐变为寿险业务占较大份额的倒置结构。2003年全国保费收入3880.4亿元,非寿险仅占比23%左右,年增速也滞后于寿险近21个百分点,而寿险保费已有75%以上来自营销。构建有核心竞争力的营销模式,重组整体竞争优势,成为新形势下诸家非寿险公司提高适应效率的管理战略。  相似文献   

12.
回顾寿险个人营销制度的发展,可以说寿险营销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国大陆各保险公司在1996年后普遍采用个人营销制,人寿保险业务突飞猛进。1997年大陆地区人寿保险费收入达到600亿元以上,首次超过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的产险保费收入。目前,个人营销业务已经达到全部寿险业务保费收入的80%。寿险个人营销制度推动了寿险业务的迅猛扩张,为寿险业的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不仅如此,寿险营销员对普及保险知识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礼忠 《中国保险》2001,(6):26-26
2001年4月10日,新华人寿保险公司济南分公司获准开业,济南寿障市场迎来了继中国人寿、平安、太平洋、泰靡之后叉一家寿险公司,泉城寿险市场出现了“五子登科”的竞争局面、市场竞争主体的多元化.使得寿险市场风生水起。  相似文献   

14.
李曜 《金融研究》1997,(7):64-68
我国新生资本市场中的寿险投资分析李曜一、寿险投资与资本市场的共生关系分析从寿险资金运动的全过程来看,经历了寿险收入——寿险基金——寿险赔款的转换,这一过程是以保险单为媒介的资金调剂行为,体现着寿险的基本职能——补偿和保障效应。但是,如果寿险盈利也出自...  相似文献   

15.
1992年,美国友邦寿险进入上海,给我国寿险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局面,其营销模式的运用深刻影响了我国寿险市场的发展。但是由于经营环境等各方面的原因,该营销体制也显现出一些问题和弊端。  相似文献   

16.
赵平 《中国保险》2004,(2):52-53
由于目前保险市场不够成熟,保险公司长期以粗放型经营为主,寿险产品具有长期性的特征,从而使得营销员的道德风险更有隐蔽性,往往较长时间才能显现,给保险公司的利益带来极大的损害,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声誉。自友邦保险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上海引入全新的个人寿险营销体制,寿险营销员成为个人寿险营销的主力,在带来寿险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出一系列问题。不断扩大的营销队伍中营销员素质良莠不齐,个别营销员只顾赚钱,置保险公司和客户的利益于不顾,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违规行为”:1、为了扩大业绩追求佣金最大化,夸大保障范围误导客户。2、以非法的手段侵占公司利益,如骗赔、撕单、埋单等。这些违规行为都可以归结为寿险营销员的道德风险,主要表现为欺骗投保人和欺骗保险公司两方面。  相似文献   

17.
参照国际保险经验,资本市场的投资收益是寿险公司盈利、竞争力和偿付能力的重要源泉。因此,我国放松对寿险资金进入资本市场的管制应是方向。尽管现在已为保险公司提供了一个间接投资股票市场的渠道,但是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基金种类显然无法满足寿险资金的投资需求,尤其是与寿险投资连接产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相适应的基金品种更为缺乏。本文拟设计一种拓宽寿险资金运用渠道的方案一一构建专业寿险投资基金,为寿险投资运作提供更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加强对寿险营销员的行为规范池斌加强对寿险营销员的行为规范险公司间竞争成败往往取决于其所属营销员综合素质的高低。为适应寿险营销员队伍扩容的管理需要,堵截诈骗案件的发生,中国人民银行于1996年5月1日,正式颁布了《保险代理人管理暂行规定》,从而明确了营...  相似文献   

19.
目前,数据仓库的概念已经被寿险企业的管理人员所熟悉,数据仓库作为一种优化寿险企业经营管理,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效支持的方法也已被广大寿险企业所接受。从国内现状来看,数据仓库在国内的推广使用已初见端倪,越来越多的寿险企业正在从传统的粗放型经营向面向市场的决策支持经营转变,日益增多的寿险市场主体也使得国内的寿险企业必须依靠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手段来完善企业的决策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20.
《中国保险》2006,(12):6-7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但是保险市场适合老年人的保险产品很少,而且大多将寿险产品的购买年龄限定在65岁以下,使得很多有需求的老年人难以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