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部分省市农业保险与农村小额信贷合作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系统研究,分析其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如何推动我国农业保险与农村小额信贷协同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业保险与农村小额信贷协同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部分省市农业保险与农村小额信贷合作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系统研究,分析其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推动我国农业保险与农村小额信贷协同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小额信贷与农业保险协同机制的可行性及重要意义,客观分析了制约协同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了小额信贷与农业保险协同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小额信贷保险自诞生之日起就与“三农”紧密相连,是农村小额信贷的一种捆绑经营模式,其将个人信用与信贷额度、风险控制能力在实务操作中加以综合运用,有利于化解长期困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中农户“贷款难”的痼疾,实现共赢格局。然而,目前小额信贷保险发展存在不协调的问题,亟须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农村小额信贷+农村保险”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建立小额信贷机构的基础上,开展与农村小额信贷有关的其他业务,例如农村保险是可以扩展农村小额信贷或者降低金融风险的。本文就关于开展与农村小额信贷相联系的农村保险业务的模式提出了设计方案,并讨论了农村保险和小额信贷结合开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吴剑洁 《云南金融》2012,(8X):218-219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当下农村小额信贷和小额保险的发展困局,提出农村小额信贷保险产品,着力改善农村信贷体系,促进农村保险发展。文章总结了当前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发展现状,从保证保险、受益人资格、风险价值转移、财产抵押四方面分析了这一较新的保险险种的性质和内涵,针对不同的信用风险来源,设计了相应保障范围的农村小额信贷保险产品,最后就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包括产品创新、金融监管、政策支持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吴剑洁 《时代金融》2012,(24):218-219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当下农村小额信贷和小额保险的发展困局,提出农村小额信贷保险产品,着力改善农村信贷体系,促进农村保险发展。文章总结了当前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发展现状,从保证保险、受益人资格、风险价值转移、财产抵押四方面分析了这一较新的保险险种的性质和内涵,针对不同的信用风险来源,设计了相应保障范围的农村小额信贷保险产品,最后就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包括产品创新、金融监管、政策支持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农村小额再保险机制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额保险为发展农村小额信贷、满足农村资金需求提供了保障。然而,承办农村小额保险的公司却无法承受农业经济发展中天然的高风险,小额再保险在农村的实施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引入小额再保险的重要意义,指出当前我国小额再保险发展面临的障碍,并提出了小额再保险建设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小额信贷保险是一种以小额农户贷款为载体的金融新产品,此项业务的发展不仅使信用社的资产得更好的保护,而且拓展了保险机构的业务,同时也给农户自己买了一份意外疾病加小额信贷保险。本文通过介绍甘肃省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现状,分析了甘肃省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出了加快甘肃省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自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之后,作为“银行保险化,保险银行化”趋势的产物,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应运而生。现在,其服务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越来越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接受。然而,各地在进行小额信贷险的试点推广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1.
邱峰 《国际金融》2013,(2):16-21
"三农"发展一直是我国的首要问题。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指明了农业保险的发展方向,也为小额信贷保险发展赢得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事实上,早在2003年,小额信贷保险就已率先由太平洋人寿试点破冰。在我国,小额信贷保险是以小额贷款为切入点,一般是针对办理短期贷款的借款人遭受意外伤害身故或伤残而意外致贫、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量身定做的险种。小额信贷保险是传统保险的衍生品在服务"三农"、创新银保合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其实质是针对贷款中的信用风险提供保险服务与支持。  相似文献   

12.
由于农民自身条件的限制,农民“贷款难”是一个由来已久的普遍性社会问题。农业保险的推出,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该问题的解决,而农业保险与农村小额信贷的协同发展,不仅能保证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也能巩固农业保险存在的商业基础,从而实现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贵州省为例,对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之间的关系提出理论假设: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二者之间存在互相协同的良性互动机制。本文运用Engel—Granger两步法,对贵州省2005~2014年农业贷款和农业保费收入进行协整检验,进而结合格兰杰因果检验确定农业保险和农村信贷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分析发现: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二者之间不能维持长期的均衡关系,且双方也不构成对方的格兰杰原因,假设不成立。根据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完善贵州省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互动合作的政策建议,以便化解贵州省融资体系的风险集聚、提升银保合作绩效。  相似文献   

14.
论农村小额保险与农户小额信贷的结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竑 《福建金融》2009,(6):17-18
农村小额保险是近年来在发展中国家受到广泛重视的创新型保险业务。本文分析将农村小额保险与农户小额信贷相结合的现实可行性,探索将两者有机结合的运行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农村小额保险,助推农户小额信贷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博弈方法,基于农村小额信贷供求双方经济利益的视角,在农户自愿还贷的框架下,讨论银行自愿贷款所需条件,以寻求影响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本源因素。研究发现,只有通过降低银行发放小额贷款的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加强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以及大力发展农业保险等举措才能从本源上解决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是活跃农村金融市场、保障与拓展农民收入渠道的重要工具,但目前二者都在供需方面存在突出矛盾。本文在分析了现行农业保险和农村信贷产品运行状况的基础上,以农户的"主体适宜性"为前提条件,运用Binary Logistic和Probit回归模型选择合适的农户参与主体,设计"二托一"农业银保产品,并进行相关费用的厘定。通过农户的"主体适宜性"分析可知,"二托一"农业银保产品需要在"农业保险+小额信贷"和"农业保险+非小额信贷"区分的基础上进行,参保农户与信贷农户可以为同一主体,也可为非同一主体。"二托一"农业银保产品具有良好的主体适宜性,可缓解二者单独运行存在的固有缺陷,具有良好的外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新疆小额信贷推广工作的深入开展,一些矛盾与问题也逐步显现。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强大的信贷资金支持,但由于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农村信贷主体信用意识不强,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加上保险保障机制的缺失,导致农村信贷风险相对较高,信贷资金供给不足。针对以上问题,农村金融机构必须探索有效途径,尽快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农户小额信贷持续推进。  相似文献   

18.
一、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界定及模式(~)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界定农村小额信贷是一种主要以贫困农户为对象的小规模金融服务形式,旨在通过小额贷款为贫困农户提供自我就业和自我发展的机会,其基本特征为额度较小、服务于农村贫困人口、无担保和抵押、期限在一年之内。  相似文献   

19.
"小额信贷+保险"将个人信用与信贷额度、风险控制能力在实务操作中加以综合运用,是农村小额信贷的一种捆绑经营模式. "小额信贷+保险"信贷产品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农产品成本收益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FLIPSIM模型对农户经济行为进行模拟。通过分析发现:农业保险对农户收入和小额信贷风险的影响与保险保障水平直接相关,保障水平较低的农业保险产品对提高农户收入和降低小额信贷风险影响不显著,保障水平较高的农业产品可明显降低农户小额信贷的风险。与成本保险、产量保险相比,收入保险对提高农户收入和降低小额信贷风险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