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休闲、旅游及其相关概念之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休闲、旅游及其相关概念是休闲学与旅游学研究的理论基石.而目前国内对于休闲、旅游及其相关概念的认识不仅没有统一,而且还相当混乱,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休闲学与旅游学的健康发展.有关研究指出,一个学科之所以迟迟不能达到规范化,其研究水平之所以很难提高,至为关键的问题是作为学科基础的方法论落后.要想提高学科研究的理论分析水平,没有捷径可走,必须在基础理论上下工夫,夯实学科的理论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1998).鉴于此,笔者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试图对休闲、旅游及其相关概念进行辨析,以就教于大方.  相似文献   

2.
韦尔(Will Durant)在教了15年康德哲学后,通过写作脍炙人口的《哲学简史》才弄清楚康德的意思。笔者作为一个旅游学的教师,是通过5年《休闲学》课程来深化对旅游的认识的。就好像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认识不断扩展一样,对于旅游学者来说,如果不理解休闲,他对旅游也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还想做点交代,笔者是经济管理学科出身,这种背景在旅游学界较少,因此笔者对旅游与休闲的理解有所不同。对于笔者来说,旅游专业学生的就业与继续深造、旅游学的利益与地位,比旅游者的需求和行为重要得多,旅游业应该作为有自己产品、技术和领域的创造者和引领者的部门,而不应该是手无寸铁、无立锥之地的依附者和迎合者的部门。  相似文献   

3.
与休闲比较视野下的旅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尔(Will Durant)在教了15年康德哲学后,通过写作脍炙人口的<哲学简史>才弄清楚康德的意思.笔者作为一个旅游学的教师,是通过5年<休闲学>课程来深化对旅游的认识的.就好像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认识不断扩展一样,对于旅游学者来说,如果不理解休闲,他对旅游也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还想做点交代,笔者是经济管理学科出身,这种背景在旅游学界较少,因此笔者对旅游与休闲的理解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旅游学术研究前沿关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需要理论指导,理论研究水平能够反映学科的成熟程度和发展水平,要使旅游学在我国学科之林中占有重要位置,我国的旅游学术研究必须在基础理论的研究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今后旅游学研究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要从多学科的角度,研究旅游的形成和发展规律。旅游理论的研究必须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研究解决旅游发展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促进我国旅游业的良性发展。纵观国际上旅游学研究的进程,审视中国旅游研究的现状,我认为中国旅游学术研究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加强:  相似文献   

5.
旅游六要素的理论属性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翟辅东 《旅游学刊》2006,21(4):18-22
文章通过对旅游六要素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其历史贡献的回顾,说明旅游六要素不仅是旅游产业结构的主体,而且在旅游学科体系中也居于基础性的地位.旅游六要素有自己的概念和原理体系,使旅游学具有应用学科性质.除了旅游学之外,没有一门别的学科能系统地把旅游六要素及其相关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作为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旅游学科体系结构由三个层次的系统组成:一是主体系统(旅游六要素);二是动力系统;三是支撑系统.建立旅游六要素理论的目标就是要创新理性思维去促使六要素产出的综合效益达到最大化.文章还针对六要素结构系统中的主导因素变化分析了动力系统的形成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6.
休闲旅游:围堵还是推波助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艳平 《旅游学刊》2006,21(12):6-7
1.休闲旅游有没有核 休闲研究不要重蹈旅游学覆辙,申葆嘉先生如是说(《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No.2,马惠娣).旅游学曾画个圈将研究对象圈起来,并设想圈内有个核,圈和核之间也可能还存在丰厚的果肉.那么,休闲旅游有没有硬核?  相似文献   

7.
从旅游学的研究角度看旅游高等教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下 ,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被进一步关注 ,而旅游行业本身的特点 ,对旅游高等教育提出了更多要求。本文着重从旅游学的研究角度 ,包括理论方面和研究现状 ,尤其是旅游学的基础理论、学科分支和学科成熟度等方面作了分析 ,提出对旅游学研究的把握是旅游高等教育安排中要深入考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旅游学科"元研究"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昆欣 《旅游学刊》2003,18(3):76-79
旅游学科“元研究”是以旅游学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它的意义在于如何使旅游学科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旅游学科理论研究的反思,引入“元研究”的概念,提出了旅游学科的简单要素,阐述了旅游学科研究的基本对象,试图解释旅游学科的基本问题.为旅游学科的理论研究提供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旅游成学--以一份理论实践为样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愉秉 《旅游学刊》2005,20(2):70-75
旅游学研究若想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就必须对旅游现象作出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解释,但由于各种原因,以往这一领域常以“综述”其他学科内容为主,无法实现学科自立。近年学界对学科建设愈来愈重视,许多人投入学科理论、概念、方法等基础问题的讨论。这些讨论相当于建筑房屋必不可少的图纸,而《基础旅游学》一书则相当于一个盖起的房子。本文把它看作一份理论实践的样本,分析它如何以新的视角定位研究对象,构建理论体系,在最基础意义上实现了对各相关学科的综合,从而使旅游学科以一种理论体系、一门系统学问的姿态初步站立起来。  相似文献   

10.
《旅游学刊》2008,23(7)
现代休闲方式与旅游发展研究所是北京联合大学的一个校级科研机构,设立在旅游学院。它是由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科学研究所”和休闲与旅游管理系“国际休闲与旅游发展研究所”合并而成的,成立于2007年5月。它是北京联合大学的北京市级重点建设学科——旅游管理学科的主要科研平台。中国休闲哲学专业委员会的学术处设立在该所。  相似文献   

11.
旅游政治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它以旅游学与政治学为母学科,同时吸纳二者的理论与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并将政治学的宏阔视野纳入旅游研究,大大拓宽了旅游研究的范围,丰富了旅游研究的内容,为旅游研究提供了众多崭新的视角.旅游政治学应在深入探讨中国政治与旅游问题的基础上找准自己的学科定位,确立自己的研究框架,为中国旅游研究与实践做出积极贡献,推动中国旅游学与政治学以及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旅游科学是研究旅游的学科,是一门涉及经济学、地理学、区域科学、历史学、心理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与政策等多学科的综合学科。国内外不同大学对旅游学系的设置也有所不同,有些大学从区域科学角度出发,旅游学研究主要涉及的是区域科学领域,强调旅游学的区域管理方面的内容,研究旅游对  相似文献   

13.
旅游市场的稳步发展,带动了人们“求新、求奇、求趣、求知、求享受”的心理趋势,运动休闲已悄然成为旅游业的主流和新时尚。为了适应这种态势的发展,加强文理学科的相互渗透与结合,应该成为旅游高等教育的一个主导方向。管理学和经济学是旅游专业的基础学科,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人文学科是旅游管理专业的边缘学科,建筑学、规划学、生态学等理工学科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交叉学科,而体育选项、运动休闲课程是旅游学科的横断性课程。一、现代旅游模式的更新换代,迫切需要旅游教学模式的整体跟进和互动转型国家教委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  相似文献   

14.
董培海  蔡红燕  李庆雷 《旅游学刊》2014,29(11):115-124
美国著名旅游社会学家迪恩·麦肯奈尔(Dean.MacCannell)的《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The Tourist:A New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一书是20世纪以来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中最具代表性意义的研究著作。该书以"舞台化真实""景观神圣化""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等理论为依据,从旅游者和旅游吸引物的研究着手,将同一时期社会学中盛行的结构功能分析和符号互动的方法引入旅游现象分析,以探讨旅游与现代社会文化结构变迁之间的关系,从理论和研究方法层面为旅游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书在西方旅游社会学界和人类学界一直享有极高的美誉。近年来,旅游社会学的研究日益得到了国内学者的关注,然而相较于国外,无论是学科体系还是理论基础都显得极为羸弱。在此背景下,通过梳理历史以重拾经典对该书予以系统审视,总结其旅游社会学的学术思想,对于深化国内学者对国外旅游社会学知识体系的认识,构建国内旅游社会学学科发展框架,扩宽其研究路径,进而实现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成果的本土化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5.
也论休闲与旅游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刘德谦 《旅游学刊》2006,21(10):12-19
本文是一篇属于基础理论研究的文章.由于前驱者的开拓与努力,近年,中国的休闲研究和旅游研究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在近一两年,却出现了一种舆论过热的现象,甚至有媒体炒作出了中国进入休闲时代的"新闻".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从休闲、Leisure和Recreation等基本概念出发,寻找着国内外研究者的视野,从而提出应该加深对休闲内涵的理解的主张,其中包括如何根据UNWTO关于旅游的定义来认识休闲与旅游的异同等.在廓清了一些模糊概念之后,本论文便转入了中国是否进入了休闲时代的讨论,作者的观点是,判断是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必须有重大的标志或衡量的标准,而就目前中国居民真正拥有的休闲时间、经济实力及其消费趋向来考察,说中国进入休闲时代还为时过早.  相似文献   

16.
肖洪根 《旅游学刊》2006,21(10):5-6
难得再作笔谈。今年,休闲是中国旅游及相关学术领域特别关注、且很合时宜的话题。今日,谋得悠闲,回顾leisure studies与tourism research的关系,展望这对近乎孪生的学术领域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实在是件饶有兴趣之事。从概念上说,“休闲”的定义包含了:(1)余暇时间(较之于工作或劳动时间),(2)活动内容(诸如游戏、游憩、康体健身、娱乐消遣等项目),(3)心理或精神状态(如视为休闲的劳动或视为劳动的休闲),(4)认知自由(如与行为相关的perceived freedom to以及与“解脱或逃避”相关的perceived freedom from),  相似文献   

17.
从学科内部层次的角度,可以把旅游学划分为旅游史学、旅游哲学、旅游科学、旅游工学、旅游技艺学5个部分.旅游史学探究现存的旅游现象,建构旅游学的事实体系,是一个"史"的领域.旅游哲学发掘旅游现象背后的存在,并在旅游存在与旅游现象的相互作用中,摸索旅游学的理念体系.旅游科学关注旅游现象内部,以及旅游现象与其他现象之间的联系,进而揭示其中的因果体系与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8.
略论旅游学的理论体系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一旅游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它是以研究旅游的三要素(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及其相互关系为核心,探讨旅游活动和旅游业发展规律的科学。这是我们对旅游学的学科性质和概念的基本描述,那么,在此前提之下,旅游学的理论体系是怎样的呢?要回答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旅游高等教育与旅游学研究的现阶段表现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旅游学研究和旅游高等教育两者之间紧密相联并相互促进,旅游学的研究的深入和研究水平的提高,依托于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成熟。当前中国旅游高等教育主要表现出两个特征:一是旅游教育业规模很大而水平不高;二是现阶段主导旅游教育发展方面的是一种适应型的教育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国际旅游学界权威学术刊物《旅游研究纪事))(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在1973-2003年间的《主题词索引》(Subject Index)进行了统计研究,以此为依据绘制了旅游学学科树,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旅游学及其分支学科从1973年至今30多年来研究的时空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