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个人理财业处于发展期,现今理财服务市场中的综合个人理财服务供给不足.造成综合理财服务供给不足的限制因素主要有分业经营的金融政策限制,理财产品设计创新不足且同质化情况严重,专业理人才的培养不足,专业理财能力素质水平有待提高等.为顺应个人理财业向综合理服务方向发展这一趋势,应该在宏观制度环境层面、综合理财市场的组织层面、理财业务方面的技术层面构建发展框架,以促进综合理财服务业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正视财富、渴望通过理财使财富增值保值,面对股票、基金、保险、外汇、收藏品等众多理财产品,许多投资者都渴望有一名专业人士指点迷津.行业调查显示:在北京、上海等城市,9成以上受访者对个人理财服务感兴趣,更有4成以上人群表示需要专业的个人理财服务.个人理财市场日趋成熟与壮大,金融机构个人理财岗位需求越来越大.而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我国理财规划师数量明显不足.据了解,一个成熟的理财市场至少要达到每3个家庭中就拥有一名专业理财师.初步估算,我国国内存在20万人专业理财规划师的缺口.  相似文献   

3.
面对个人和家庭对理财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国内的绝大多数金融机构已经着手推广形式多样、种类丰富的个人金融理财服务,相应地,对理财专业人员的培训、考核、选拔和资格认证的需求凸现。面对国内理财培训与认证的“多元化”局面,理财从业人员非常关心金融理财师的职业愿景,以及如何正确认识理财服务的本质等问题,本刊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主任刘鸿儒教授。  相似文献   

4.
2005年,中国个人理财市场在改革中走过关键的一年,一方面国内理财师的培训和认证、百姓的理财热以及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对理财的大力推仔另一方面理财还停留在概念阶段,理财服务的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个人理财市场如要在未来取得更好的发展还需要市场各方精心培育。  相似文献   

5.
国外模式无法照搬   国外的个人理财有点接近“贵宾理财“,要有几百万美元才有资格享受这种理财服务,理财策划师会对客户有一整套的人生规划,比如税务筹划、资金投向和社会保障等等.这些安排都是建立在互相极度信任的基础上的,客户必须把他所有的资料,包括未来可能的收入、目前的各种开支都告诉得很清楚,才有可能进行这类的规划.这些做法目前在国内并不适用,因为国内的顾客相对比较保守,不愿说出自己的收入来源.在这种不信任的前提下,双方不能很好地交流财产状况,这样的人生规划或贵宾理财只是一些小的建议,而不可能有一整套的计划.另一方面,国内的税务体制还不很健全,所谓的税务安排也会比较简单,不像国外有可能真的起到避税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国外模式无法照搬 国外的个人理财有点接近"贵宾理财",要有几百万美元才有资格享受这种理财服务,理财策划师会对客户有一整套的人生规划,比如税务筹划、资金投向和社会保障等等.这些安排都是建立在互相极度信任的基础上的,客户必须把他所有的资料,包括未来可能的收入、目前的各种开支都告诉得很清楚,才有可能进行这类的规划.这些做法目前在国内并不适用,因为国内的顾客相对比较保守,不愿说出自己的收入来源.在这种不信任的前提下,双方不能很好地交流财产状况,这样的人生规划或贵宾理财只是一些小的建议,而不可能有一整套的计划.另一方面,国内的税务体制还不很健全,所谓的税务安排也会比较简单,不像国外有可能真的起到避税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内一些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逐渐增多,理财业务呈现从单一产品推销向综合理财服务发展的趋势。但与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相比,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差距。国内商业银行要突破限制,必须更新观念,树立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的服务理念,创新经营机制,加强营销策略,加大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个人理财业务飞越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内一些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逐渐增多,理财业务呈现从单一产品推销向综合理财服务发展的趋势。但与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相比,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差距。国内商业银行要突破限制,必须更新观念,树立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的服务理念,创新经营机制,加强营销策略,加大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个人理财业务飞越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商业银行办理个人理财业务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近年来个人理财业务得到迅速发展。各商业银行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个人理财产品,有的银行还创立了个人理财业务品牌。但是,国内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本文从目前商业银行存在的个人理财服务品种入手,分析了银行个人理财发展中的不足之处以及可采取的对策,以实现银行与投资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0.
我国商业银行办理个人理财业务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近年来个人理财业务得到迅速发展。各商业银行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个人理财产品,有的银行还创立了个人理财业务品牌。但是,国内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本文从目前商业银行存在的个人理财服务品种入手,分析了银行个人理财发展中的不足之处以及可采取的对策,以实现银行与投资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银行业面临一个全新的挑战。对客户来说,单纯的存钱借钱已无法满足他的需求,外商银行或国际专业理财机构的积极进入,更提高客户对理财咨询要求的服务。目前国内银行实施贵宾理财存在四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个人理财业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人理财业在我国已经兴起并迅速发展,但是理财理论研究明显落后于理财实践,理财服务还处于产品推销的阶段,只重视推销理财产品不重视推销理财理念,产品同质化,理财人才缺乏等问题制约了个人理财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个人理财原意是财务策划(或金融策划).由于其服务对象是自然人,因此又被称为个人财务策划.国内目前对此概念称作"个人理财".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居民财富的不断增加,个人理财业务已经起步.截止2005年末人民币储蓄余额约为14万亿元,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个人理财业务的广阔发展前景.与此同时,国内银行纷纷设立"个人理财中心",但是提供的理财业务还只是停留在咨询、建议或规划方案的设计上,不能对理财方案的执行进行跟踪,其规划方案还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真正意义上的理财需求.在这种背景下,理解委托理财的存在性、演变动因就有着深刻的意义.目前的相关文献很大程度上只是论述当前我国个人理财的现状和问题,本文通过对西安市城区居民理财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指出影响居民理财需求的若干因素,力图掌握西安市城区居民真实的理财需求,以期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的开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杨晨 《大众理财顾问》2007,(1):插12-插13
国内银行在设立贵宾理财服务时,大都陷入了一个误区:过多地注重理财中心的硬件设施,而忽略了"软件"建设;一些理财顾问充当着产品推销员,承诺的收益在产品到期后很多化为虚有,让原本就理财意识薄弱的大众更加不能信任理财顾问,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5.
广胜 《银行家》2008,(6):69-70
<银行家>:目前国内私人理财市场还很不成熟,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您认为根本原因是什么? 唐庆春:虽然国内私人理财市场不成熟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根源在于主流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6.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商业银行办理个人理财业务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今年来个人理财业务得到迅速发展。各商业银行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个人理财产品,有的银行还创立了个人理财业务品牌。但是,国内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本文从目前商业银行存在的个人理财服务品种入手,分析了银行个人理财发展中的不足之处以及可采取的对策,以实现银行与投资的双嬴局面。  相似文献   

17.
国内几乎所有的商业银行都先后提出了发展个人理财服务的计划,部分银行已经投入实际行动.与其它金融机构相比,银行做理财业务的优势在于良好的信誉、安全性以及服务的规范性,但现实是所有银行理财服务包括理财师都远没有完全到位,而且我国的银行业由于客观的诸多原因,个人理财业务的利润增值与其它一些利润空间较大的理财行业相比,尚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8.
国内几乎所有的商业银行都先后提出了发展个人理财服务的计划,部分银行已经投入实际行动.与其它金融机构相比,银行做理财业务的优势在于良好的信誉、安全性以及服务的规范性,但现实是所有银行理财服务包括理财师都远没有完全到位,而且我国的银行业由于客观的诸多原因,个人理财业务的利润增值与其它一些利润空间较大的理财行业相比,尚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逐渐把目光从产品转移到客户,开始关注个人客户的需求,个人理财金融服务迅速发展.为此,各行都推出了各自的"理财品牌",如工行的"理财工作室",农行的"金钥匙理财",中行的"中银理财",建行的"乐当家"等等.但总体而言,目前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服务仍处于初级阶段,各家金融机构都以存量客户为主,目标客户还不明确,适合银行定位的营销模式远未形成,经营理念尚不成熟.总之,个人理财金融中介服务水平不高、专业化体系亟待建立.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和金融的持续发展,目前国内已经进入财富管理时代,全民都很重视个人理财规划,应运而生的理财规划师需要为客户提供专业,全面的理财服务。而自经济危机后,人们更加重视资产的保值增值。本文简要介绍了个人理财业务中的风险管理规划的过程,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强调了风险管理,保险规划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